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3414发布日期:2023-03-22 09: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


背景技术:

2.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已经成为骨折手术治疗的常规技术,钢板螺钉固定是否牢靠是手术成功关键因素之一。钢板螺钉固定稳定性的关键取决于能否获得足够的把持力,而且,这种把持力要持续到骨折断端达到坚强的骨性愈合为止。但在临床工作中,肱骨大结节骨折块再次撕脱,螺钉松动脱出,从而导致手术失败。随着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的广泛开展,多种原因导致的术后翻修病例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提高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困扰创伤骨科医师的棘手问题。
3.中国专利申请:cn201920886u公开了一种肱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包含近端和远端,近端呈匙型,其边缘圆钝,宽度为18mm~22mm,厚度为2.8mm~3.2mm,近端设有圆形孔,孔内有螺纹;该装置能够精确地固定局部骨块;内植物具有较好的锚合和较高的抗拔出能力;复位后可以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可以对骨折间隙进行加压;但该装置固定效果不佳,对于肱骨大结节处无法进行充分的牢固的固定,其整体的加压效果不佳,无法实现对肱骨大结节处的稳定固定。
4.所以,综上所述,现亟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对肱骨大结节处进行稳定有效的加压固定,提高骨折断端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骨折块松动甚至脱出发生率的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但是关于这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此特提供一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包括锁定钢板、以及锁定钢板上的加压孔和锁定孔,所述的锁定钢板包括前端部和体部,所述前端部的头端固定设置有加压钩,所述体部的两侧边缘对称分布有减压槽;且在所述前端部与体部的交接处还设置有滑动加压孔。
8.在上述所述的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加压钩设置为多个。
9.在上述所述的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加压钩整体呈弯钩状结构,其加压钩上的斜向钩角向外设置,其呈120
°‑
145
°

10.在上述所述的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中,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滑动加压孔为下高上低的斜坡形结构,滑动孔远端钻孔后在螺钉拧入过程钢板自行向远端滑
动,可提高钩端骨性接触,同时可肩袖缝合固定于钩端,减少肩袖牵拉,提高折端稳定性。
11.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操作性强,能够利用加压钩以及滑动加压孔进行对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加压固定,提高骨折断端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骨折块松动甚至脱出的发生率,可以增强骨折块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利于术后的恢复。
附图说明
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动加压孔置入加压螺钉时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
15.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的前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7.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8.1.锁定钢板2.前端部3.体部4.加压钩5.减压槽6.滑动加压孔
19.实施例
20.请参见附图1-3所示,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滑动加压孔置入加压螺钉时的局部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的前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21.本装置主要解决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问题,对于此特设计一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来稳定固定肱骨大结节,增加骨折部位的加压效果,使骨折部位充分接合,利于术后的恢复;其该装置主要包括锁定钢板、以及锁定钢板上的加压孔和锁定孔,其本装置中的锁定钢板、以及锁定钢板上的加压孔和锁定孔的设置均为现有技术,且在本装置中并未对其进行改进,因此在此便不多加赘述(其具体可参照专利申请号;cn201610217785.7公开的一种新型肱骨中下段前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所述的锁定钢板1包括前端部2和体部3,所述前端部1的头端固定设置有加压钩4,所述的加压钩4能够紧紧扣住肱骨大结节,并同时利用锁定钢板上近端上所设有的微孔进行缝合固定肩袖,从而达到一个固定目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所述体部3的两侧边缘对称分布有减压槽5,所述的减压槽5可进行局部减压,增加血液的流通性;且在所述前端部2与体部3的交接处还设置有滑动加压孔6,且所述的滑动加压6孔能够对加压孔再进行进一步的加压固定,增强固定的稳定性。
2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加压钩4设置为多个,在本实施中设置为3个,其整体呈
弯钩状结构,其加压钩4上的斜向钩角向外设置,其呈135
°
,该设置能够紧紧扣住肱骨大结节,进而来增强对肱骨大结节的固定。
23.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的滑动加压孔6为下高上低的斜坡形结构,在体部下端钻孔拧入螺钉过程中,其锁定钢板自行向下移动加压,加压钩4的钩端紧紧扣住肱骨大结节,同时钢板近端有微孔可缝合固定肩袖。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操作性强,能够利用加压钩以及滑动加压孔进行对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加压固定,提高骨折断端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骨折块松动甚至脱出的发生率,可以增强骨折块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利于术后的恢复。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包括锁定钢板、以及锁定钢板上的加压孔和锁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钢板包括前端部和体部,所述前端部的头端固定设置有加压钩,所述体部的两侧边缘对称分布有减压槽;且在所述前端部与体部的交接处还设置有滑动加压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钩设置为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钩整体呈弯钩状结构,其加压钩上的斜向钩角向外设置,其呈120
°‑
145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加压孔为下高上低的斜坡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肱骨近端滑动加压钩状钢板,包括锁定钢板、以及锁定钢板上的加压孔和锁定孔,所述的锁定钢板包括前端部和体部,所述前端部的头端固定设置有加压钩,所述体部的两侧边缘对称分布有减压槽;且在所述前端部与体部的交接处还设置有滑动加压孔;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操作性强,能够利用加压钩以及滑动加压孔进行对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加压固定,提高骨折断端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骨折块因肩袖牵拉而松动甚至脱出的发生率,可以增强骨折块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张琼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8.30
技术公布日:2023/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