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2999发布日期:2023-04-19 01:3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中医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1、成人脊柱由26块椎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颅骨,下联髋骨,中附肋骨,并作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后壁,脊柱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脊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脊柱内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条纵行的脊管,内有脊髓,在正常情况下,脊柱有4个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长期姿势不正和某些疾病(如胸椎结核、类湿性脊柱炎等)可使脊柱形成异常弯曲,如驼背,为此申请号:cn202022731378.2,公开了一种中医脊柱理疗设备,包括有一对支撑板,支撑板均固接有上床板,上床板上设有脊柱理疗装置;脊柱理疗装置包括有动力结构和与动力结构相连接的理疗盒,理疗盒内设有脊柱理疗结构;理疗盒连接有手部牵引装置,手部牵引装置连接有一对与上床板转动连接的手部放置板;动力结构连接有腿部牵引装置,腿部牵引装置连接有脚部放置架,有效的解决了理疗方式单一,缺乏相应的牵引设备,理疗部位不全面的问题。

2、但是上述方案仍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上述方案对腿部牵引时无固定脚部的设计,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因病情导致腿部脱离牵引装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腿部牵引装置无法调整前后的位置,在对不同身高患者进行治疗时造成局限性,上述方案只能让患者采用卧姿进行治疗,在面对不同程度的病情或不同患病部位时也有较多的局限性。

3、如何发明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旨在改善对腿部牵引时无固定脚部的设计,患者在治疗时可能会因病情导致腿部脱离牵引装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且腿部牵引装置无法调整前后的位置,在对不同身高患者进行治疗时造成局限性,只能让患者采用卧姿进行治疗,在面对不同程度的病情或不同患病部位时也有较多的局限性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主体,所述治疗装置主体底部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牵引组件,所述治疗装置主体前后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组件。

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治疗装置主体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表面两侧活动安装有护栏,所述床体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床腿的一端,每个所述床腿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万向轮。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组件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固定安装于治疗装置主体底部表面的一端,所述滑套内滑动安装有延伸杆,所述滑套和延伸杆两侧表面设置有定位孔。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延伸杆一端转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伸缩杆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伸缩气缸。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杆另一端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轴的一端。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滑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牵引绳的一端,每个所述牵引绳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牵引带的一侧表面。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丝杆,每个所述丝杆固定安装于床体前后两侧表面,每个所述丝杆上啮合安装有螺纹电机,每个螺纹电机上表面固定安装于安装箱底部表面的两侧。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箱内壁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二号伸缩气缸,所述二号伸缩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安装有齿块,所述齿块底部表面贴合于安装箱内壁的底部表面,所述齿块一侧位于安装箱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架。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架中转动安装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一端的齿轮与齿块啮合连接,所述齿轮轴上固定安装有一号连杆的一端,所述一号连杆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二号连杆的一端。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二号连杆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安装块的一侧表面,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于升降板底部表面,所述升降板滑动安装于滑杆上,所述滑杆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箱内壁底部表面,所述升降板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脚架。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使用时,因床体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丝杆,丝杆上啮合安装有螺纹电机,而每个螺纹电机上表面固定安装于安装箱底部表面的两侧,所以螺纹电机可以带动安装箱在丝杆上前后滑动,从而提高了对不同身高患者治疗使用时的便捷性,而安装箱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伸缩气缸,二号伸缩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块,齿块底部表面贴合于安装箱底部表面,而齿块与上方转动安装在安装架中的齿轮轴一端的齿轮啮合连接,所以当二号伸缩气缸推动齿块时可以使齿轮轴发生旋转,齿轮轴旋转时会带动固定安装在齿轮轴上的一号连杆一起旋转,而一号连杆一端转动安装有二号连杆,二号连杆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安装块的一侧表面,且安装块固定安装于升降板的底部表面,升降板滑动安装于滑杆上,所以当齿轮轴带动一号连杆转动时。一号连杆会通过二号连杆的传动,使升降板在滑杆上进行上下的滑动,而滑杆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了脚架,所以当患者将双脚脚踝处放入脚架后通过升降组件的调整从而做到了对脚部的固定以及调整到患者舒适或者治疗需要的角度,因滑套内滑动安装有延伸杆,且滑套和延伸杆两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以可根据患者的身高或者治疗的需求对牵引组件想对床体的距离进行调节,延伸杆一端转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所以可以通过旋转旋钮调整伸缩杆相对于延伸杆的角度,使对患者治疗时可以采取卧姿或者坐姿对患者的脊柱进行牵引拉扯,满足对患者不同的病情需求下灵活的进行调整治疗姿势和角度,而伸缩杆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伸缩气缸,所以一号伸缩气缸可以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有效的调整治疗时的牵引程度与力度,伸缩杆一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轴的一端,滑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旋转板,旋转板底部表面通过牵引绳的连接固定安装有牵引带,牵引带通过旋转板和滑轴的作用可以前后滑动以及旋转,所以在患者将牵引带套设于头颈部接受牵引治疗时,不会因为头部的转动导致有新的牵引力,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装置主体(1),所述治疗装置主体(1)底部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牵引组件(2),所述治疗装置主体(1)前后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装置主体(1)包括床体(101),所述床体(101)上表面两侧活动安装有护栏(102),所述床体(101)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床腿(103)的一端,每个所述床腿(103)另一端转动安装有万向轮(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2)包括滑套(201),所述滑套(201)固定安装于治疗装置主体(1)底部表面的一端,所述滑套(201)内滑动安装有延伸杆(202),所述滑套(201)和延伸杆(202)两侧表面设置有定位孔(2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杆(202)一端转动安装有伸缩杆(204),所述伸缩杆(204)的一侧表面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205),所述伸缩杆(204)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伸缩气缸(2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04)另一端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207),所述安装板(207)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208),所述滑槽(208)内滑动安装有滑轴(209)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轴(209)的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旋转板(210),所述旋转板(210)底部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牵引绳(211)的一端,每个所述牵引绳(211)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安装在牵引带(212)的一侧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属于中医技术领域,该一种中医脊柱外科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治疗装置主体,所述治疗装置主体底部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牵引组件,所述治疗装置主体前后两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升降组件,通过牵引组件和升降组件的双向牵引,以及灵活的角度调整,满足了对不同身高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和不同治疗姿势的的需求,可根据患者具体的身高、患病部位以及需要的治疗姿势调整整个装置的姿态,且整个装置有效的对患者身体进行固定,提高了在牵引治疗时的有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景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景陆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