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1592发布日期:2023-06-21 10:42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气管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尤其是涉及气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1、气管插管是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已超过72h,而外科复杂手术增加、手术创伤加大及手术时间延长,致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采用率也越来越高,气管插管分为经鼻和经口两种方式,经口气管插管的使用快速而方便,有管腔内径较大、吸气阻力小、吸痰容易等优点,但经口气管插管时,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因此固定困难,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有:医用胶布固定法、寸带固定法、气管插管固定器等,临床多用胶布固定,以防止气管导管移位或脱出,全身麻醉俯卧位时,为了防止口腔分泌物浸湿胶布或重力作用造成气管插管脱落,面颊两侧胶布上常辅以3m透明贴膜,但是胶布固定存在几个缺点:口腔分泌物多或油性皮肤的患者,胶布被浸湿后粘性下降,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黏性会越来越差,最终可导致气管导管的移位,部分患者对胶布有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红、痒、脱屑、水泡等,而全身麻醉俯卧位手术完毕后,因面部长时间受压,面部皮肤红肿菲薄,撕取透明贴膜和胶布时易造成皮肤破损,造成操作困难,影响工作效率,固定过程耗费时间长,操作繁琐,较粗的纱布条或者棉布条,打出的结体积较大,较细的纱布条或棉布条,对患者颈部压迫较大,会使患者感觉不适,并且固定带的松紧程度不易调节,患者术后护理中纱布条或者棉布条会被血液或其他渗液污染而变硬,进而摩擦和刺激颈部皮肤,引起皮肤红肿、破损、糜烂,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手术切口的感染,既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气管固定带,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气管固定带固定过程耗费时间长,操作繁琐,较粗的纱布条或者棉布条,打出的结体积较大,较细的纱布条或棉布条,对患者颈部压迫较大,会使患者感觉不适,并且固定带的松紧程度不易调节,患者术后护理中纱布条或者棉布条会被血液或其他渗液污染而变硬,进而摩擦和刺激颈部皮肤,引起皮肤红肿、破损、糜烂,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手术切口的感染,既增加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宽布条,连接管的外缘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硅胶管。

3、优选的,所述宽布条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窄布条,窄布条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扣子,窄布条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连接孔。

4、优选的,所述宽布条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小布条,两个小布条上下对称排布。

5、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气管固定带固定过程耗费时间长,操作繁琐,较粗的纱布条或者棉布条,打出的结体积较大,较细的纱布条或棉布条,对患者颈部压迫较大,会使患者感觉不适,并且固定带的松紧程度不易调节,患者术后护理中纱布条或者棉布条会被血液或其他渗液污染而变硬,进而摩擦和刺激颈部皮肤,引起皮肤红肿、破损、糜烂,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手术切口的感染,既增加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技术特征:

1.气管固定带,包括连接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宽布条(3),连接管(2)的外缘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硅胶管(1);所述宽布条(3)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窄布条(4),窄布条(4)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扣子(6),窄布条(4)的内侧均匀设有若干连接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布条(3)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小布条(7),两个小布条(7)上下对称排布。


技术总结
气管固定带,有效的解决了常规气管固定带固定过程耗费时间长,操作繁琐,较粗的纱布条或者棉布条,打出的结体积较大,较细的纱布条或棉布条,对患者颈部压迫较大,会使患者感觉不适,并且固定带的松紧程度不易调节,患者术后护理中纱布条或者棉布条会被血液或其他渗液污染而变硬,进而摩擦和刺激颈部皮肤,引起皮肤红肿、破损、糜烂,严重者可能会引起手术切口的感染,既增加患者的痛苦的问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宽布条,连接管的外缘滑动连接有可拆卸的硅胶管。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晓晓
技术研发日:202208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