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

文档序号:34191361发布日期:2023-05-17 15: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孕妇护理,特别是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1、女性在孕期一定要注意穴位按摩的安全性,部分穴位按摩易引起流产的发生,孕妇可以用来按摩保胎的穴位有:关元穴,足三里穴,还可以推拿上脘,中脘,下脘,脾俞,肾俞,取隐白,复溜,太渊,檀中,章门,百会,每个穴位可以平揉、压放。

2、目前,现有按摩器按摩范围较广,按摩时易伤害孕妇,孕妇不宜使用,而人工按摩多个保胎穴位不仅会耗费护理人员较多体力,而且长时间按摩不仅会使护理人员手指酸胀,而且护理人员按摩时长时间转动手臂也会增加护理人员手臂关节的磨损程度,降低其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人工保胎按摩手指易酸胀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开口朝下的壳体,壳体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弧形槽,弧形槽开口朝下且弧口朝下,壳体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上下贯通的底框,弧形槽下底面及底框下底面上分别设有防滑垫,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可正反转动的转轴,转轴下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设有倒t形的转杆,转杆上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圆盘,圆盘下端偏心设有可伸出壳体的按摩柱。

3、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无需用手指及转动手臂按摩孕妇,既不会误伤孕妇,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包括开口朝下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弧形槽,弧形槽开口朝下且弧口朝下,壳体(1)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上下贯通的底框(2),弧形槽下底面及底框(2)下底面上分别设有防滑垫,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可正反转动的转轴(3),转轴(3)下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设有倒t形的转杆(4),转杆(4)上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圆盘(5),圆盘(5)下端偏心设有可伸出壳体(1)的按摩柱(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开口朝前的滑槽,两个滑槽相背端分别与外界连通,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倒l形的滑板(7),两个滑板(7)相背端分别伸出滑槽且与底框(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前端转动连接有后端可与滑板(7)接触的摆杆(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3)上同轴开设有开口朝外的螺旋槽(9),转轴(3)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导向槽(10),两个导向槽(10)相对侧分别与螺旋槽(9)连通,壳体(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盒体(11),盒体(11)上设有可与导向槽(10)滑动连接且可与螺旋槽(9)滑动连接的导杆(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盒体(11)开口朝左,盒体(11)为前后方向且与壳体(1)滑动连接,壳体(1)左侧壁上设有左右轴向的电机(13),电机(13)输出端同轴设有转盘(14),转盘(14)上偏心设有与盒体(11)滑动连接的滑杆(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杆(4)上套装有位于圆盘(5)与连接板之间的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7)下端可与圆盘(5)接触,壳体(1)右端设有开口朝左且u形的弹性带。


技术总结
一种孕妇保胎按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人工保胎按摩手指易酸胀的问题;包括开口朝下的壳体,壳体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弧形槽,弧形槽开口朝下且弧口朝下,壳体下端可拆卸连接有上下贯通的底框,弧形槽下底面及底框下底面上分别设有防滑垫,壳体内转动连接有上下轴向且可正反转动的转轴,转轴下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设有倒T形的转杆,转杆上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圆盘,圆盘下端偏心设有可伸出壳体的按摩柱;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无需用手指及转动手臂按摩孕妇,既不会误伤孕妇,增加了护理人员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2080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