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

文档序号:34191634发布日期:2023-05-17 15:2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在神经手术中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


背景技术:

1、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及其周围神经系统,其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人体内各系统的共同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随着当前生产自动化和交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机械伤害、化学药物、局部缺血、以及肿瘤等原因都会造成周围神经损伤。由于周围神经损伤所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一直是神经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

2、随着医学、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采用神经导管修复神经损伤成为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神经修复方法。目前,制备用于神经导管的材料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胶原蛋白、明胶、纤维蛋白、壳聚糖等,此类材料的优点是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但机械性能较差;另一类为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烯醇等,此类材料的优点是材料性能的可控性更强。

3、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时为了减少创伤面需要使用神经导管抵达患病处然后进行给药、病灶处理等下一步操作。神经导管在伸入患者病患处时有时会遇到阻碍物影响神经导管的介入,现有的神经导管在引导头上并不能改变方向,只能将神经导管向后拔出,再次进行插入,这样增加医生的操作难度,给患者增加治疗痛苦,加大了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神经导管在介入人体时不能改变方向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引导头,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的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离引导头的一端突出于导管本体。

3、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头与导管本体一体设置,且所述引导头的顶部为球面,所述引导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

4、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至少有三个且等距设置在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容纳腔在引导头的一端为封口。

5、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头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控制线连接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容纳腔内。

6、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头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螺旋设置至导管本体上。

7、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本体为聚乳酸管、聚己内酯管、聚乙烯醇管中的一种。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导管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引导头,引导头的顶部为球面,球面的引导头在前进时能够将前方的阻碍物顶开,在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安装有控制线,在导管本体上的容纳腔便于控制线的操作,使得控制线能够始终在导管本体一侧壁上,防止控制线交叉缠绕,便于控制。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的内壁连接,在使用时若在介入时遇到需要避让的部位,在三个支点的作用下可以收紧一根控制线,使得引导头在控制线的控制下向一侧偏移,进而控制导管本体和引导头发生移动,使得避开障碍物,进而达到引导的效果,从而不必在操作时将导管本体后撤一段距离造成对患者的伤害,减少操作时间,增加控制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引导头,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的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离引导头的一端突出于导管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头与导管本体一体设置,且所述引导头的顶部为球面,所述引导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至少有三个且等距设置在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容纳腔在引导头的一端为封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头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控制线连接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头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螺旋设置至导管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为聚乳酸管、聚己内酯管、聚乙烯醇管中的一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引导头,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的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离引导头的一端突出于导管本体,可以通过收紧一根控制线,使得引导头在控制线的控制下向一侧偏移,进而控制导管本体和引导头发生移动,使得避开障碍物,进而达到引导的效果,从而不必在操作时将导管本体后撤一段距离造成对患者的伤害,减少操作时间,增加控制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范彦芳,李砚超,王玲玲,崔海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