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1297发布日期:2023-07-24 01:2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按摩药棒,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


背景技术:

1、药棒穴位按摩是采用特制的梨木木棒蘸上特制的中药液,在病变局部和相适应穴位进行揉按或叩击,以防治疾病和保健的方法,操作物品准备需将木棒在特制中药液中浸透数日后晾干备用,临床操作中需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以及保证治疗的连续性,意味操作者要准备大量的特制中药液浸透数日后晾干备用的木棒,耗材耗时,而经常按摩,木棒常常会出现磨损及断裂,寿命时间短,随着空气影响,木棒上的药液挥发,治疗过程中不能保证药液的药效,所以就生产发明出了穴位按摩药棒,而穴位按摩药棒则为内科临床领域的一种医疗器械。现有按摩药棒是采用滚珠上附着药物进行使用,当药棒内具有残留的药液时,就算不使用药棒作业,滚珠上依然会附着药液使其滴落,这样会造成药物的浪费,不便于控制药物的排出时间,其次,只有当药棒处于垂直的状态下,药液才可以附着在滚珠的表面上,所以药棒无法处于倒立的状态下进行使用,致使在对四肢后方穴位按摩的时候,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帮助按摩,这样长时间会造成医护人员人力紧缺的情况,不便于对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内科临床患者进行照顾。

2、因此,发明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包括内科临床按摩药棒,所述内科临床按摩药棒主要是由两部分主结构所组成: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和药物阻体结构,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和药物阻体结构为一体式的方式安装在一起,药物阻体结构安装在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的内部下方,药物阻体结构将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的内部分为两个腔体,药物阻体结构为可控的单向阀结构,当本装置内部的药物使用完成后,立即通过注药管口将消毒清洁水注入其内,将内部的药物残留排出体,避免药物残留长时间的滞留在内壁或内部而造成难以清理的情况发生,降低药物混合在一起的几率。

2、所述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是由九部分结构所组成:手持柄体、药物存储腔、药物扩散腔、药物按压涂抹球、注药管口、挤压盘、挤压杆、漏药槽和吻合凸起,手持柄体是采用圆制成的药棒,手持柄体的分别开设有药物存储腔和药物扩散腔,药物存储腔和药物扩散腔被药物阻体结构阻隔分离,药物扩散腔的区域上卡置固定有药物按压涂抹球,挤压盘和挤压杆挤压结构,漏药槽和吻合凸起为注药结构。

3、所述手持柄体的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注药管口,注药管口上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注药管口与药物存储腔相连通,药物存储腔的内部上方位置设置有挤压盘,挤压盘的上方表面与挤压杆的下端相连,挤压杆的上端凸出手持柄体,挤压杆是采用‘t’字型支持的杆体。

4、所述挤压盘的外围开设有若干个漏药槽,漏药槽是采用‘u’字型开设的通槽,漏药槽的下方垂直位置设置有吻合凸起,吻合凸起设置在药物存储腔的内侧内壁位置,药物存储腔与漏药槽相匹配。

5、所述药物阻体结构是由六部分结构所组成:分阻板体、单向沉孔、堵塞盘、传动杆、贴合滚动体和复位弹簧,分阻板体设置在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的内部位置,分阻板体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单向沉孔,单向沉孔上贴合设置有堵塞盘,堵塞盘的下方表面与传动杆的上端相连,传动杆的下端与贴合滚动体相连。

6、所述贴合滚动体是采用扇形制成的贴合罩,贴合滚动体设置在药物按压涂抹球的上方位置,贴合滚动体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设置在传动杆的外围。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内科临床按摩药棒的内部安装有药物阻体结构,药物阻体结构为可控的单向结构,该药物阻体结构可以在本药棒不使用的时候阻挡药物的渗透,防止药物不断的涌出体外的情况,而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按压药物阻体结构即可完成药物的渗透,该方式不需要多余的步骤即可完成药物的渗透,可以更为优异的贴合按摩药棒的使用。

9、2.本实用新型内科临床按摩药棒的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上设置有挤压结构,该挤压结构可以在按摩药棒呈倒立的情况下,按摩药棒依然可以将药物排出渗透处体外,只需要通过单人就可以对四肢后方位置的穴位进行按摩涂药,无需通过医护人员进行作业,可以让患者自行按摩涂抹,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医护人员人力紧缺的问题发生,可以让医护人员照顾更需要的内科临床患者。

10、3.本实用新型内科临床按摩药棒的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上设置有被动注药设计,该结构的设计可以不影响挤压结构正常使用的同时,药物的注入可以不受到任何影响,便于将该两个结构完美的设计在一起一同进行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包括内科临床按摩药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科临床按摩药棒(1)主要是由两部分主结构所组成: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2)和药物阻体结构(3),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2)和药物阻体结构(3)为一体式的方式安装在一起,药物阻体结构(3)安装在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2)的内部下方,药物阻体结构(3)将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2)的内部分为两个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2)是由九部分结构所组成:手持柄体(4)、药物存储腔(5)、药物扩散腔(6)、药物按压涂抹球(7)、注药管口(8)、挤压盘(9)、挤压杆(10)、漏药槽(11)和吻合凸起(12),手持柄体(4)是采用圆制成的药棒,手持柄体(4)的分别开设有药物存储腔(5)和药物扩散腔(6),药物存储腔(5)和药物扩散腔(6)被药物阻体结构(3)阻隔分离,药物扩散腔(6)的区域上卡置固定有药物按压涂抹球(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柄体(4)的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注药管口(8),注药管口(8)上设置有单向阀结构,注药管口(8)与药物存储腔(5)相连通,药物存储腔(5)的内部上方位置设置有挤压盘(9),挤压盘(9)的上方表面与挤压杆(10)的下端相连,挤压杆(10)的上端凸出手持柄体(4),挤压杆(10)是采用‘t’字型支持的杆体。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盘(9)的外围开设有若干个漏药槽(11),漏药槽(11)是采用‘u’字型开设的通槽,漏药槽(11)的下方垂直位置设置有吻合凸起(12),吻合凸起(12)设置在药物存储腔(5)的内侧内壁位置,药物存储腔(5)与漏药槽(11)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阻体结构(3)是由六部分结构所组成:分阻板体(13)、单向沉孔(14)、堵塞盘(15)、传动杆(16)、贴合滚动体(17)和复位弹簧(18),分阻板体(13)设置在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2)的内部位置,分阻板体(1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单向沉孔(14),单向沉孔(14)上贴合设置有堵塞盘(15),堵塞盘(15)的下方表面与传动杆(16)的上端相连,传动杆(16)的下端与贴合滚动体(17)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滚动体(17)是采用扇形制成的贴合罩,贴合滚动体(17)设置在药物按压涂抹球(7)的上方位置,贴合滚动体(17)的上方位置设置有复位弹簧(18),复位弹簧(18)设置在传动杆(16)的外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内科临床用穴位按摩药棒,包括内科临床按摩药棒,所述内科临床按摩药棒主要是由两部分主结构所组成: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和药物阻体结构,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和药物阻体结构为一体式的方式安装在一起,药物阻体结构安装在药棒及其挤压药物结构的内部下方。本技术内科临床按摩药棒的内部安装有药物阻体结构,药物阻体结构为可控的单向结构,该药物阻体结构可以在本药棒不使用的时候阻挡药物的渗透,防止药物不断的涌出体外的情况,而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按压药物阻体结构即可完成药物的渗透,该方式不需要多余的步骤即可完成药物的渗透,可以更为优异的贴合按摩药棒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文颖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