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2607发布日期:2023-06-21 19:4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


背景技术:

1、吸痰管指经口腔,鼻腔,人工气道(气管切开术)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院中,但目前的吸痰管大多仅做吸痰用,从而导致其难以对吸痰量进行精准观测控制,造成影响后续检测的问题,实用性不够强,所以需要针对性的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的吸痰管难以对吸痰量进行精准操控,导致影响后续检测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口,所述导管远离连接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远离连接口的一端表面套设有导向盖,所述导向盖远离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件,所述连接软管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块,所述导管的顶端连通有呼吸机接口,所述导向盖的底端设置有收集舱,所述导向盖的侧壁处插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导向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卡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弹簧。

3、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固定杆固定相连。

4、优选的,所述导向盖的侧壁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圆形卡槽。

5、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套设有套杆,所述套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插设于导管内的卡杆,所述插杆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

6、优选的,所述导管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杆相匹配的圆形卡口。

7、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直径大于套杆底端开设的通孔。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

9、(1)、该装置通过连接口、导向盖、驱动件、收集舱、卡块以及限位弹簧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患者吸痰量进行精准调控收集,确保后续检测时更加稳定便捷,提高该装置的精准化处理,大大的增加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10、(2)、该装置通过固定块、插杆、卡杆以及复位弹簧的配合,从而实现根据需求对连接口的位置进行调节,确保不使用时导管以及连接口的稳定放置,大大的提高该装置的使用便捷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口(2),所述导管(1)远离连接口(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软管(3),所述连接软管(3)远离连接口(2)的一端表面套设有导向盖(4),所述导向盖(4)远离连接软管(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件(5),所述连接软管(3)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块(6),所述导管(1)的顶端连通有呼吸机接口(7),所述导向盖(4)的底端设置有收集舱(8),所述导向盖(4)的侧壁处插设有卡块(9),所述卡块(9)远离导向盖(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远离卡块(9)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1),所述连接杆(10)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杆(10)之间通过固定杆(13)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盖(4)的侧壁开设有与卡块(9)相匹配的圆形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杆(14),所述插杆(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15)的表面套设有套杆(16),所述套杆(1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插设于导管(1)内的卡杆(17),所述插杆(14)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的内部开设有与卡杆(17)相匹配的圆形卡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5)的直径大于套杆(16)底端开设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口,所述导管远离连接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远离连接口的一端表面套设有导向盖,所述导向盖远离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件,所述连接软管的表面套设有固定块,所述导管的顶端连通有呼吸机接口,所述导向盖的底端设置有收集舱,所述导向盖的侧壁处插设有卡块。该一种可计量多功能吸痰管通过连接口、导向盖、驱动件、收集舱、卡块以及限位弹簧的配合,从而实现对患者吸痰量进行精准调控收集,确保后续检测时更加稳定便捷,提高该装置的精准化处理,大大的增加该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炎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8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