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4017发布日期:2023-05-05 12:50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受伤通常指身体受到损伤,在生活工作中常常因为各种意外导致身体损伤。例如运动训练中肌肉的拉伤,工作岗位上被机器设备弄伤,军事战争、交通事故、斗殴中都会发生受伤。烧伤在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受伤,主要是指由于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为烧伤。比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对于人体局部烧伤的患者而言,医护人员需要使用隔空保护架将患者肢体的烧伤部位与外界维持隔空的状态,以防止患者身体的烧伤部位与外界物体相接触进而对患者的烧伤部位造成摩擦、挤压、剪切等二次伤害,不利于烧伤患者的康复。

2、但是目前的隔空保护架一般为硬质架体,用于罩设在床上,对患者的肢体进行遮挡,用于保护患者隐私和避免患者烧伤部位与外接物品产生接触或摩擦,但是该硬质架体只适用于躺在床上的患者使用,为了避免衣服对烧伤部位的摩擦,烧伤患者一般不穿着衣物,因此为了避免隐私暴露,有行动能力的患者也只能躺在病床上,不能外出,这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避免患者受伤部位与外界物品产生接触或摩擦的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包括两个相配合的塑料板,两个所述塑料板通过软质弹性件相连,两个所述塑料板的边缘处均固定设置有u形的第一气囊,两个所述第一气囊的两端均通过长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第一气囊、长度调节机构和软质弹性件围成用于容纳受伤部位的空间,所述塑料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患者相连的连接机构。

4、采用上述方案,本方案是针对于上半身烧伤的患者使用,对于下半身烧伤的患者,可以在本方案的基础上做适应性调整后也适用;对于上半身躯干受伤(包括但不限于烧伤)的患者,例如背部局部烧伤的患者使用时,可以先根据患者的上半身的长度通过长度调节机构调节两个塑料板之间的长度,调整好之后,将第一气囊与患者未受伤部位相接处,使患者的受伤部位处于第一气囊与塑料板之间的间隙内,然后通过连接机构将隔空保护装置与患者相连。然后患者在隔空保护装置外面再穿上衣服即可外出活动,衣服只会与塑料板和软质弹性件接触,不会接触到患者受伤部位,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有利于患者恢复,使用本装置后,患者也不用再使用硬质保护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囊为非弹性气囊。

6、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第一气囊为非弹性材料制备而成,充胀后的长度宽度一定,不可收缩或胀大。

7、作为优选,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气囊之间的布袋,所述布袋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数个褶皱,所述布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气囊固定连接,所述布袋的中部与软质弹性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布袋内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中部与布袋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为弹性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上固定设置有充放气阀,所述充放气阀远离第二气囊的一端设置在布袋外,且充放气阀与布袋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长度调节机构的背面均设置有长度固定机构。

8、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使两个塑料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时,通过充放气阀向第二气囊内充气,由于第二气囊为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向第二气囊内充气时第二气囊会胀大,但是由于布袋宽度一定,长度不一定,因此第二气囊的最大宽度为布袋的宽度,因此第二气囊只能在布袋内沿长度方向胀大,将褶皱撑开,使布袋的长度变长,同时软质弹性件也被拉长,从而使两个塑料板之间的间距增大,同理当需要缩短两个塑料板之间的距离时,通过充放气阀使第二气囊内的气体减少即可,以此可以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隔空保护的面积,当长度调节好后,通过长度固定机构将长度固定,避免将隔空保护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时,对布袋产生拉扯,导致长度变化。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气囊的尺寸与布袋的尺寸匹配。

10、作为优选,所述长度固定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塑料板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带和第四连接带,所述第三连接带上设置有与第四连接带相配合的日字扣。

11、采用上述方案,当长度调节好后,通过日字扣将第三连接带与第四连接带相连,将长度固定。

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塑料板远离软质弹性件的一端的两个第一连接带,另一个塑料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带,其中一个第二连接带上设置有与另一个第二连接带相配合的日字扣,两个第二连接带上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带相配合的日字扣,所述软质弹性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相配合的固定带。

13、采用上述方案,以患者背部有烧伤为例,将第一气囊罩设在受伤部位周围,先将两个第二连接带通过日字扣相连,将其中一块塑料板的位置固定,然后将两个第一连接带从患者肩部绕到患者腹部通过日字扣与两个第二连接带相连,然后将两个固定带相连并打上活结,对其进行辅助固定。

14、作为优选,所述软质弹性件为弹力绷带,所述弹力绷带上设置有数个透气孔。

1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透气孔保证隔空保护装置的透气性,避免空气不流通,影响患者伤口恢复。

16、作为优选,所述塑料板上设置有数个透气孔。

1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透气孔保证隔空保护装置的透气性,避免空气不流通,影响患者伤口恢复。

18、作为优选,所述塑料板上设置有与患者肩颈部形状相配合的弧形槽。

1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弧形槽使其贴合患者肩颈部的形状。

2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方案是针对于上半身躯干烧伤或受其他伤的患者使用,对于下半身或四肢受伤的患者,可以在本方案的基础上做适应性调整后也适用;

22、2.对于上半身躯干受伤(包括但不限于烧伤)的患者,例如背部局部烧伤的患者使用时,可以先根据患者的上半身的长度通过长度调节机构调节两个塑料板之间的长度,调整好之后,将第一气囊与患者未受伤部位相接处,使患者的受伤部位处于第一气囊与塑料板之间的间隙内,然后通过连接机构将隔空保护装置与患者相连。然后患者在隔空保护装置外面再穿上衣服即可外出活动,衣服只会与塑料板和软质弹性件接触,不会接触到患者受伤部位,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有利于患者恢复,使用本装置后,患者也不用再使用硬质保护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配合的塑料板(13),两个所述塑料板(13)通过软质弹性件(7)相连,两个所述塑料板(13)的边缘处均固定设置有u形的第一气囊(1),两个所述第一气囊(1)的两端均通过长度调节机构(4)相连,所述第一气囊(1)、长度调节机构(4)和软质弹性件(7)围成用于容纳受伤部位的空间,所述塑料板(13)上设置有用于与患者相连的连接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1)为非弹性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调节机构(4)包括设置在两个第一气囊(1)之间的布袋(12),所述布袋(1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数个褶皱,所述布袋(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气囊(1)固定连接,所述布袋(12)的中部与软质弹性件(7)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布袋(12)内设置有第二气囊(11),所述第二气囊(11)的中部与布袋(1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11)为弹性气囊,所述第二气囊(11)上固定设置有充放气阀(8),所述充放气阀(8)远离第二气囊(11)的一端设置在布袋(12)外,且充放气阀(8)与布袋(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长度调节机构(4)的背面均设置有长度固定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囊(11)的尺寸与布袋(12)的尺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固定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塑料板(13)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带(15)和第四连接带(14),所述第三连接带(15)上设置有与第四连接带(14)相配合的日字扣(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塑料板(13)远离软质弹性件(7)的一端的两个第一连接带(2),另一个塑料板(13)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带(5),其中一个第二连接带(5)上设置有与另一个第二连接带(5)相配合的日字扣(6),两个第二连接带(5)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与两个第一连接带(2)相配合的日字扣(6),所述软质弹性件(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相配合的固定带(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弹性件(7)为弹力绷带,所述弹力绷带上设置有数个透气孔(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13)上设置有数个透气孔(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13)上设置有与患者肩颈部的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槽(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受伤部位隔空保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两个相配合的塑料板,两个所述塑料板通过软质弹性件相连,两个所述塑料板的边缘处均固定设置有U形的第一气囊,两个所述第一气囊的两端均通过长度调节机构相连,所述第一气囊、长度调节机构和软质弹性件围成用于容纳受伤部位的空间,所述塑料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患者相连的连接机构,使用本技术时衣服或其他外界物品只会与塑料板和软质弹性件接触,不会接触到患者受伤部位,避免了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有利于患者恢复,使用本装置后,患者也不用再使用硬质保护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兰,蒋丹,郭鱼,李胜,朱澳博,高智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亚兰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