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部透光的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22203发布日期:2023-06-01 02:0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属于消毒,涉及一种托盘,特别是一种底部透光的托盘。


背景技术:

1、由于部分致病细菌或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能够附着在物品的外表面及物品包装物的外表面并存活一段时间,随着物品的流通造成疫情传播,为了防止因物品流通导致的疫情扩散,在物品流通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无包装物品的外表面、物品包装物的各个外表面进行消毒,目前对物品外表面、物品包装物外表面的消毒有喷洒消毒剂消毒、红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等手段。

2、现有技术中,利用紫外线对物体或其外包装物的外表面进行照射消毒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一般需要对每个物体的外表面或其外包装物的所有外表面进行紫外线照射。

3、通常情况下,大件的物品可以直接放置在消毒设备中进行消毒,为了方便取放物品,部分物品需要放在托盘上或周转箱内再放入消毒设备中进行消毒,如小件物品,如手机、饰品、水果等。

4、特别是在紫外线消毒设备采用辊筒输送机传送待消毒物品进行批量消毒时,更需要利用托盘或周转箱。辊筒输送机的传送部件包含若干个辊筒,待消毒物品放置于辊筒上。使用辊筒输送机输送时,由于相邻辊筒之间存在间隙,部分物品如体积小的物品(如水果、信件、书籍、手机等)、形状不平整的物品等容易从间隙掉落或卡在间隙中,则需放在托盘上或周转箱内再由辊筒输送机输送进行消毒,还有一些不适合直接放置在辊筒上的物品也需要放置在托盘上进行输送。

5、现有的托盘或周转箱底部有密闭或镂空两种形式,一般托盘或周转箱的材质为塑料或金属、陶瓷等不易透过消毒用的紫外线的物质。其中底部密闭托盘的结构一般为一个盘子,四周向上折起围合成一个盘围,其底部及盘围一般采用不锈钢、陶瓷、塑料或搪瓷制成,与物品接触的底部是不透光的,在进行光辐射消毒时,托盘底部不透光,托盘内物品的底部外表面无法受到紫外线照射,导致消毒不彻底,达不到消毒效果。

6、因此,相对来讲,底部镂空的托盘或周转箱更适合用于紫外线消毒场合中。镂空的托盘也常见用于消毒柜中。

7、在此以镂空的托盘为例,镂空的托篮其底部和侧面大多是网格状,所装的物品要与网格的大小相适应。网格太大不适合装体积较小的物品,容易导致物品漏出或掉落。体积小的物品适用细密的网格。

8、紫外线消毒场合中,如果为了避免体积小的物品漏出而采用较为细密的网格,其细密的网格线将阻挡较多的紫外线,由于在紫外线消毒的时候,物品一般是静置在托盘上的,其与托盘之间无相对位移,由于网格线的存在,物品底部的部分外表面特别是与托篮底部网格线贴合的部分面积可能始终得不到照射,使被消毒物品底面不能被彻底消毒,依然存在传播细菌和病毒的风险。即使托篮的底部采用较大的网格状,能增大物品底部外表面受紫外线照射的面积,但物品底部外表面与网格线直接贴合的部分依然得不到照射,同样存在被消毒物品的底部外表面未被彻底消毒而导致传播细菌和病毒的风险。

9、石英玻璃可以透过紫外线,但其价格昂贵,整个盘体采用石英玻璃制作的托盘价格比较高昂。

10、因此,需要一种底部能透过紫外线以对物品底部外表面进行充分紫外线照射、消毒效果好、可避免物品漏出或掉落又成本相对较低的托盘以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底部透光的托盘,其底部可透过紫外线,使物品底部的外表面或其外包装物底部的外表面也能受到辐照,克服现有托盘中底部的外表面或其外包装物底部的外表面无法得到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技术问题。

2、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是:一种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托盘本体,第一托盘本体包含第一底框和与第一底框连接并高出第一底框的第一围框,第二托盘本体包含第二底框和与第二底框连接并高出第二底框的第二围框,第一底框与第二底框对应位置内部挖空;还包含底板,底板覆盖在第一底框内部挖空部分上;第二托盘本体套设在第一托盘本体内部,第二底框压紧底板或者通过柔性垫片压紧底板,第二托盘本体与第一托盘本体之间锁紧,第一托盘本体、第二托盘本体和底板构成托盘,所述底板为可透过紫外线的透光板。

3、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还可以具体为以下技术特征:

4、1.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底框上。

5、2.所述底板为分片组合式底板,所述底板由若干个底板分片组合而成。

6、3.所述第一底框内侧设有凹陷台,所述底板镶嵌在凹陷台上。

7、4.所述底板两端架设并固定在第一底框上。

8、5.所述第一底框上设置与底板分片数量和尺寸对应的槽用于架设和镶嵌底板分片。

9、6.所述可透过紫外线的透光板为石英玻璃板。

10、7.所述第一围框和第二围框的顶部边缘至少两处对应位置同时向外部延伸形成凸缘,第一围框和第二围框的凸缘之间锁紧。

11、8.所述第二底框压紧底板或者通过柔性垫片或压条或垫块压紧底板。

12、9.所述第一托盘本体与第二托盘本体为上宽下窄的倒圆锥台形,且其形状与尺寸相同。

13、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二是:

14、一种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托盘本体和底板,托盘本体包含底框和与底框连接并高出底框的围框,底框内部挖空,底板覆盖在底框内部挖空部分上;底板固定在底框上,所述底板为可透过紫外线的透光板。

15、进一步地,底板采用镶嵌、压紧、锁紧、粘贴、磁吸的方式固定在底框上。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托盘,其具有如下优点:

17、1.托盘底部采用可透过紫外线的透光板,如石英玻璃板,可透过大部分紫外线,紫外线能够透过托盘底板对盘内物品底部外表面进行消毒,避免物品底部外表面被密闭的托盘底面或网格线遮挡无法受到紫外线充分照射的情况,克服现有技术中待消毒物品底部外表面照射不到的不足,实现对物品底部外表面的全方位消毒,提高消毒效果;

18、2.底板采用分片式设计,避免采用大块整片的板材制造底板,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19、3.底板采用分片式设计,维护时可仅对受损的分片进行更换,而不需要对整片底板进行更换,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个托盘本体,第一托盘本体(1)包含第一底框(11)和与第一底框连接并高出第一底框的第一围框(12),第二托盘本体(2)包含第二底框(21)和与第二底框连接并高出第二底框的第二围框(22),第一底框(11)与第二底框(21)对应位置内部挖空;还包含底板(3),底板(3)覆盖在第一底框内部挖空部分(13)上;第二托盘本体(2)套设在第一托盘本体(1)内部,第二托盘本体(2)与第一托盘本体(1)之间锁紧,第一托盘本体(1)、第二托盘本体(2)和底板(3)构成托盘(100),所述底板(3)为可透过紫外线的透光板,所述底板(3)为分片组合式底板,所述底板由若干个底板分片(31)组合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底框(1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框(11)内侧设有凹陷台,所述底板(3)镶嵌在凹陷台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两端架设并固定在第一底框(1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过紫外线的透光板为石英玻璃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框(21)压紧底板(3)或者通过柔性垫片或压条或垫块压紧底板(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本体(1)与第二托盘本体(2)为上宽下窄的倒圆锥台形,且其形状与尺寸相同。

8.一种底部透光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托盘本体和底板,托盘本体包含底框和与底框连接并高出底框的围框,底框内部挖空,底板覆盖在底框内部挖空部分上;底板固定在底框上,所述底板为可透过紫外线的透光板。


技术总结
一种底部透光的托盘,包含两个套设的托盘本体,托盘本体包含底框和与底框连接并高出底框的围框,底框内部挖空;还包含底板,底板覆盖在下底框内部挖空部分上;两个托盘本体之间锁紧,两个托盘本体和底板构成托盘,所述底板为透光板,可以广泛应用在可以广泛应用在医用器具、药品、食品消毒、信件、衣物、小件行李、生活用品等物品的消毒领域,如紫外线消毒、红外线消毒、电子辐射消毒等领域。实现对物品的全方位消毒,防止致病微生物传染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徐韬,朱家国,朱良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福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