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0266发布日期:2023-05-05 13:5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中耳负压治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


背景技术:

1、咽鼓管用于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对咽鼓管功能障碍者需及时进行治疗,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目前临床普遍采取咽鼓管吹张的方式来疏通咽鼓管通道,利用中耳负压治疗仪输出气流至患者鼻子,气流由鼻子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冲击耳膜,这一瞬间中耳压力发生变化。

2、中耳负压治疗仪输出的气流压力是需要调节的,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目前一般采用电子控制的方式来调节中耳负压治疗仪输出的气流压力,但是,这种方式容易出现气流压力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以至少解决现有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容易出现气流压力不稳定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包括:压力选择阀和压力调节阀;

3、所述压力选择阀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所述压力选择阀包括至少两条气流通道,各气流通道对应的气流压力不同,所述压力选择阀用于选择使用任一气流通道来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

4、所述压力调节阀连接至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出气口输出与所使用的气流通道对应的气流压力。

5、可选的,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至少两个泄压阀,其中一个泄压阀连接至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力选择阀之间的管路,其余泄压阀分别一一对应连接至气流压力非最大的各气流通道。

6、可选的,所述泄压阀包括:

7、容纳机构,所述容纳机构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连接管路或气流通道,所述第一端处的中空部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端处的中空部分的直径;

8、所述容纳机构内设置有球体、弹簧和可固定弹簧的螺栓;

9、所述球体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球体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匹配套设于所述螺栓的尾部;

10、所述容纳机构的侧壁贯穿设置有排气孔。

11、可选的,所述弹簧的外径与所述容纳机构的内侧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12、可选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球体接触的面为弧面。

13、可选的,所述压力选择阀与所述中耳负压治疗仪的外表面的接触之处设置有密封圈。

14、可选的,各气流通道依次排布,且相邻的气流通道之间呈预设夹角设置。

15、可选的,所述压力选择阀设置有定位销,用于控制所述压力选择阀的旋转角度。

16、可选的,各气流通道的直径不同,对应的气流压力越大,气流通道的直径越大。

17、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至少两档气流压力,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患者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气压档位,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通过机械阀来选择并输出不同的气流压力,机械控制使得输出的气流压力更为稳定,解决了现有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容易出现气流压力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选择阀和压力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阀包括:至少两个泄压阀,其中一个泄压阀连接至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压力选择阀之间的管路,其余泄压阀分别一一对应连接至气流压力非最大的各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外径与所述容纳机构的内侧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球体接触的面为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选择阀与所述中耳负压治疗仪的外表面的接触之处设置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各气流通道依次排布,且相邻的气流通道之间呈预设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选择阀设置有定位销,用于控制所述压力选择阀的旋转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各气流通道的直径不同,对应的气流压力越大,气流通道的直径越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该中耳负压治疗仪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还包括压力选择阀和压力调节阀;压力选择阀可旋转地设置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压力选择阀包括至少两条气流通道,各气流通道对应的气流压力不同,压力选择阀用于选择使用任一气流通道来连通进气口和出气口;压力调节阀连接至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用于控制出气口输出与所使用的气流通道对应的气流压力。本技术提供至少两档气流压力,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患者可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气压档位,以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通过机械阀来选择并输出不同的气流压力,机械控制使得输出的气流压力更为稳定,解决了现有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容易出现气流压力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卓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