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腹腔引流管

文档序号:35235198发布日期:2023-08-25 02:4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腹腔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腹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1、在临床上,为了避免外科手术后的吻合口处积血积液导致感染或吻合口漏,一般常规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现有的引流管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医护人员既无法直观地了解引流管的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深度,也无法在x光下观察引流管的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情况的医用腹腔引流管。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用腹腔引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刻度表和第一显影线,所述第一显影线在x光照射下显影。

3、可选的,所述外管还设有第二显影线,所述第二显影线在x光照射下显影,所述第二显影线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二显影线靠近所述第一端处与所述第一显影线连接。

4、可选的,所述外管在所述第一端的顶部设有显影部,所述显影部在x光照射下显影。

5、可选的,所述内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输入部和输出部,所述输入部从所述外管的外侧壁穿出。

6、可选的,所述内管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输入部的外侧壁连接用于盖设所述输入部的开口。

7、可选的,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均包括开孔部,所述开孔部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所述外管的所述开孔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内管的开孔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8、可选的,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和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沿轴线分布。

9、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的短轴为1-3mm,长轴为2-4mm。

10、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0.5-1.5mm。

11、可选的,所述外管的长度为35-45cm,所述开孔部的长度为8-12cm。

12、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将内管和外管放置入患者的腹腔后,在日常使用时,可以通过外管进行引流,通过内管输入冲洗液进行冲洗,且冲洗和引流可以同时进行。此外,医护人员通过刻度表的读数即可快速得出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深度。在x光照射下,第一显影线发生显影,医护人员通过第一显影线的显影情况即可了解外管的延伸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外管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刻度表和第一显影线,所述第一显影线在x光照射下显影;所述外管还设有第二显影线,所述第二显影线在x光照射下显影,所述第二显影线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倾斜延伸,且所述第二显影线靠近所述第一端处与所述第一显影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在所述第一端的顶部设有显影部,所述显影部在x光照射下显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相互连通的输入部和输出部,所述输入部从所述外管的外侧壁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还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输入部的外侧壁连接用于盖设所述输入部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均包括开孔部,所述开孔部从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所述外管的所述开孔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内管的开孔部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通孔和若干个所述第二通孔沿轴线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椭圆的短轴为1-3mm,长轴为2-4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为0.5-1.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医用腹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长度为35-45cm,所述开孔部的长度为8-12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腹腔引流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于内管的外侧,外管的外侧壁沿轴向设有刻度表和第一显影线,第一显影线在X光照射下显影。将内管和外管放置入患者的腹腔后,在日常使用时,可以通过外管进行引流,通过内管输入冲洗液进行冲洗,且冲洗和引流可以同时进行。此外,医护人员通过刻度表的读数即可快速得出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深度。在X光照射下,第一显影线发生显影,医护人员通过第一显影线的显影情况即可了解外管的延伸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汤地,卫巍,陈俊宗,刘宇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
技术研发日:202207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