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4460发布日期:2023-05-17 18:0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阴道扩张器,都不带光源,医生在使用阴道扩张器对患者的阴道进行撑开检查时,都是采用手持外用光源进行照明,使用很不方便,且光线很难准确的照射到阴道深处。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阴道扩张器和给药方法[申请号:201810102551.7],包括上叶;推杆,上叶可枢转地连接在推杆的一端;下叶;手柄,手柄与下叶连接,且手柄上设置有滑道,推杆与滑道滑动连接以调节上叶与下叶之间的距离;仅一条导光柱,导光柱设置在下叶的朝向上叶一侧的表面上,且导光柱的长度大于等于66毫米且小于等于69毫米;

3、该发明专利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导光柱的设置导致阴道扩张器的操作空间被占用过多的问题,但是,对于仅用于医生检查所用而不用于手术操作的阴道扩张器来说,该发明专利因为仅设置一条导光柱导致阴道深处被照射到的位置存在局限性,其次,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柱都只有一个进光口和一个出光口,当设置多条导光柱来增加照射面积时,每条导光柱均需要配备一个照明光源,会增加设备的成本且会增加设备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一种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由上叶和下叶组合形成,所述的上叶和下叶之间通过可调节长度的铰接结构相连,所述的上叶和下叶之间还形成有可用于观察的观察通道,所述的观察通道内设置有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

4、本实用新型中,手柄内的上叶和下叶可沿铰接结构转动,上叶和下叶将阴道撑开后,医生可通过观察通道对阴道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的设置能够在仅配备一个照明光源的情况下增加对阴道深处的照明面积,以便于医生更好的进行观察。

5、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包括具有导光通道的中心导光柱,所述的中心导光柱外端具有光进口且内端具有第一光出口,所述的中心导光柱两侧还设有至少两个外围导光柱,所述的外围导光柱和导光通道通过连接孔相连,所述的外围导光柱内端具有第二光出口。

6、中心导光柱外端的光进口外接照明光源,照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导光通道内的反光壁反射后通过第一光出口对阴道深处进行照明,同时,导光通道内的光线还能够通过连接孔进入外围导光柱中从而通过第二光出口对阴道深处进行照明,通过一个第一光出口和至少两个第二光出口同时将照明光源产生的光源传导至阴道深处从而能够增加对阴道深处的照明面积。

7、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第一光出口和第二光出口朝向观察通道内端开口,所述的第一光出口和第二光出口的中心线与观察通道的中心线平行或与观察通道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

8、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中心导光柱两侧还设有若干沿中心导光柱的轴向间隔均匀设置的第三光出口,所述的第三光出口的截面呈圆形,第三光出口的中心线和第一光出口的中心线垂直,所述的观察通道的内壁上还设有反光结构。在中心导光柱两侧设置若干第三光出口能够使导光通道内的光线从中心导光柱侧部发出,并通过观察通道内壁上的反光结构反射向阴道壁,从而能够使医生在对阴道深处进行观察的同时还能够观察到阴道壁。

9、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反光结构为反光层。反光层能将第三光出口射出的光线反射向阴道壁,从而能够使医生在对阴道深处进行观察的同时还能够观察到阴道壁。

10、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上叶包括上撑开部和上手柄,所述的下叶包括下撑开部和下手柄,所述的观察通道形成于上撑开部和下撑开部之间,所述的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设置在下撑开部朝向上撑开部一侧的底部。挤压上手柄和下手柄能够驱动上撑开部和下撑开部外端相互远离从而能够将阴道撑开。

11、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中心导光柱包括光出口段、弧形段和光进口段,所述的弧形段两端分别与光出口段和光进口段相连,所述的光出口段位于下撑开部内,所述的光进口段位于下手柄内。光进口段位于下手柄,外接的照明光源也设置在下手柄内。

12、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下撑开部和上撑开部内均具有用于形成观察通道的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的弧度小于180°。弧形槽的弧度小于180°能够增加从第三光出口射出的光线对阴道壁的照明面积。

13、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铰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下撑开部外端顶部的铰接杆以及设置在上撑开部外端且凸出设置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内具有与铰接杆滑动连接的调节通道。调节铰接杆在调节通道内的位置能够对上撑开部位于阴道内的长度进行调节。

14、在上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中,所述的调节通道顶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弧形卡位块,若干弧形卡位块在调节通道内形成若干卡位槽。通过弧形卡位块在调节通道内形成的若干卡位槽能够对铰接杆进行限位。

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手柄内的上叶和下叶可沿铰接结构转动,上叶和下叶将阴道撑开后,医生可通过观察通道对阴道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的设置能够在仅配备一个照明光源的情况下增加对阴道深处的照明面积,以便于医生更好的进行观察。

17、2、中心导光柱外端的光进口外接照明光源,照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导光通道内的反光壁反射后通过第一光出口对阴道深处进行照明,同时,导光通道内的光线还能够通过连接孔进入外围导光柱中从而通过第二光出口对阴道深处进行照明,通过一个第一光出口和至少两个第二光出口同时将照明光源产生的光源传导至阴道深处从而能够增加对阴道深处的照明面积。

18、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由上叶(2)和下叶(3)组合形成,所述的上叶(2)和下叶(3)之间通过可调节长度的铰接结构(4)相连,所述的上叶(2)和下叶(3)之间还形成有可用于观察的观察通道(5),所述的观察通道(5)内设置有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6)包括具有导光通道(7)的中心导光柱(8),所述的中心导光柱(8)外端具有光进口(9)且内端具有第一光出口(10),所述的中心导光柱(8)两侧还设有至少两个外围导光柱(11),所述的外围导光柱(11)和导光通道(7)通过连接孔(12)相连,所述的外围导光柱(11)内端具有第二光出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出口(10)和第二光出口(13)朝向观察通道(5)内端开口,所述的第一光出口(10)和第二光出口(13)的中心线与观察通道(5)的中心线平行或与观察通道(5)的中心线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导光柱(8)两侧还设有若干沿中心导光柱(8)的轴向间隔均匀设置的第三光出口(14),所述的第三光出口(14)的截面呈圆形,第三光出口(14)的中心线和第一光出口(10)的中心线垂直,所述的观察通道(5)的内壁上还设有反光结构(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光结构(15)为反光层(16)。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叶(2)包括上撑开部(17)和上手柄(18),所述的下叶(3)包括下撑开部(19)和下手柄(20),所述的观察通道(5)形成于上撑开部(17)和下撑开部(19)之间,所述的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6)设置在下撑开部(19)朝向上撑开部(17)一侧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导光柱(8)包括光出口段(21)、弧形段(22)和光进口段(23),所述的弧形段(22)两端分别与光出口段(21)和光进口段(23)相连,所述的光出口段(21)位于下撑开部(19)内,所述的光进口段(23)位于下手柄(20)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撑开部(19)和上撑开部(17)内均具有用于形成观察通道(5)的弧形槽(24),所述的弧形槽(24)的弧度小于18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下撑开部(19)外端顶部的铰接杆(25)以及设置在上撑开部(17)外端且凸出设置的连接块(26),所述的连接块(26)内具有与铰接杆(25)滑动连接的调节通道(2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通道(27)顶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弧形卡位块(28),若干弧形卡位块(28)在调节通道(27)内形成若干卡位槽(2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导光柱的阴道扩张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由上叶和下叶组合形成,所述的上叶和下叶之间通过可调节长度的铰接结构相连,所述的上叶和下叶之间还形成有可用于观察的观察通道,所述的观察通道内设置有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手柄内的上叶和下叶可沿铰接结构转动,上叶和下叶将阴道撑开后,医生可通过观察通道对阴道内的情况进行观察,单进多出型导光柱结构的设置能够在仅配备一个照明光源的情况下增加对阴道深处的照明面积,以便于医生更好的进行观察。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焦大勇,焦亚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州力生元企业管理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8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