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

文档序号:34147413发布日期:2023-05-14 13:0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


背景技术:

1、公开号为cn111789747a(申请号:cn202010543199.8)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骨科护理用助行器,具有上主杆、下主杆和支撑腿,上主杆和下主杆上分别设置有支撑块,用以同时支撑腋下和腕部,且上主杆和下主杆之间的距离可调;公开号为cn208942771u(申请号:cn201820868350.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适用多种地形的骨科助行器,其上设置有支撑杆,用以增加助行器与地面的接触位置,形成辅助支撑。

2、上述的两种装置均未设置支撑腰椎部位的装置,当腰椎部位不适的患者使用时,如果腰椎部位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撑,可能会造成疼痛加剧;且上述的一种新型骨科护理用助行器未设置有效的平衡装置,当应用在不平整路面时,难以保证支撑腿均与地面稳定接触,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失衡与跌倒;上述的一种适用多种地形的骨科助行器,设置的支撑杆与防陷板在使用时与地面均为点状接触,当地面上的凹凸面积较大时,难以形成有效的辅助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可为患者的腰椎部位提供支撑力,并能适用于多种地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助行效果,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较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中,具有助行支架,所述助行支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用以与地面接触;所述抵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杆,位于所述助行支架一侧的多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设置有侧横板,位于所述助行支架前侧的两根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前横板;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所述助行支架上设置有腰椎支撑装置,所述腰椎支撑装置与所述助行支架通过连接绳相连。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的技术效果如下:通过设置弧型的抵接板,可以增大该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当在不平整的地面上使用时,可保证助行功能的稳定,防止患者失衡摔倒,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通过设置多根支撑杆,可以为装置提供有效的支撑力,使得装置更加耐用,不易失效;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可以灵活调整装置的整体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灵活性较强;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可同时对患者的腋下和手腕部位提供支撑,患者使用时更省力;通过设置腰椎支撑装置,可以为患者的腰部提供支撑力,避免患者在行走过程中腰椎过度用力导致疼痛加剧。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其中,所述抵接板的两端向下延伸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7、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限制抵接板的旋转幅度,增大了该装置使用时的即时稳定性,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8、其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杆底部的中空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延伸杆通过锁紧套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的顶部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9、其中,所述腰椎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中部开设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内设置有多根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为弧形,所述固定带的两端还设置有粘扣带。

10、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透气口,可以增大腰椎支撑装置的透气性,提高患者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通过设置多根弧形的支撑条,可以充分贴合患者的腰椎曲线,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撑力;通过设置粘扣带,可以使得腰椎支撑装置实现灵活穿戴和调整,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适用范围较广。

11、其中,所述助行支架的内部前侧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通过铰链机构与所述助行支架旋转连接。

12、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座椅,可供患者进行休息。

1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侧横板上分别套设有防滑套。

14、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滑套,可以提高患者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接触时的摩擦力,使用过程中不易脱出。

15、其中,所述抵接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槽。

16、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滑槽,可以增大抵接板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使得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打滑,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17、进一步的,所述铰链机构包括所述座椅前侧设置的连接块和所述前横板后侧设置的固定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块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18、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铰链机构,可以实现座椅的灵活展开与收纳,操作较为方便。

19、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的两侧壁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用以限制所述座椅的旋转角度。

20、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杆,可以有效限制座椅的旋转角度,保证座椅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21、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套采用材质较软的橡胶材料制成。

22、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患者与该装置接触部位的舒适度。

23、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弧型的抵接板,可以增大该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灵活适应不平整的地面,可保证助行功能的稳定,防止患者失衡摔倒,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通过设置支脚,可以增大该装置使用时的即时稳定性;通过设置可折叠的座椅,操作方便;便于患者修整歇息;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可以灵活调整装置的整体高度,可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灵活性较强;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散腕部受力,可同时对患者的腋下和手腕部位提供支撑,患者使用时更便捷;通过设置腰椎支撑装置,可以为患者的腰部提供支撑力,避免患者在行走过程中腰部过度用力导致的疼痛加剧。



技术特征:

1.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助行支架(10),所述助行支架(10)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的抵接板(11),所述抵接板(11)用以与地面接触;所述抵接板(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杆(12),位于所述助行支架(10)一侧的多根所述支撑杆(12)之间设置有侧横板(121),位于所述助行支架(10)前侧的两根支撑杆(12)之间设置有前横板(122);所述支撑杆(12)的中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20),所述支撑杆(12)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13),所述连接件(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30);所述连接件(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件(40);所述助行支架(10)上设置有腰椎支撑装置(50),所述腰椎支撑装置(50)与所述助行支架(10)通过连接绳(5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11)的两端向下延伸有支脚(111),所述支脚(11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20)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杆(12)底部的中空的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延伸杆(22);所述固定杆(21)与所述延伸杆(22)通过锁紧套(23)固定连接;所述延伸杆(22)的顶部与所述连接件(1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支撑装置(50)包括固定带(52),所述固定带(52)的中部开设有透气口(53),所述透气口(53)内设置有多根支撑条(54),所述支撑条(54)为弧形,所述固定带(52)的两端还设置有粘扣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行支架(10)的内部前侧设置有座椅(14),所述座椅(14)通过铰链机构(60)与所述助行支架(10)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0)、所述第二支撑件(40)和所述侧横板(121)上分别套设有防滑套(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1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机构(60)包括所述座椅(14)前侧设置的连接块(61)和所述前横板(122)后侧设置的固定块(62),所述连接块(61)与所述固定块(62)通过转动轴(63)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4)的两侧壁上设置有连杆(70),所述连杆(70)用以限制所述座椅(14)的旋转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80)采用材质较软的橡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脊柱科用助行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脊柱科用助行器具有助行支架,所述助行支架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用以与地面接触;所述助行支架的内部前侧设置有座椅;所述抵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件;所述助行支架通过连接绳连接有腰椎支撑装置;该助行器可对患者的腰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并能适应不平整的地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支撑效果,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赵星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