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装置及内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6898发布日期:2023-08-14 06:5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装置及内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具体涉及一种内窥装置及内窥系统。


背景技术:

1、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2、复用内窥镜结构复杂,很难彻底清洗和消毒。据相关研究显示,内窥镜在医疗器械交叉感染风险排行榜中位列第一,70%以上的内窥镜存在无法彻底灭菌的问题,接近四分之三的常用内窥镜被细菌污染。由此内窥镜的使用安全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内窥镜购置成本高、使用寿命短、周转频率低、消毒难以及维修成本高等因素,一次性内窥镜在多个领域相比于传统重复使用的内窥镜更为经济。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内窥镜市场还会扩展,内窥镜“耗材化”已是趋势。

3、虽然随着一次性内窥镜的广泛应用,诊疗成本的确有了显著的下降,但是现有技术当中的一次性内窥镜制造成本长久以来居高不下,在完成诊疗之后直接将一次性内窥镜丢弃,依然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内窥镜由于制造成本高昂,导致其使用丢弃后会造成较大浪费的缺陷。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装置,包括:

3、成像件,所述成像件适于形成图像;

4、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成像件间隔设置;

5、插管件,所述插管件设置于所述成像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所述插管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6、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上,与所述成像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适于与外接电源连接;

7、其中,所述内窥装置具有所述第一连接件在外力的带动下带动所述插管件和成像件朝向人体孔腔方向运动的介入状态,在所述介入状态下,所述成像件对所述人体空腔内成像。

8、可选地,上述的内窥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插管件内,所述支撑件适于对所述插管件的外壁面提供沿所述插管件径向方向向外的支撑力。

9、可选地,上述的内窥装置,

10、所述支撑件贴合所述插管件的侧壁设置;和/或

11、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插管件侧壁一体成型。

12、可选地,上述的内窥装置,还包括导线,所述插管件成型为具有容纳所述导线的容纳空腔的管状结构,所述成像件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13、可选地,上述的内窥装置,所述成像件为摄像机或照相机。

14、可选地,上述的内窥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插管件远离所述成像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5、可选地,上述的内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手持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手持部。

16、可选地,上述的内窥装置,还包括照明件,所述照明件设置于所述插管件靠近所述成像件一端,所述照明件适于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17、一种内窥系统,包括上述的内窥装置。

18、可选地,上述的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装置适于显示成像件所形成的图像。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装置,包括成像件、第一连接件、插管件以及控制电路,成像件适于形成图像,第一连接件与成像件间隔设置,插管件设置于成像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插管件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控制电路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与成像件电性连接,控制电路适于与外接电源连接,其中,内窥装置具有第一连接件在外力的带动下带动插管件和成像件朝向人体孔腔方向运动的介入状态,在介入状态下,成像件对人体空腔内成像。传统的一次性内窥镜其芯片设置在插管的一端,在每次进行诊疗之后都需要把带有芯片的插管丢弃,这无疑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提高了成本。

21、该结构的内窥装置将第一连接件与成像件间隔设置,并将插管件设置在成像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插管件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最后将控制电路设置在第一连接件内,在使用该结构的内窥装置对患者进行诊疗之后只需要丢弃成像件以及插管件部分,包含芯片的控制电路则设置在循环使用的一端,因其并未进入患者的身体内部,所以仅需要进行简单的医疗消毒即可继续使用,芯片的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一次性内窥镜的丢弃端造成的浪费,也减少了生产一次性耗材部分所需要的资源。

2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设置于插管件内,支撑件适于对插管件的外壁面提供沿插管件径向方向向外的支撑力。由于内窥镜的工作环境为人体的各处孔腔,而孔腔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柔性的插管件在进入曲折的人体孔腔之后容易发生弯曲甚至弯折,弯折的插管件则会降低内窥镜的插入效率,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该结构的内窥装置,通过在插管件内设置插管件的外壁面提供沿插管件径向方向向外的支撑力的支撑件,可以使得插管件的抗弯折性能得到提升,降低了其在异形的人体孔腔内发生弯折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内窥装置的插入效率。

2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窥装置,还包括照明件,照明件设置于插管件靠近成像件一端,照明件适于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人体孔腔内能见度是非常低的,内窥镜如果仅靠成像件对探视的部位进行成像容易出现成像不清的情况。该结构的内窥装置通过在靠近成像件的一端设置照明件,可以使得其在进入人体空腔之后对需要探视的部位进行照明,从而成像件可以更清晰地对该部位进行成像,进而获得更好的诊疗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插管件(3)内,所述支撑件适于对所述插管件(3)的外壁面提供沿所述插管件(3)径向方向向外的支撑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线,所述插管件(3)成型为具有容纳所述导线的容纳空腔的管状结构,所述成像件(1)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件(1)为摄像机或照相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二连接件(4)设置于所述插管件(3)远离所述成像件(1)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具有第一手持部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4)具有第二手持部(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件,所述照明件设置于所述插管件(3)靠近所述成像件(1)一端,所述照明件适于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9.一种内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中所述的内窥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内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显示装置适于显示成像件(1)所形成的图像。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装置及内窥系统,内窥装置包括成像件、第一连接件、插管件以及控制电路,成像件适于形成图像,第一连接件与成像件间隔设置,插管件设置于成像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插管件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控制电路设置于第一连接件上,与成像件电性连接,控制电路适于与外接电源连接,其中,内窥装置具有第一连接件在外力的带动下带动插管件和成像件朝向人体孔腔方向运动的介入状态,在介入状态下,成像件对人体空腔内成像。在使用该结构的内窥装置对患者进行诊疗之后只需要丢弃成像件以及插管件部分,芯片的循环使用减少了一次性内窥镜的丢弃端所造成的浪费以及生产一次性耗材部分所需要的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闯,姜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宏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