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4488发布日期:2023-04-29 23:4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


背景技术:

1、微导管(microcatheter)是指一种直径很小的加强型导管,没有严格的尺寸定义。微导管用于导丝支撑或交换,通过向病变输送栓塞剂或支架等。小构造使它非常适合在人体血管内移动,因此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微创介入手术中。

2、在手术中,微导管的远端柔性段与牵引丝的一端连接,通过对牵引丝另一端的牵引以调节远端柔性段的弯曲度控制,微导管的远端柔性段的弯曲度的引导和定位的精准度,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如申请号为cn201910889833.0一种分段式可调弯微导管,其中,牵引丝的一端与滑块连接,滑块安装于滑槽,通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带动牵引丝滑动,滑块在滑动过程中对牵引丝的牵引无法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提升远端柔性段的引导和定位的精准度,提升牵引丝的控制精准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包括导管和手柄,所述手柄内滑动安装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限位柱和调节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调节柱连接,所述调节柱的外周设有外调节螺纹,所述限位柱为多边形,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柄段和第二柄段,所述第一柄段与所述第二柄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柄段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柄段内开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设有与所述外调节螺纹对应设置的内调节螺纹,所述限位柱安装于所述限位槽,所述外调节螺纹与所述内调节螺纹转动连接;

3、所述导管的一端设有柔性弯曲段,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导管内安装有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的一端与所述柔性弯曲段连接,所述牵引丝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件连接。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的远离所述柔性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柄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柄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柄段转动连接。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腔连通,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调节柱同轴设置。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柄段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控制件朝向远离所述柔性弯曲段的方向移动,所述柔性弯曲段由伸直状态变为弯曲状态;

7、所述第二柄段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控制件朝向所述柔性弯曲段的方向移动,所述柔性弯曲段由弯曲状态变为伸直状态;

8、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相反。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弯曲段的硬度范围设置在80a-75d。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柔性弯曲段包裹有显影增强层。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层管、中层编织管和外管,所述牵引丝设置于所述中层编织管和所述外管之间。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位于所述中层编织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所述牵引丝安装于所述保护管内。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朝向所述手柄的一端为近端,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为远端,所述中层编织管的编织密度从所述远端向所述近端增大,所述中层编织管的编织密度设置在25-120pp i。

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朝向所述手柄的一端为近端,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为远端,所述外管包括三个以上不同硬度的管段,各所述管段依次连通形成一体结构的所述外管,所述管段的硬度从所述远端向所述近端增大。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柔性弯曲段为发生弯曲变形的管段,位于导管的一端,导管的另一端与手柄连接,导管内滑动安装有牵引丝,牵引丝的一端与柔性弯曲段连接,牵引线的另一端与控制件连接,通过控制件带动牵引丝对柔性弯曲段实现牵引,进而对柔性弯曲段的弯曲度进行控制。其中,控制件包括限位柱和调节柱,调节柱的外周设有外调节螺纹,手柄包括第一柄段和第二柄段,第一柄段开设有限位槽,第二柄段开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设有与外调节螺纹转动连接的内调节螺纹,限位柱滑动安装于限位槽,调节柱安装于调节腔,第一柄段与第二柄段转动连接,第二柄段转动时,由于外调节螺纹与外调节螺纹转动连接,调节柱在调节腔内相对滑动,调节柱与限位柱同步移动,限位柱与限位槽为多边形,防止控制件沿轴线方向滑动时发生转动,对牵引丝产生偏转力而导致柔性弯曲段在弯曲时发生偏转,提升远端柔性段的引导和定位的精准度,保证牵引丝对柔性弯曲段的弯曲牵引的准确性,同时,柔性弯曲段的弯曲度通过外调节螺纹与外调节螺纹转动连接控制,提升牵引丝对柔性弯曲段的控制精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和手柄,所述手柄内滑动安装有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包括限位柱和调节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调节柱连接,所述调节柱的外周设有外调节螺纹,所述限位柱为多边形,所述手柄包括第一柄段和第二柄段,所述第一柄段与所述第二柄段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柄段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柄段内开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内设有与所述外调节螺纹对应设置的内调节螺纹,所述限位柱安装于所述限位槽,所述外调节螺纹与所述内调节螺纹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远离所述柔性弯曲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柄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柄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柄段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一端与所述调节腔连通,所述限位柱与所述调节柱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柄段向第一方向转动,所述控制件朝向远离所述柔性弯曲段的方向移动,所述柔性弯曲段由伸直状态变为弯曲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弯曲段的硬度范围设置在80a-75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弯曲段包裹有显影增强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从内至外依次包括内层管、中层编织管和外管,所述牵引丝设置于所述中层编织管和所述外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位于所述中层编织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所述牵引丝安装于所述保护管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朝向所述手柄的一端为近端,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为远端,所述中层编织管的编织密度从所述远端向所述近端增大,所述中层编织管的编织密度设置在25-120ppi。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弯的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朝向所述手柄的一端为近端,所述导管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为远端,所述外管包括三个以上不同硬度的管段,各所述管段依次连通形成一体结构的所述外管,所述管段的硬度从所述远端向所述近端增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弯的微导管,手柄内滑动安装有控制件,控制件包括限位柱和调节柱,限位柱与调节柱连接,调节柱的外周设有外调节螺纹,限位柱为多边形,手柄包括第一柄段和第二柄段,第一柄段与第二柄段转动连接,第一柄段开设有限位槽,第二柄段内开设有调节腔,调节腔内设有与外调节螺纹对应设置的内调节螺纹,限位柱安装于限位槽,外调节螺纹与内调节螺纹转动连接;导管的一端设有柔性弯曲段,导管的另一端与手柄连接,导管内安装有牵引丝,牵引丝的一端与柔性弯曲段连接,牵引丝的另一端与控制件连接。本技术的可调弯的微导管,提升远端柔性段的引导和定位的精准度,提升牵引丝的控制精准度。

技术研发人员:孟亚,刘欠莲,戴兰勇,王易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翌铭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