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6429发布日期:2023-04-19 21:2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负压吸引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背景技术:

1、当患者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烧伤时,需要及时排出体腔、器官或组织中的脓性积液、坏死组织、异物、异常积聚的血液和消化液等有害物质,以减低压力消灭死腔,消除对机体的炎性刺激,改变感染部位的生物环境,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抑制局部细菌繁殖,防止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因此负压吸引装置是治疗烧伤创面过程中必需的设备。

2、专利cn201921341547.2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针对现有的吸引装置上的吸引瓶不便于进行携带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螺钉固定有竖向设置的负压吸引器主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套设有竖向设置的负压吸引瓶,两个所述负压吸引瓶之间连接有流通管,所述负压吸引瓶顶部的一侧连接有连通管。

3、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4、1、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对收集桶进行固定,但是在取出时较为麻烦,无法快速的对收集桶进行更换;

5、2、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对烧伤部位进行吸附,容易使连接管道在烧伤患处移动,导致对烧伤处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包括移动桌、收集桶、负压机和包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桌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负压机位于第一固定槽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第二固定槽位于移动板的两侧设置有斜坡,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底部与移动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穿过第二固定槽连接有螺母,所述收集桶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负压机连接,所述收集桶的顶部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包覆膜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包覆膜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环形负吸管,所述环形负吸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负吸孔,所述移动桌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移动轮,所述移动桌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抽屉。

3、作为改进,所述移动桌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桌腿,其中多个移动轮位于桌腿的底部,方便本装置进行移动。

4、作为改进,所述收集桶的两侧与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收集桶的顶部设置有桶口,所述桶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方便对于收集桶内部进行清理。

5、作为改进,所述包覆膜为m医用贴膜,所述包覆膜的底部位于环形负吸管的外侧设置有粘附层,能够粘附在烧伤处的皮肤外。

6、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槽底部与移动板形状相匹配处的高度与移动板的高度相同,且第二固定槽与移动板形状相匹配处的上方与斜坡的底部形状相匹配。

7、作为改进,所述斜坡至收集桶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8、作为改进,所述夹板与收集桶内侧相抵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防滑条,增加夹板上的摩擦力,所述夹板与移动板两侧的底部转动连接。

9、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与收集桶顶部的连接处位于收集桶内的顶部。

10、作为改进,所述多个移动轮为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本装置能够通过移动板的上下移动,使两侧转动连接的夹板在第二固定槽内上下滑动,通过第二固定槽两侧不同大小的槽体内部,使移动板能够向两侧打开或通过第二固定槽底部与移动板形状相匹配的位置卡死,与收集桶内部固定;

13、2、本装置通过包覆膜将环形负吸管固定在烧伤处,能够有效防止连接管道在烧伤处移动,从而能够防止对烧伤处二次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包括移动桌(1)、收集桶(2)、负压机(3)和包覆膜(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桌(1)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槽(5)和第二固定槽(6),所述负压机(3)位于第一固定槽(5)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槽(6)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7),所述移动板(7)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夹板(8),所述第二固定槽(6)位于移动板(7)的两侧设置有斜坡(22),所述第二固定槽(6)的底部与移动板(7)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移动板(7)的底部设置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底部穿过第二固定槽(6)连接有螺母(10),所述收集桶(2)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11)与负压机(3)连接,所述收集桶(2)的顶部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12)与包覆膜(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2)与包覆膜(4)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环形负吸管(13),所述环形负吸管(1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负吸孔(14),所述移动桌(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移动轮(15),所述移动桌(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抽屉(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桌(1)的底部四角设置有桌腿(17),其中多个移动轮(15)位于桌腿(17)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桶(2)的两侧与夹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块(18),所述收集桶(2)的顶部设置有桶口(19),所述桶口(19)处设置有密封塞(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膜(4)为3m医用贴膜,所述包覆膜(4)的底部位于环形负吸管(13)的外侧设置有粘附层(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6)底部与移动板(7)形状相匹配处的高度与移动板(7)的高度相同,且第二固定槽(6)与移动板(7)形状相匹配处的上方与斜坡(22)的底部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22)至收集桶(2)的距离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8)与收集桶(2)内侧相抵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防滑条(21),所述夹板(8)与移动板(7)两侧的底部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1)与第二连接管(12)与收集桶(2)顶部的连接处位于收集桶(2)内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移动轮(15)为带有刹车装置的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的创面处理用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包括移动桌、收集桶、负压机和包覆膜,所述移动桌上方设置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负压机位于第一固定槽内部,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底部与移动板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移动板的底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部穿过第二固定槽连接有螺母,所述收集桶的顶部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负压机连接,所述收集桶的顶部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与包覆膜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包覆膜的内部连接处设置有环形负吸管,所述移动桌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移动轮,所述移动桌的底部一侧设置有抽屉。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