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4958发布日期:2023-08-27 11:3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止血带,具体为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


背景技术:

1、急诊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对于一些肢体有创伤需要紧急止血的患者,传统的止血装置仅仅是一根止血绑带,通过止血绑带绑缚伤口上达到压迫止血的作用,需要患者配合挪动才能进行操作,且止血绑带容易崩开,造成二次出血。

2、在患者的伤口在急诊缝合处理后,需要创面止血带绑到伤口上对处理后的伤口进行保护,首先把止血带的压血板对准伤口,之后通过绑带进行束缚,但是患者根据医护人员的嘱咐需要定时对伤口进行换药,在换药时需要对止血带整体进行拆卸,在拆卸止血带时,可能会拉扯到伤口,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

3、压创机构,压创机构转动设置在止血带主体的内部,压创机构用于向肢体伤口施加压力,压创机构包括与止血带主体转动连接的压创板,压创板的前壁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一体式固定的连接转柱,压创板的下壁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气囊条,压创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倾斜面;

4、调控机构,调控机构设置在压创机构的一侧,调控机构用于控制压创机构对伤口施加的压力,调控机构包括位于止血带主体内部后端中心位置的螺纹轮,螺纹轮的内部穿设有调控丝杆,调控丝杆的前端转动连接有与调控丝杆相互垂直的连接柱,连接柱的前壁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一体式固定的推压块,推压块的厚度尺寸自前向后逐渐增加。

5、优选的,止血带主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换药口,换药口的后壁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定位槽。

6、优选的,止血带主体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相同的穿带槽,穿带槽的内部穿设有束缚带。

7、优选的,止血带主体的下壁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型的散热道。

8、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束缚带固定在患者的伤口位置,同时使止血带主体的换药口对准伤口,之后通过调控机构对压创机构施加的压力进行调整,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并且打开压创机构的压创板,可以方便患者自己换药。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控丝杆向前延伸可以推动连接柱向前移动,从而使两个相互对称的推压块从定位槽中伸出,使推压块与倾斜面相互接触,从而随着推压块的延伸可以对压创板施加向下的推压力,以此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压创板的压力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主体(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换药口(11),所述换药口(11)的后壁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定位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主体(1)的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相同的穿带槽(12),所述穿带槽(12)的内部穿设有束缚带(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带主体(1)的下壁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型的散热道(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压力式创面止血带,包括:止血带主体;压创机构,压创机构转动设置在止血带主体的内部,压创机构用于向肢体伤口施加压力;调控机构,调控机构设置在压创机构的一侧。本技术通过束缚带固定在患者的伤口位置,同时使止血带主体的换药口对准伤口,之后通过调控机构对压创机构施加的压力进行调整,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并且打开压创机构的压创板,可以方便患者自己换药。通过调控丝杆向前延伸可以推动连接柱向前移动,从而使两个相互对称的推压块从定位槽中伸出,使推压块与倾斜面相互接触,从而随着推压块的延伸可以对压创板施加向下的推压力,以此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压创板的压力进行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徐安飞,何慧梅,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