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直肌分离训练器

文档序号:35730665发布日期:2023-10-14 18:48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直肌分离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腹直肌分离训练器。


背景技术:

1、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居腹直肌鞘内,为上宽下窄的带形多腹肌,是人体的重要肌肉组织;妊娠时,尤其是到了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使腹壁扩张延伸,腹内压力增高,两侧的腹直肌会从腹中线--也就是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即造成腹直肌分离问题,腹直肌分离容易造成腰酸背痛、内部器官移位、尿失禁等等危害,所以妇女产后的腹直肌分离的康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2、现有的康复设备一般是通过电刺激康复的,例如在已公开的论文“[1]张静,李宏伟.电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5):2.”中已经记载了,采用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能够有效缩短腹直肌分离距离,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另外,在另一篇论文“[1]许舒冉,霍雨艳.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分析[j].科技视界,2021.”中,记载了电刺激联合腹式呼吸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治疗效果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且对患者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疗效好、疗程较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还有,在已公开专利“一种产后腹直肌修复仪”(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129199.4)中记载了通过在仪器主体上设置贴设于人体的微电贴片可发射电信号对人体进行按摩。

3、但是,现有的康复训练器一般用于被动电刺激,与患者主动运动的结合效果不好,在康复运动过程中,训练器的稳定性不足,获得的辅助效果不足。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直肌分离训练器,旨在解决现有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与患者主动运动的结合不好,在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无法达到良好的辅助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包括控制部件、定位部件和多个电刺激部件,所述电刺激部件一端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另一端贴附在皮肤上,用于向所贴附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电刺激部件连接;所述定位部件环绕固定在患者的腰部,用于固定所述电刺激部件。

4、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电刺激部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电极片和至少两个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贴附在患者的脐上位置;所述第二电极片贴附在患者的脐下位置。

5、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壳体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四个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的连接端头;所述电刺激部件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导线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片连接;所述第二导线一端与所述连接端头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片连接。

6、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线的连接和断开,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线的连接和断开;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所述第一按键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启闭;所述第二按键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的启闭。

7、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铰接,用于盖合所述控制面板;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工作状态。

8、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用于发出声音信号的声音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电流大小的强度调节模块,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与所述声音模块相对的位置设有多个穿孔;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切换按键和调节按键,所述切换按键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用于控制仅开启所述声音模块或者仅开启所述强度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按键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用于控制所述声音模块的输出音量和所述强度调节模块的输出强度。

9、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模式选择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工作模式;所述控制部件包括模式选择按键,所述模式选择按键设置在所述控制面板上,用于控制所述模式选择模块的启闭。

10、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连接带和绑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连接带包括相互背离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绑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另一端绕过患者的腰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11、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连接带包括与所述绑带连接的毛面贴片,以及与所述毛面贴片粘接连接的刺面贴片,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设置在所述毛面贴片和所述刺面贴片之间。

12、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片上设有第一导电水凝胶层;所述第二电极片上设有第二导电水凝胶层。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作为辅助康复工具,在患者进行主动呼吸运动时结合使用,具体来说,患者先将电刺激部件贴附在皮肤上,并将定位部件环绕固定在腰部,以固定电刺激部件;训练过程中,控制部件控制电刺激部件输出电刺激信号,使得患者可以感受到刺激部位,刺激患者的肌肉进行被动收缩,以达到训练效果,而且患者的腹部收缩运动或者患者呼吸而使腹部位置有所起伏时,电刺激部件也会移动,但是通过定位部件的约束,使电刺激部件的移动轨迹与患者的腹直肌的移动轨迹同步,从而减少电刺激部件偏移或者滑脱几率,稳定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保持相对患者的腹直肌位置不变的位置输出电信号,进行准确的、高效的康复训练;总的来说,增加了电刺激部件使用时的稳定性,有利于达到更好的辅助康复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部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电极片和至少两个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贴附在患者的脐上位置;所述第二电极片贴附在患者的脐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壳体和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至少四个与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的连接端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第一开关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线的连接和断开,所述第二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线的连接和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铰接,用于盖合所述控制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用于发出声音信号的声音模块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的电流大小的强度调节模块,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与所述声音模块相对的位置设有多个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模式选择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的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连接带和绑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连接;所述连接带包括相互背离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绑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另一端绕过患者的腰部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包括与所述绑带连接的毛面贴片,以及与所述毛面贴片粘接连接的刺面贴片,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设置在所述毛面贴片和所述刺面贴片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上设有第一导电水凝胶层;所述第二电极片上设有第二导电水凝胶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腹直肌分离训练器,其中,包括控制部件、定位部件和多个电刺激部件,所述电刺激部件一端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另一端贴附在皮肤上,用于向所贴附位置输出电刺激信号;所述定位部件与所述电刺激部件连接;所述定位部件环绕固定在患者的腰部,用于固定所述电刺激部件。腹直肌分离患者的康复过程主要靠主动运动,以本申请公开的腹直肌分离训练器的电刺激为辅助,帮助使用过程中通过定位部件固定住电刺激部件,可以减少患者运动过程中电刺激部件移位或者脱落的几率,提高稳定性,以获得更好的辅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许卓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