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

文档序号:34357709发布日期:2023-06-04 15:25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


背景技术:

1、下肢是由骨、肌肉、血管神经及浅、深筋膜和皮肤形成的多层次鞘状局部。可分为浅、深二层结构。浅层结构由皮肤和浅筋膜构成,在浅筋膜内有丰富的浅静脉、淋巴管和皮神经。深层结构由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和骨构成,并以血管神经及其行径形成了若干重要局部结构及局部核心结构。下肢发生骨折时经常需要用到固定支具对病人进行急救、转运、治疗。

2、申请号为cn202120005164.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包括足部踏板及与之转动连接的一组腿部固定板;足部踏板的中部设有与足弓相配合的拱形隆起、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束缚带;足部踏板脚跟部的两侧端与两腿部固定板的底部均通过弯曲弹簧相连接,足部踏板的脚跟部胶接有第一气囊;腿部固定板下部的内壁上胶接有u型结构的脚踝固定架,两腿部固定板的内壁对称胶接有第二气囊,腿部固定板的外壁胶接有第二束缚带;各第二束缚带的中部均胶接有恒温加热垫;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有效地固定,提高病人的舒适度;还能在病人下肢病情稍微好转之后辅助其进行下肢康复训练,加速其病情的康复。

3、但是其不能根据病人的需要来调整康复训练的难度,导致病人在康复初期所承受的训练难度相对较大,容易造成伤害,且病人在康复后期所承受的训练难度又相对较小,训练效果微乎其微,且由于患者下肢长度不同,下肢固定支具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整训练难度,方便调节长短的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

2、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包括固定部、限位部、调整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调节组件,所述底板顶部固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固设有齿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表面设有连接块、安装块,所述第一固定板贯穿第二固定板并与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齿轮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贯穿第二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相卡接,所述限位部包括卡接件、限位块、限位件,所述卡接件与齿轮相卡接,所述卡接件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卡接件一端固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块相固接,所述限位件与连接块滑动连接并与限位块相对应,所述调整部包括齿条、第二弹簧、螺杆,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并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螺杆贯穿安装块并与安装块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板、齿条相固接。

3、所述底板顶部设有固定带,所述底板顶部设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均倾斜设置。

4、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多个与第一螺栓相对应的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在第一固定板表面线性分布,所述底板顶部设有两组调节组件,两组所述调节组件之间通过设有魔术贴、连接带相连接,两组所述调节组件相互靠近一侧均设有海绵块。

5、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表面设有滑槽与卡接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与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6、所述限位块纵截面呈三角形,所述连接块内部设有与限位杆、限位块相对应的连接槽。

7、所述限位件位于连接块内部两侧,两个所述限位件均贯穿连接块。

8、所述螺杆一端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贯穿安装板与安装块相抵。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部,能够通过调节长度来适应患者的下肢,能够将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对患者下肢进行保护,限位部能够对底板进行限位,防止底板被带动转动,调整部能够调节第二弹簧的预紧力,从而调整康复训练的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限位部、调整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1)、调节组件,所述底板(1)顶部固设有连杆(2),所述连杆(2)一端固设有齿轮(4),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9)、第一螺栓(8),所述第一固定板(6)表面设有连接块(22)、安装块(13),所述第一固定板(6)贯穿第二固定板(9)并与第二固定板(9)滑动连接,所述齿轮(4)与第一固定板(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栓(8)与第二固定板(9)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栓(8)贯穿第二固定板(9)与第一固定板(6)相卡接,所述限位部包括卡接件(17)、限位块(19)、限位件(20),所述卡接件(17)与齿轮(4)相卡接,所述卡接件(17)与第一固定板(6)滑动连接,所述卡接件(17)一端固设有限位杆(18),所述限位杆(18)与限位块(19)相固接,所述限位件(20)与连接块(22)滑动连接并与限位块(19)相对应,所述调整部包括齿条(11)、第二弹簧(10)、螺杆(12),所述齿条(11)与齿轮(4)相啮合并与第一固定板(6)滑动连接,所述螺杆(12)贯穿安装块(13)并与安装块(1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2)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4),所述第二弹簧(10)两端分别与连接板(24)、齿条(11)相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固定带(3),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两个连杆(2),两个所述连杆(2)均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6)设有多个与第一螺栓(8)相对应的限位槽(7),多个所述限位槽(7)在第一固定板(6)表面线性分布,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两组调节组件,两组所述调节组件之间通过设有魔术贴(5)、连接带相连接,两组所述调节组件相互靠近一侧均设有海绵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6)通过表面设有滑槽(23)与卡接件(17)滑动连接,所述限位件(20)与连接块(2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9)纵截面呈三角形,所述连接块(22)内部设有与限位杆(18)、限位块(19)相对应的连接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位于连接块(22)内部两侧,两个所述限位件(20)均贯穿连接块(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2)一端固设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4),所述第二螺栓(14)贯穿安装板(15)与安装块(13)相抵。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一种具有康复训练功能的下肢固定支具,包括固定部、限位部、调整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板、调节组件,所述底板顶部固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固设有齿轮,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表面设有连接块、安装块,所述第一固定板贯穿第二固定板并与第二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齿轮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本技术通过固定部,能够将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对患者下肢进行保护,限位部能够对底板进行限位,防止底板被带动转动,调整部能够调节第二弹簧的预紧力,从而调整康复训练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任彦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山西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8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