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0144发布日期:2023-08-03 20:48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1、现行的许多给药方法,如经颅原位注射、经蛛网膜下腔注射等,均因创伤性强、操作技术要求高等原因,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嗅神经的终末分支分布于嗅粘膜,作为12对颅神经之一,其存在使得外界物质经嗅神经及其相关通路入脑存在可能。另外,鼻腔中亦有三叉神经分支的分布,且鼻黏膜存在广泛分布的血管及淋巴管可与颅内沟通,故药物经鼻入脑既能避开血脑屏障,又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给药难度。传统的直接滴鼻法使用现混或预混的药物直接滴鼻,其优势在于可以灵活地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给药量。但是许多装置没有防止回流的部分,直接与外界沟通,增大了药物污染变质的可能,降低了药物的使用有效期,同时药物回流容易漏出,导致给药量不准。

2、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33291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定量经鼻脑靶向给药的装置及储药容器,该装置包括瓶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瓶体上端的喷头、药物发射组件和用于固定药物模块的药物固定组件,所述的药物固定组件和药物发射组件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的瓶体内。上述专利中的一种定量经鼻脑靶向给药的装置及储药容器存在以下不足:该装置对药物没有回收结构,容易导致药物漏出,从而无法精准判断给药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设有储药筒,储药筒的内部设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部设有推杆,储药筒的内壁开设有通气孔,主体的顶部设有橡胶筒,橡胶筒的内部设有给药道和第一回收道,橡胶筒的外部设有橡胶圈,主体的一侧设有透明板。

4、进一步的,橡胶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筒,螺纹筒与主体的顶部螺纹连接。

5、进一步的,移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密封块,密封块的材质为橡胶。

6、进一步的,橡胶圈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回收道。

7、进一步的,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

8、进一步的,推杆和透明板的一侧均设有刻度尺。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1、通过设置储药桶、移动板和橡胶筒,将橡胶筒的一端插入鼻腔内部,推动推杆,可以使移动板在储药筒的内部移动,从而将储药筒内部的靶向药物通过给药道推出,同时移动板抽取储药筒底部的空气,从而使鼻腔回流的药物通过第一回收道进入主体的内部,进行回收,避免药物洒漏,同时可以通过透明板查看主体内部收集的回收药物,判断给药量,从而推动推杆进行给药量的控制;

11、2、通过设置螺纹连接的主体和螺纹筒,便于主体和螺纹筒进行拆卸,从而进行拆卸清洁,同时便于向储药筒的内部添加靶向药物;

12、3、通过设置密封块,便于推动顶部的靶向药物给药,同时底部进行抽取回收药液;

13、4、通过设置橡胶圈,橡胶圈堵住鼻腔,从而便于回流的药液被橡胶圈阻挡收集;

14、5、通过设置固定板和推板,便于单手推动推杆,从而提升装置的便捷性;

15、6、通过设置刻度尺,便于观察靶向药物的推入量和回收量,从而进行精准给药。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储药筒(3),储药筒(3)的内部设有移动板(5),移动板(5)的底部设有推杆(4),所述储药筒(3)的内壁开设有通气孔(2),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有橡胶筒(8),橡胶筒(8)的内部设有给药道(12)和第一回收道(9),所述橡胶筒(8)的外部设有橡胶圈(10),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有透明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筒(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筒(7),螺纹筒(7)与所述主体(1)的顶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的顶部和底部均粘接有密封块(6),密封块(6)的材质为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10)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回收道(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4),所述推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和所述透明板(13)的一侧均设有刻度尺(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靶向药物的定量给药装置,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设有储药筒,储药筒的内部设有移动板,移动板的底部设有推杆,储药筒的内壁开设有通气孔,主体的顶部设有橡胶筒,橡胶筒的内部设有给药道和第一回收道,橡胶筒的外部设有橡胶圈,主体的一侧设有透明板。本技术将橡胶筒的一端插入鼻腔内部,推动推杆,可以使移动板在储药筒的内部移动,从而将储药筒内部的靶向药物通过给药道推出,同时移动板抽取储药筒底部的空气,从而使鼻腔回流的药物通过第一回收道进入主体的内部,进行回收,避免药物洒漏,同时可以通过透明板查看主体内部收集的回收药物,判断给药量,从而推动推杆进行给药量的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周钵淳,刘童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海沙百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