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5910发布日期:2023-06-15 10:4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


背景技术:

1、脑梗后遗症是指在脑梗发病一年后,如果还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就叫做脑梗后遗症,该时期也叫做脑梗后遗症期,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脑梗后遗症主要有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

2、现有的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现有的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难以实现辅助患者手臂的运动,其次现有的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患者脚部运动力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脚,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脚,且第四支脚位于第三支脚的右端,所述第三支脚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第一转轴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飞轮,所述第二飞轮上设置有链条,所述第四支脚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飞轮,且第一飞轮与链条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且车轮和第一飞轮分别位于第四支脚的两侧,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速电机,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脚,两组所述第二支脚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上设置有两组凹槽,每组所述第二支脚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组所述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上设置有限位槽。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所述第一支脚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缠绕架。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缠绕架上缠绕有两组拉绳,且两组拉绳分别穿过第一定滑轮上设置的两组凹槽,且拉绳经过第二定滑轮上设置的限位槽,两组所述拉绳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环。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且正反电机的一端与缠绕架转动连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杆。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正反电机能够带动缠绕架转动,缠绕或放开拉绳,使拉环上升或下降,患者可以把手放入到拉环内,辅助实现手臂的抬动和放下,有利于治疗脑梗死后遗症。

15、2、患者可以坐到座椅上,脚踩脚踏板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飞轮转动,使链条运动带动第一飞轮转动,使车轮转动,同时调速电机也能辅助带动车轮转动,当人没有力气或者双腿运动困难时可以反向带动踩在脚踏板的患者双腿运动,有利于治疗脑梗死后遗症。



技术特征:

1.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脚(20),所述底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脚(17),且第四支脚(17)位于第三支脚(20)的右端,所述第三支脚(20)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3),所述第一转轴(2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脚踏板(22),所述第一转轴(23)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飞轮(21),所述第二飞轮(21)上设置有链条(16),所述第四支脚(17)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4),所述第二转轴(24)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飞轮(19),且第一飞轮(19)与链条(16)相啮合,所述第二转轴(24)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18),且车轮(18)和第一飞轮(19)分别位于第四支脚(17)的两侧,所述第二转轴(2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速电机(25),所述底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支脚(9),两组所述第二支脚(9)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定滑轮(2),所述第一定滑轮(2)上设置有两组凹槽,每组所述第二支脚(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两组所述固定架(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定滑轮(4),所述第二定滑轮(4)上设置有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脚(12),所述第一支脚(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缠绕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架(13)上缠绕有两组拉绳(1),且两组拉绳(1)分别穿过第一定滑轮(2)上设置的两组凹槽,且拉绳(1)经过第二定滑轮(4)上设置的限位槽,两组所述拉绳(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环(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14),且正反电机(14)的一端与缠绕架(1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杆(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6),所述座椅(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扶手(1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梗死后遗症治疗辅助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支脚,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支脚,且第四支脚位于第三支脚的右端,所述第三支脚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第一转轴的圆柱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飞轮。本技术中,患者可以坐到座椅上,脚踩脚踏板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飞轮转动,使链条运动带动第一飞轮转动,使车轮转动,同时调速电机也能辅助带动车轮转动,当人没有力气或者双腿运动困难时可以反向带动踩在脚踏板的患者双腿运动,有利于治疗脑梗死后遗症。

技术研发人员:阎朝阳,梁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阎朝阳
技术研发日:202209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