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63425发布日期:2023-05-14 23:3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呼吸肌功能障碍在呼吸衰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呼吸肌作为外呼吸的主要外动力源,其萎缩和功能障碍可导致呼吸减弱,通气不足,咳嗽反射抑制,肺部感染增加、呼吸机脱机困难,更甚可以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膈肌作为主要的呼吸肌,其承担着60%~90%的吸气功能。目前已有的跨膈压测量装置,体积巨大,操作复杂,移动性差,精确度低等不确定性一直困扰着临床一线医生,因此,临床急需一种简易的高精度床旁跨膈压测量装置,对及时了解危重症患者呼吸肌功能极为重要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

2、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一端靠近端口的位置包裹有塑形套,所述导管外壁靠近塑形套的位置固设有气囊,所述导管的中部构造有注入腔,所述注入腔贯穿整个导管管体,所述导管外壁位于所述气囊的两侧构造有开口,所述导管内部位于所述注入腔的上方构造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与所述开口相连通,所述安装腔的内部安装有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贯穿所述开口伸向导管的外侧,所述导管内部位于胃管注入腔一侧构造有充气腔,所述充气腔的一端与气囊相连通,所述充气腔远离气囊的一端外接第一充气管,所述导管内部位于注入腔的下方构造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对应塑形套的位置设置有塑形机构,所述塑形机构用于稳定塑形套的形状,所述容纳腔远离塑形机构的一端外接第二充气管,所述导管内部与充气腔相对的一侧构造有导线腔,所述导线腔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导线腔远离安装腔的一侧外接导线管,所述导线管的内部设置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的一端与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且其另一端电性连接微型控制单片机,所述微型控制单片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微型显示屏,所述第一充气管和第二充气管两者远离导管的一端以及导管远离塑形套的一端均安装有压力开关阀。

4、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为pvc管,所述塑形套为医用橡胶套。

5、进一步地,所述塑形机构包括嵌在容纳腔内部的导丝,所述导丝的外部包裹有防护套。

6、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套为丁基橡胶套,且其外壁与所述容纳腔腔壁滑动连。

7、进一步地,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输出端与开口的连接处注有密封胶。

8、进一步地,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由纳米级力敏材料制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分别测量胃内压及食管内压的装置相比较,此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测量跨膈压,减少了计算量,且对比传统气囊式压力测量,此测压免去气囊自带压力的影响,并且精度高、灵敏度高、重量轻等优点,同时减轻了气囊置于食管中或胃中的不适感,且兼可作为胃管使用,实用性较高,值得普遍应用与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1)一端靠近端口的位置包裹有塑形套(2),所述导管(1)外壁靠近塑形套(2)的位置固设有气囊(3),所述导管(1)的中部构造有注入腔(101),所述注入腔(101)贯穿整个导管(1)管体,所述导管(1)外壁位于所述气囊(3)的两侧构造有开口(102),所述导管(1)内部位于所述注入腔(101)的上方构造有安装腔(103),所述安装腔(103)的两侧与所述开口(102)相连通,所述安装腔(103)的内部安装有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贯穿所述开口(102)伸向导管(1)的外侧,所述导管(1)内部位于胃管注入腔(101)一侧构造有充气腔(104),所述充气腔(104)的一端与气囊(3)相连通,所述充气腔(104)远离气囊(3)的一端外接第一充气管(5),所述导管(1)内部位于注入腔(101)的下方构造有容纳腔(105),所述容纳腔(105)对应塑形套(2)的位置设置有塑形机构(6),所述塑形机构(6)用于稳定塑形套(2)的形状,所述容纳腔(105)远离塑形机构(6)的一端外接第二充气管(7),所述导管(1)内部与充气腔(104)相对的一侧构造有导线腔(106),所述导线腔(106)一端与所述安装腔(103)相连通,所述导线腔(106)远离安装腔(103)的一侧外接导线管(8),所述导线管(8)的内部设置有数据线(9),所述数据线(9)的一端与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电性连接,且其另一端电性连接微型控制单片机(10),所述微型控制单片机(1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微型显示屏(11),所述第一充气管(5)和第二充气管(7)两者远离导管(1)的一端以及导管(1)远离塑形套(2)的一端均安装有压力开关阀(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为pvc管,所述塑形套(2)为医用橡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机构(6)包括嵌在容纳腔(105)内部的导丝(601),所述导丝(601)的外部包裹有防护套(6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602)为丁基橡胶套,且其外壁与所述容纳腔(105)腔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输出端与开口(102)的连接处注有密封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阻式压力传感器(4)由纳米级力敏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跨膈压检测装置,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一端靠近端口的位置包裹有塑形套,所述导管外壁靠近塑形套的位置固设有气囊,所述导管的中部构造有注入腔,所述注入腔贯穿整个导管管体,所述导管外壁位于所述气囊的两侧构造有开口,所述导管内部位于所述注入腔的上方构造有安装腔。本技术与传统的分别测量胃内压及食管内压的装置相比较,此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测量跨膈压,减少了计算量,且对比传统气囊式压力测量,此测压免去气囊自带压力的影响,并且精度高、灵敏度高、重量轻等优点,同时减轻了气囊置于食管中或胃中的不适感,且兼可作为胃管使用,实用性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白海良,段红杰,柴家科,郝兴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