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

文档序号:33978670发布日期:2023-04-26 22:2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医疗,具体为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


背景技术:

1、肛周脓肿,又称肛管直肠周围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细菌感染,是肛瘘的前身。本病与肛瘘是肛肠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约为2%,占肛肠疾病的8%~25%。多见于20~40岁的男性,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3~4倍,小儿发病率也相对较高。

2、肛周脓肿发生后应认真对待,发生在肛门两侧的坐骨直肠窝和骨盆直肠窝及男性前侧的会阴筋膜下的脓肿最为凶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针对肛周脓肿患者,为了让伤口能够更好的愈合,一定要做好肛门护理,保持肛门清洁,即需要经常冲洗。临床中对肛周脓肿进行冲洗时操作较为不便,易发生污染,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在冲洗的时候不便于带出坏的组织。因此设计了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包括双腔冲洗管,所述双腔冲洗管内部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将双腔冲洗管分成冲水腔与回流腔,所述冲水腔左端设置有注水口,所述回流腔左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注水口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凸起,所述出水口通过弹绳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双腔冲洗管右端设置有端部开口,所述冲水腔与回流腔通过端部开口相导通。

4、进一步地,所述双腔冲洗管采用医用透明pvc材料制成。

5、进一步地,所述注水口的内径小于出水口的内径。

6、进一步地,所述冲水腔与回流腔侧壁上均设置有侧方漏孔,所述冲水腔上的侧方漏孔数量大于回流腔。

7、进一步地,所述双腔冲洗管外壁为流线型结构设计。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通过双腔冲洗管为主体结构,通过调节注水口与出水口相配合,可以实现单向冲洗与回流冲洗,提高了肛周脓肿冲洗效率,可回流的结构方便将坏死的组织带出,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值得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包括双腔冲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冲洗管(1)内部设置有分隔层(2),所述分隔层(2)将双腔冲洗管(1)分成冲水腔(3)与回流腔(4),所述冲水腔(3)左端设置有注水口(5),所述回流腔(4)左端设置有出水口(6),所述注水口(5)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凸起(7),所述出水口(6)通过弹绳(8)连接有密封塞(9),所述双腔冲洗管(1)右端设置有端部开口(10),所述冲水腔(3)与回流腔(4)通过端部开口(10)相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冲洗管(1)采用医用透明pvc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5)的内径小于出水口(6)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腔(3)与回流腔(4)侧壁上均设置有侧方漏孔(11),所述冲水腔(3)上的侧方漏孔(11)数量大于回流腔(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冲洗管(1)外壁为流线型结构设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肛周脓肿冲洗管,包括双腔冲洗管,所述双腔冲洗管内部设置有分隔层,所述分隔层将双腔冲洗管分成冲水腔与回流腔,所述冲水腔左端设置有注水口,所述回流腔左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注水口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凸起,所述出水口通过弹绳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双腔冲洗管右端设置有端部开口,所述冲水腔与回流腔通过端部开口相导通,本技术通过双腔冲洗管为主体结构,通过调节注水口与出水口相配合,可以实现单向冲洗与回流冲洗,提高了肛周脓肿冲洗效率,可回流的结构方便将坏死的组织带出,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茫茫,陈步强,徐伶俐,金咏梅,曹林峰,李萍,石伟,邹琪琦,梁兴旺,尹本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