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握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0913发布日期:2023-05-25 00:4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抓握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抓握手套。


背景技术:

1、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偏瘫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偏瘫侧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使患者日常生活依赖家属照顾,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并使患者产生相应的心理障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偏瘫患者的康复进程往往是由近端到远端恢复,多数患者肩、肘关节运动恢复的较好,但手指的抓握能力恢复不佳。除了偏瘫患者,还有臂丛神经损伤等疾病患者也常常伴有手指抓握不能。然而日常生活中手指抓握是不可缺少的动作,如喝水、用勺吃饭、切菜、用扇子等都需要手指抓握功能,如果不能完成手指抓握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依赖家属帮助。故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抓握手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握手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抓握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的左右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手腕绑带,所述手套本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加固绑带,所述手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手指紧固带,且两个手指紧固带为一组,所述手套本体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三个一号安装板,且三个一号安装板的位置与大拇指的位置相对应,三个所述一号安装板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号训练机构,所述手套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四个二号安装板,且四个二号安装板的位置与食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手套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四个三号安装板,且四个三号安装板的位置与中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手套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四个四号安装板,且四个四号安装板的位置与无名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手套本体的上端设置有四个五号安装板,四个所述五号安装板的位置与小拇指的位置相对应,四个所述二号安装板、四个所述三号安装板、四个所述四号安装板和四个所述五号安装板的上端均可拆卸安装有二号训练机构,所述手套本体的上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一号训练机构和四个二号训练机构的内部相通。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号训练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四个,前部的安装座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两个相邻的安装座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波纹管,三个所述波纹管的内部相通,且前部的波纹管与连接管的内部相通。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座的尺寸与二号安装板的尺寸相适配,四个所述安装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二号安装板的上端将二号训练机构与四个二号训练机构固定连接。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号安装板、四号安装板和五号安装板的结构均与二号安装板的结构相通,所述二号训练机构与三号安装板、四号安装板和五号安装板的连接方式和二号训练机构与二号安装板的连接方式相同。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号训练机构的结构与二号训练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一号训练机构的长度小于二号训练机构的长度,所述一号训练机构与一号安装板的连接方式和二号训练机构与二号安装板的连接方式相同。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前端穿插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控制器的后端穿插连接有五个出气管,且五个出气管与进气管的内部相通,五个所述出气管的上端均穿插连接有调节组件,五个所述出气管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管固定连接将控制机构与二号训练机构和一号训练机构传动连接。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的上端一体成型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端设置有三个定位孔,且三个定位孔呈弧形设置。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环,所述转环的上端穿插连接有定位销,所述转杆的下端贯穿固定座的上端并固定安装有阻隔片。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阻隔片的直径与出气管的内部直径相等。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杆的直径与固定座的直径相同,所述定位销的尺寸与定位孔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定位销贯穿转环并卡接在定位孔内将转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上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手腕绑带相互配合对患者的手腕进行固定,通过加固绑带与手腕绑带粘接将手套本体进一步固定,固定牢固,通过手指紧固带对患者的手指进行固定,佩戴方便,不易掉落,稳定性强。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气管与正负压两用泵连接,通过进气管向控制器内注气使波纹管充气撑开,从而使相邻两个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每个手指进行卷缩,通过进气管将控制器内的气体抽出使波纹管收缩,使两个相邻的安装座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实现手指展开,重复操作,即可实现抓握动作训练,恢复效果好,结构紧凑。

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环带动转杆使阻隔片转动,可以使阻隔片对出气管的出气面积进行调整,不仅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训练,满足患者的不同使用需求,且可以实现单个手指的训练,灵活性强,使用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抓握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手腕绑带(2),所述手套本体(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加固绑带(3),所述手套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手指紧固带(4),且两个手指紧固带(4)为一组,所述手套本体(1)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三个一号安装板(8),且三个一号安装板(8)的位置与大拇指的位置相对应,三个所述一号安装板(8)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号训练机构(6),所述手套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四个二号安装板(9),且四个二号安装板(9)的位置与食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手套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四个三号安装板(10),且四个三号安装板(10)的位置与中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手套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四个四号安装板(11),且四个四号安装板(11)的位置与无名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手套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四个五号安装板(12),四个所述五号安装板(12)的位置与小拇指的位置相对应,四个所述二号安装板(9)、四个所述三号安装板(10)、四个所述四号安装板(11)和四个所述五号安装板(12)的上端均可拆卸安装有二号训练机构(7),所述手套本体(1)的上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与一号训练机构(6)和四个二号训练机构(7)的内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训练机构(7)包括安装座(71),所述安装座(71)设置有四个,前部的安装座(7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管(73),两个相邻的安装座(71)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波纹管(72),三个所述波纹管(72)的内部相通,且前部的波纹管(72)与连接管(73)的内部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71)的尺寸与二号安装板(9)的尺寸相适配,四个所述安装座(71)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二号安装板(9)的上端将二号训练机构(7)与四个二号训练机构(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安装板(10)、四号安装板(11)和五号安装板(12)的结构均与二号安装板(9)的结构相通,所述二号训练机构(7)与三号安装板(10)、四号安装板(11)和五号安装板(12)的连接方式和二号训练机构(7)与二号安装板(9)的连接方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训练机构(6)的结构与二号训练机构(7)的结构相同,所述一号训练机构(6)的长度小于二号训练机构(7)的长度,所述一号训练机构(6)与一号安装板(8)的连接方式和二号训练机构(7)与二号安装板(9)的连接方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控制器(51),所述控制器(51)的前端穿插连接有进气管(52),所述控制器(51)的后端穿插连接有五个出气管(53),且五个出气管(53)与进气管(52)的内部相通,五个所述出气管(53)的上端均穿插连接有调节组件(54),五个所述出气管(53)分别与对应的连接管(73)固定连接将控制机构(5)与二号训练机构(7)和一号训练机构(6)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53)的上端一体成型有固定座(531),所述固定座(531)的上端设置有三个定位孔(532),且三个定位孔(532)呈弧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4)包括转杆(541),所述转杆(54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环(542),所述转环(542)的上端穿插连接有定位销(543),所述转杆(541)的下端贯穿固定座(531)的上端并固定安装有阻隔片(5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片(544)的直径与出气管(53)的内部直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抓握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41)的直径与固定座(531)的直径相同,所述定位销(543)的尺寸与定位孔(532)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定位销(543)贯穿转环(542)并卡接在定位孔(532)内将转环(542)固定安装在固定座(531)的上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抓握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的左右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手腕绑带,手套本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加固绑带,手套本体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手指紧固带,手套本体的上端左侧设置有三个一号安装板,三个一号安装板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一号训练机构,四个二号安装板、四个三号安装板、四个四号安装板和四个五号安装板的上端均可拆卸安装有二号训练机构,手套本体的上端前部固定安装有控制机构。本技术的一种抓握手套,佩戴方便,不易掉落,稳定性强,不仅可以实现手指进行不同程度的抓握动作训练,恢复效果好,结构紧凑,满足患者的不同使用需求,且可以实现单个手指的训练,灵活性强,使用方便,恢复效果好,可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赖钰虹,陈传伟,李文超,朱晨茜,闫大为,黄贤键,谢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0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