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78595发布日期:2023-04-26 22:2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的技术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服用抗凝药物及活血类保健品的人群日渐增多,慢性硬膜下血肿成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尤其在有过颅脑外伤史的老年患者中多见。此类血肿多体积较大,存在占位效应,甚至出现脑疝危及生命,需要手术干预。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2、手术过程并不复杂,选取血肿最明显的区域,长约3cm直切口切皮,撑开皮肤、肌肉及骨膜,用电钻或手摇钻钻出大小1-1.5cm直径的骨孔,置入引流管。通过冲洗,由引流管将血肿逐渐引流出来,直至冲洗液澄清,从而使受压的脑组织复张复位,解除脑疝。在手术中,从骨孔置入引流管,需要凭借主刀医生手感和经验置管。但手术无法全程在直视下进行,置入引流管的过程是盲目的,在骨孔以外的区域里完全凭手术者的手感,并且在分隔存在的情况下可能阻挡软性引流管对分隔后方血肿的清除和引流,还可能导致引流管行走方向错误,导致术后仍残留较大血肿,导致血肿复发率较高。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手持部、以及分隔部。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将分隔部先通过骨孔置入血肿腔,以用所述分隔部打开血肿腔内的分隔。然后,从所述手持部的置管孔插入所述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置管孔,沿着所述置管槽延伸,直至到达所述分隔部的另一端,即到达血肿腔。分隔部用于控制引流管的行走方向。本实用新型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无需凭借手术者的手感或手术经验,即可将引流管置入血肿腔,且分隔部能打开血肿腔内的分隔,避免血肿分隔阻挡软性引流管对分隔后方血肿的清除和引流。

2、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包括:

4、手持部,所述手持部设置有置管孔;

5、分隔部,所述分隔部一端与所述手持部相连,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手持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分隔部设有置管槽,所述置管槽与所述置管孔相连;

6、方向部,与所述手持部相连,且与所述分隔部的位置相对应。

7、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为弧状,所述分隔部远离所述手持部的一端为圆弧状,且所述置管槽从所述分隔部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8、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的两端在平行于所述手持部轴线方向上平齐。

9、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的棱角均为圆钝,且所述分隔部的棱边均为圆弧棱边。

10、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的长度为7~9cm。

11、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包括胶套和金属架,所述分隔部套在所述金属架外部。

12、进一步地,所述置管槽设置在所述分隔部朝向所述手持部的一侧,且所述置管槽的横截面的轮廓为0.6~1弧度的弧。

13、进一步地,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一手持部和所述第二手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手持部设有第一弧槽,所述第二手持部设有第二弧槽,所述第一弧槽和所述第二弧槽相连形成所述置管孔。

14、进一步地,所述分隔部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相连,所述方向部与所述第二手持部相连。

15、进一步地,所述置管孔直径为2.8-3.2mm。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包括手持部、以及分隔部。所述手持部设置有置管孔,所述分隔部一端与所述手持部相连,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手持部的方向延伸,所述分隔部设有置管槽,所述置管槽与所述置管孔相连。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将分隔部先通过骨孔置入血肿腔,以用所述分隔部打开血肿腔内的分隔。然后,从所述手持部的置管孔插入所述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穿过所述置管孔,沿着所述置管槽延伸,直至到达所述分隔部的另一端,即到达血肿腔。分隔部用于控制引流管的行走方向。本实用新型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无需凭借手术者的手感或手术经验,即可将引流管置入血肿腔,且分隔部能打开血肿腔内的分隔,避免血肿分隔阻挡软性引流管对分隔后方血肿的清除和引流。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方向部,所述方向部与所述手持部相连,且与所述分隔部的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为弧状,所述分隔部远离所述手持部的一端为圆弧状,且所述置管槽从所述分隔部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两端在平行于所述手持部轴线方向上平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棱角均为圆钝,且所述分隔部的棱边均为圆弧棱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长度为7~9cm,所述置管孔直径为2.8-3.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包括胶套和金属架,所述分隔部套在所述金属架外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管槽设置在所述分隔部朝向所述手持部的一侧,且所述置管槽的横截面的轮廓为0.6~1弧度的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包括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所述第一手持部和所述第二手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手持部设有第一弧槽,所述第二手持部设有第二弧槽,所述第一弧槽和所述第二弧槽相连形成所述置管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与所述第一手持部相连,所述方向部与所述第二手持部相连。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置管的辅助装置,包括手持部、以及分隔部。手持部设置有置管孔,分隔部设有置管槽,置管槽与置管孔相连。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中,将分隔部先通过骨孔置入血肿腔,以用分隔部打开血肿腔内的分隔。然后,从手持部的置管孔插入引流管。引流管穿过置管孔,沿着置管槽延伸,直至到达分隔部的另一端,即到达血肿腔。分隔部用于控制引流管的行走方向。本技术辅助装置,无需凭借手术者的手感或手术经验,即可将引流管置入血肿腔,且分隔部能打开血肿腔内的分隔,避免血肿分隔阻挡软性引流管对分隔后方血肿的清除和引流。

技术研发人员:邓尧,方旭昊,毛仁玲,舒卫权,孙祥冬,唐枫,徐军,李键,段宇,冯江,施蕾,马佳丽,夏蓓鋆,吕洁,李珠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