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

文档序号:34490279发布日期:2023-06-17 22:2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


背景技术:

1、体外膜氧合(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作为一种可经皮置入的机械循环辅助技术,可同时提供双心室联合呼吸辅助,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有文献提出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中55%左右的需联合接受crrt治疗,因体外膜肺氧合(ecmo)抢救心肺功能障碍患者期间,患者常合并有急性肾损伤(aki)、液体超载等情况。这两种治疗联合应用的意义主要是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实现容量的有效控制,最大程度提升救治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ecmo联合crrt的主要技术难点是连接方式的选择、管路相关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解决ecmo联合crrt治疗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才能降低体外循环风险和患者病死率。crrt与ecmo的连接方式与传统crrt不同,主要受ecmo管路压力的影响,通常有以下三种:(1)crrt独立运行,crrt与ecmo均需单独建立血管通路;两套体外血流回路系统,增加护理难度,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在临床实施有一定困难,也给患者增加痛苦。(2)将滤器连接于ecmo血流通路中,因没有压力监测、超滤量不精确、易超滤过度、溶质清除效率低、易形成湍流、可能产生溶血,而极少在临床应用。(3)crrt设备与ecmo相连接,有完善的压力监测系统、保证超滤和溶质清除的效果、清除溶质的模式可自如选择、超滤量可精确把控、不需要额外建立血管通路、不需要额外增加抗凝。

2、目前国内临床上较为推荐的crrt与ecmo的连接方式为crrt设备串联于ecmo通路,如图1所示,crrt滤器从ecmo氧合器后引血,经crrt滤器滤过后血液回到ecmo动力泵前。此连接方式可保障crrt环路中均为氧合血,并可获得稳定、持续的血流量,而且crrt回输端在ecmo动力泵前,crrt体外循环管路回输端阻力小甚至为负值,不易引起crrt滤器及静脉壶发生堵塞和血栓形成。但此方法需确保循环环路无空气进入,否则容易引起空气栓塞。同时,crrt回输端的引流负压不易过高,否则会增加溶血的风险,一般的参考文献或指南建议静脉引流的压力控制在-40mmhg,以减少溶血。但是,ecmo治疗过程中对血流速有较高要求,低血流速常常导致低灌注压、靶器官低灌注、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休克恶化,为维持患者足够的灌注和恢复器官功能,ecmo动力泵转速设置至少3l/min以上,ecmo动力泵前的负压值经常低于-40mmhg,而crrt体外循环治疗静脉压力通常为正值,不可低于0以下(通常须在10mmhg以上),crrt体外循环管路回输端连接在ecmo动力泵前,ecmo的动力泵速度通常为crrt血泵速度的10~20倍以上,由于两种设备之间压力差较大,导致ecmo向crrt设备传递过大的负压,导致crrt体外循环管路回输端压力显示为负压,超过crrt静脉压力报警的最低范围(通常须在10mmhg以上),导致crrt机反复报警引起滤器及静脉壶发生堵塞和血栓形成。因此,需要在crrt回输端连接至ecmo动力泵循环回路的管路上设置阻流器,增加crrt体外循环管路回输端阻力,使crrt体外循环管路回输端连接在ecmo动力泵前回血时,静脉压可维持在crrt静脉压力报警的最低范围(通常须在10mmhg以上)内,保障治疗的顺利实施。

3、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管道夹类似截止夹限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3698241u(2021.07.16)公开一种ecmo和crrt管道限流器,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u型座和与u型座一端的上方一体连接的固定凸块,在u型座一侧穿入驱动螺纹柱,在驱动螺纹柱的一端与位于u型座的外侧的驱动旋钮一体连接,驱动螺纹柱的另一端位于u型座的内部,在u型座的内部还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与驱动螺纹柱螺纹连接,在移动块的上方与限流凸块一体连接。通过驱动旋钮带动移动块移动,以改变移动块与固定凸块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管道的卡紧限流,上述专利中移动块与固定凸块的夹持面光滑,只能改变一处管径,缓流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缓流效果好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包括阻流管,所述阻流管内设有圆形中空通道,阻流管的中空通道内壁设有阻流凸楞,所述阻流凸楞的内径小于循环管路的外径。

4、优选的,所述阻流凸楞呈圆环状,阻流凸楞共设多个,沿阻流管轴向均匀排布。

5、另一优选的,所述阻流凸楞沿阻流管内壁呈螺旋盘绕状。

6、进一步地,所述阻流凸楞呈断点状。

7、进一步地,所述阻流管分为半圆环形的左管臂和右管臂,左管臂与右管臂相对设置,阻流凸楞设置内侧的相对面上,左管臂与右管臂的合缝处一侧铰接,另一侧弹性扣合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左管臂一侧沿周向设有左连接臂,左连接臂的前端内侧设有卡舌,右管臂一侧沿周向设有右连接臂,右连接臂的外侧设有卡槽,卡舌与卡槽适配。

9、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设有多个,沿右管臂的周向分布。

10、进一步地,还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转动电机和驱动环,驱动环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环的外周与阻流管的外周齿轮啮合连接。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贯通的设有阻流管放置槽,所述转动电机和驱动环设置在壳体内,放置槽的侧壁设有与壳体内部贯通的孔,驱动环局部外露与阻流管啮合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电机控制盘。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1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套设在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指定位置的外周,阻流管内的阻流凸楞与循环管路过盈配合,可施加给循环管路一定的挤压力度,使循环管路管腔内管径变窄,血液流经此段循环管路时阻力增大,以达到阻碍流经此段的血流通过,血流速度变缓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通过将阻流管设置呈两瓣抱合状,方便连接,并进一步设置可调节的扣合结构,方便调节对循环管路的挤压力度。

16、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进一步设置动力单元,通过旋转电机带动阻流管旋转运动,使阻流凸楞以与血液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可给予循环管路持续的挤压力,阻流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流管(1),所述阻流管(1)内设有圆形中空通道(11),阻流管的中空通道(11)内壁设有阻流凸楞(12),所述阻流凸楞(12)的内径小于循环管路(2)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凸楞(12)呈圆环状,阻流凸楞(12)共设多个,沿阻流管(1)轴向均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凸楞(12)沿阻流管内壁呈螺旋盘绕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凸楞(12)呈断点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管(1)分为半圆环形的左管臂(13)和右管臂(14),左管臂(13)与右管臂(14)相对设置,阻流凸楞(12)设置内侧的相对面上,左管臂与右管臂的合缝处一侧铰接,另一侧弹性扣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管臂(13)一侧沿周向设有左连接臂(15),左连接臂(15)的前端内侧设有卡舌(16),右管臂(14)一侧沿周向设有右连接臂(17),右连接臂(17)的外侧设有卡槽(18),卡舌(16)与卡槽(18)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8)设有多个,沿右管臂的周向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转动电机和驱动环(3),驱动环(3)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驱动环(3)的外周与阻流管(1)的外周齿轮啮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一侧贯通的设有阻流管放置槽(41),所述转动电机和驱动环(3)设置在壳体(4)内,放置槽(41)的侧壁设有与壳体内部贯通的孔,驱动环(3)局部外露与阻流管(1)啮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外壁上设有电机控制盘(4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阻流装置,包括阻流管,所述阻流管内设有圆形中空通道,阻流管的中空通道内壁设有阻流凸楞,所述阻流凸楞的内径小于循环管路的外径。本技术的装置套设在CRRT与ECMO联合治疗管路指定位置的外周,阻流管内的阻流凸楞与循环管路过盈配合,可施加给循环管路一定的挤压力度,使循环管路管腔内管径变窄,血液流经此段循环管路时阻力增大,以达到阻碍流经此段的血流通过,血流速度变缓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唐雪,陈志文,张凌,代明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