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颌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8376发布日期:2023-04-20 04:5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牙颌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牙齿正畸,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美观牙的牙颌模型。


背景技术:

1、由于美观、便捷以及利于清洁等优点,以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隐形壳状牙齿矫治器越来越受欢迎。通常,利用壳状牙齿矫治器进行牙齿正畸治疗,需要一系列逐次的壳状牙齿矫治器,每一个这些壳状牙齿矫治器容纳牙齿的空腔的几何形态与对应矫治步所希望达到的牙齿布局基本匹配。

2、对于接受隐形矫治的患者,很多都存在单个或多个牙位出现空缺的情况,而由于隐形壳状牙齿矫治器存在透明、无遮挡特点,这种牙齿的空缺,特别是前牙牙位牙齿的空缺,容易导致接受隐形矫治的患者在日常交际过程中暴露出缺牙空隙,而造成不美观的问题,从而影响患者的信心和对隐形矫治的接受度,因而,针对牙齿的空缺,特别是前牙牙位牙齿的空缺,目前普遍采用在隐形壳状牙齿矫治器内佩戴对应牙位的、与患者牙齿颜色接近的多层树脂牙,也称之美观牙,以便患者佩戴该隐形壳状牙齿矫治器后,不会暴露患者的缺牙间隙,以达到美观的目的。

3、现有技术中,对于患者存在空缺牙位,需要在矫治器内佩戴对应牙位的美观牙,其普遍采用如下过程:

4、首先,根据空缺牙齿的牙位,获取与缺失牙同名牙位的多层树脂的美观牙;

5、然后,对获取的多层树脂的美观牙进行手工打磨,打磨后填蜡固定到压膜前的牙颌模型对应空缺牙位上,并对其压膜、切割、撬膜后得到矫治器,此时矫治器中没有美观牙,需要将制作好的矫治器与美观牙一同发出,由医生或患者自己佩戴。

6、然而,上述方案存在如下缺点:

7、1、上述方案中美观牙通过人工手工制作获得,工艺要求较高,而且往往是根据空缺牙位的大小制作标准形态的美观牙,其美观牙的形态不会随着矫治过程中相邻牙齿与对颌牙齿的状态改变而相应的变化,这样随着矫治过程的进行,相邻或对颌牙齿随着移动可能会对美观牙造成碰撞挤压,容易造成患者的不适,从而影响矫治目标的实现,或者相邻牙随着移动使得其与美观牙之间形成较大缝隙而无法达到美观的目的。

8、2、上述方案需要将获取的美观牙固定到牙颌模型压膜后撬膜,并且撬膜后的美观牙不在矫治器内,医生或患者在佩戴时再将美观牙佩戴于矫治器内,一来工艺流程复杂,二来撬膜过程中容易造成美观牙的损坏,需要重新制作美观牙再与矫治器一同发给医生或患者,从而不仅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可能会延长矫治器的交付时间;

9、3、上述方案中,美观牙佩戴于矫治器时没有对其采取固位措施,这样美观牙可能会因为隐形矫治器形变和口腔活动导致松动脱落,容易发生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牙颌模型,以实现一种可方便可靠地用于制作具有形态可随矫治过程目标牙齿布局动态变化的美观牙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的牙颌模型。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颌模型,包括一系列用于制备渐进实施矫治计划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的阶段牙颌模型,每个阶段牙颌模型包括根据各矫治阶段的目标牙齿布局对应生成的牙颌模型本体以及至少一个根据各矫治阶段的目标牙齿布局对应空缺牙位分别生成的美观牙,所述美观牙与所述牙颌模型本体之间通过易分离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以在受到大于预定值的力施加时使得所述美观牙脱离所述牙颌模型本体,并且,所述美观牙上具有第一限位部,以便根据所述阶段牙颌模型得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上相应形成凹凸匹配的第二限位部,以在所述美观牙脱离所述牙颌模型本体时保持固定于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内。

3、可选地,所述易分离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空隙或切口,以减小连接所述美观牙与模型本体之间的连接部的机械强度。

4、可选地,所述易分离的连接部由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桥接所设置的空隙或切口形成,以当大于预定值的力施加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断裂,从而使得所述美观牙与牙颌模型本体的分离。

5、可选地,所述易分离的连接部为薄层网格镂空结构。

6、可选地,所述薄层网格镂空结构的易分离的连接部层厚为0.1mm-0.3mm,网格间距为1mm-5mm。

7、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为支柱结构。

8、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中至少部分支柱结构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孔,以降低相应支柱结构的机械强度。

9、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中至少部分为空心支柱。

10、可选地,所述空心支柱的支撑结构侧壁上间隔设置若干贯穿侧壁厚度方向的凹状切口,以在大于预定值的力施加到所述空心支柱时,从所述若干凹状切口处断裂。

11、可选地,当所述易分离的连接部仅具有一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美观牙一侧的截面轮廓与所述美观牙的牙龈侧的截面轮廓大致相同,且呈环状。

12、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牙颌模型,能够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牙颌模型针对患者各矫治阶段的目标牙齿布局得到针对空缺牙位的美观牙形态,各矫治阶段的美观牙的形态随着矫治过程中相邻牙齿与对颌牙齿的状态改变而相应的变化,与各矫治阶段的矫治目标相适应,不会由于相邻或对颌牙齿的移动造成对美观牙的碰撞挤压,便于矫治目标的实现。

14、2、本实用新型牙颌模型通过在美观牙与牙颌模型本体之间设置易分离的连接部,使得在对牙颌模型本体脱模时,易于将美观牙从牙颌模型本体脱离,而不会造成美观牙的损坏,便于后续对美观牙的使用。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牙颌模型的美观牙上设置第一限位部,从而在压膜后的壳状矫治器内形成与之凹凸匹配的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作用使得美观牙可牢固地保持在壳状牙齿矫治器内,在脱模时美观牙仅与牙颌模型本体分离而不会从壳状牙齿矫治器内脱离,并在后续的佩戴过程中,由于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的固位作用,美观牙不会因为隐形矫治器形变和口腔活动松动脱落,避免发生医疗事故。



技术特征:

1.一种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系列用于制备渐进实施矫治计划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的阶段牙颌模型,每个阶段牙颌模型包括根据各矫治阶段的目标牙齿布局对应生成的牙颌模型本体以及至少一个根据各矫治阶段的目标牙齿布局对应空缺牙位分别生成的美观牙,所述美观牙与所述牙颌模型本体之间通过易分离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以在受到大于预定值的力施加时使得所述美观牙脱离所述牙颌模型本体,并且,所述美观牙上具有第一限位部,以便根据所述阶段牙颌模型得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上相应形成与之凹凸匹配的第二限位部,以在所述美观牙脱离所述牙颌模型本体时保持固定于所述壳状牙齿矫治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分离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空隙或切口,以减小连接所述美观牙与模型本体之间的连接部的机械强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分离的连接部由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桥接所设置的空隙或切口形成,以当大于预定值的力施加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断裂,从而使得所述美观牙与牙颌模型本体的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分离的连接部为薄层网格镂空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网格镂空结构的易分离的连接部层厚为0.1mm-0.3mm,网格间距为1mm-5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为支柱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中至少部分支柱结构上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孔,以降低相应支柱结构的机械强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中至少部分为空心支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支柱的支撑结构侧壁上间隔环绕设置若干贯穿侧壁厚度方向的凹状切口,以在大于预定值的力施加到所述空心支柱时,从所述若干凹状切口处断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颌模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易分离的连接部仅具有一个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美观牙一侧的截面轮廓与所述美观牙的牙龈侧的截面轮廓大致相同,且呈环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牙颌模型,包括一系列用于制备渐进实施矫治计划的壳状牙齿矫治器的阶段牙颌模型,每个阶段牙颌模型包括根据各矫治阶段的目标牙齿布局对应生成的牙颌模型本体以及至少一个根据各矫治阶段的目标牙齿布局对应空缺牙位分别生成的美观牙,所述美观牙与牙颌模型本体之间通过易分离的连接部固定连接,以在受到大于预定值的力施加时使得美观牙脱离牙颌模型本体,并且,所述美观牙上具有第一限位部,以便根据阶段牙颌模型得到的壳状牙齿矫治器上相应形成与之凹凸匹配的第二限位部,以在美观牙脱离牙颌模型本体时保持固定于壳状牙齿矫治器内,利用本技术,可方便可靠地制备出具有形态随矫治过程动态变化的美观牙的壳状矫治器。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磊,姚峻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