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7774发布日期:2023-06-04 15:2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中医康复,具体是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


背景技术:

1、腰椎康复仪是一种针对腰椎疾病患者的一种按摩康复仪器,主要通过按摩病患处,促进腰部肌肉神经组织恢复原有的机能,相比较传统的人工按摩减少了成本,也更方便。

2、现有的腰椎按摩仪一般由按摩轴、马达和电极组成,通过马达控制按摩轴在病患处滚动按摩,加快治疗康复,再由电极刺激脉络神经辅助疗养,实现腰椎的养护治疗。

3、而由于现有的腰椎按摩仪在使用时,按摩区域较小,只有单一一种按摩疗法,不够贴合病患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包括背垫;所述背垫的一侧安装有按摩仪壳体,所述按摩仪壳体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熏蒸盒,所述熏蒸盒上开设有孔洞,所述熏蒸盒一侧安装有进液管,且所述进液管延伸至按摩仪壳体外侧设置的进液口位置,所述熏蒸盒内设置有第二加热丝,配合实现了药物熏蒸的康复形式,使腰椎康复效果更好。

3、所述隔板侧面开设有圆弧形限位孔,所述按摩仪壳体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开设形状、高度与隔板上的限位孔相同,且所述限位槽为对称开设,所述限位孔内贯穿设置有摆动连杆,所述按摩仪壳体的外壁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摆动连杆两端水平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摆动连杆上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垂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孔洞内壁上设置有齿牙,且所述齿牙位于弹簧下,所述弹簧下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下侧开设的孔洞内,且所述第一齿轮上的齿牙与第一转动轴下侧开设孔洞内的齿牙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销轴安装在按摩仪壳体底板上,配合实现了对腰椎的滚动按摩,相比较传统的单点式按压效果更好。

4、优选的,所述隔板侧面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孔洞一侧安装有u形卡板,所述u形卡板内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设置在隔板侧面开设的孔洞内,所述摆动连杆上安装有摆动限位件,所述摆动限位件为v字形,所述摆动限位件一端安装在摆动连杆上,所述摆动限位件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转动轴上,配合实现了大面积滚动按摩,相比较传统的单点式按压效果更好。

5、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顶端侧面水平安装有若干转动连杆,所述转动连杆顶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滚轮,配合实现了对腰椎的滚动按摩。

6、优选的,所述背垫上设置有头枕,所述背垫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丝,所述背垫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第一加热丝下,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过热保护器,所述第一加热丝连接在第一过热保护器上,所述第一加热丝上设置有橡胶垫,配合实现了对腰椎的加热理疗,促进药物吸收,恢复效果更好。

7、优选的,所述按摩仪壳体上安装有乳胶垫,所述乳胶垫位于滚轮正上方,所述乳胶垫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乳胶垫设置有气囊条,配合实现了按摩时更贴合腰部,相比较传统的橡胶垫流动性更好。

8、优选的,所述第二加热丝连接有第二过热保护器,所述按摩仪壳体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配合实现了防止加热丝过热,避免发生意外。

9、优选的,所述隔板两侧构件为对称设置,配合实现了对腰椎两侧的按摩康复。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通过将中草药汤水从进液口灌进熏蒸盒内,再由第二加热丝对汤药进行加热汽化形成蒸汽,使汤药气化后从熏蒸盒上开设的孔洞向上飘动,进而达到了药物熏蒸的目的,实现了多种针对腰椎康复治疗的形式。

12、2.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第一转动轴就会带动转动连杆旋转,转动连杆就会带动滚轮进行旋转,进而达到了滚动按摩的目的,当启动第二电机时,第二电机会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第二转动轴就会带动摆动限位件进行摆动,摆动限位件就会带动摆动连杆,摆动连杆就会沿隔板侧面开设的圆弧形限位孔内进行往复运动,进而达到了大面积按摩治疗的目的,实现了针对腰椎康复治疗的按压面积扩大,针对腰椎康复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垫(1);所述背垫(1)的一侧安装有按摩仪壳体(2),所述按摩仪壳体(2)内安装有隔板(203),所述隔板(203)上安装有熏蒸盒(8),所述熏蒸盒(8)上开设有孔洞,所述熏蒸盒(8)一侧安装有进液管(9),且所述进液管(9)延伸至按摩仪壳体(2)外侧设置的进液口(3)位置,所述熏蒸盒(8)内设置有第二加热丝(801),所述隔板(203)侧面开设有圆弧形限位孔,所述按摩仪壳体(2)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202),所述按摩仪壳体(2)的外壁安装有控制面板(201),所述限位槽(202)开设形状、高度与隔板(203)上的限位孔相同,且所述限位槽(202)为对称开设,所述限位孔内贯穿设置有摆动连杆(12),且所述摆动连杆(12)两端水平设置在限位槽(202)内,所述摆动连杆(12)上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垂直设置有第一转动轴(1102),所述第一转动轴(1102)底面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设置有弹簧(1103),所述孔洞内壁上设置有齿牙,且所述齿牙位于弹簧(1103)下,所述弹簧(1103)下设置有第一齿轮(1101),所述第一齿轮(1101)呈圆柱状,所述第一齿轮(1101)设置在第一转动轴(1102)下侧开设的孔洞内,且所述第一齿轮(1101)上的齿牙与第一转动轴(1102)下侧开设孔洞内的齿牙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齿轮(1101)安装在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电机(11)通过销轴安装在按摩仪壳体(2)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3)侧面开设有圆形孔,所述孔洞一侧安装有u形卡板,所述u形卡板内安装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二转动轴(1401),所述第二转动轴(1401)贯穿设置在隔板(203)侧面开设的孔洞内,所述摆动连杆(12)上安装有摆动限位件(13),所述摆动限位件(13)为v字形,所述摆动限位件(13)一端安装在摆动连杆(12)上,所述摆动限位件(13)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转动轴(14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102)顶端侧面水平安装有若干转动连杆(1104),所述转动连杆(1104)顶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滚轮(11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垫(1)上设置有头枕(7),所述背垫(1)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丝(101),所述背垫(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位于第一加热丝(101)下,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第一过热保护器(102),所述第一加热丝(101)连接在第一过热保护器(102)上,所述第一加热丝(101)上设置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仪壳体(2)上安装有乳胶垫(4),所述乳胶垫(4)位于滚轮(1105)正上方,所述乳胶垫(4)上开设有透气孔(6),所述乳胶垫(4)设置有气囊条(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丝(801)连接有第二过热保护器(10),所述按摩仪壳体(2)侧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03)两侧构件为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中医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康复用腰椎康复仪,包括背垫,所述背垫的一侧安装有按摩仪壳体,所述隔板上安装有熏蒸盒,所述熏蒸盒内设置有第二加热丝,配合实现了药物熏蒸的康复形式,所述隔板侧面开设有圆弧形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贯穿设置有摆动连杆,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电机会带动第二转动轴进行转动,摆动限位件就会带动摆动连杆,摆动连杆就会带动第一转动轴进行摆动,进而达到了大面积按摩治疗的目的,实现了针对腰椎康复治疗的按压面积扩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宇,文宾,张晓燕,杨丹,潘霞,杭林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市官渡区金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