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雾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3367发布日期:2023-09-13 20:4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雾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护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雾护目镜。


背景技术:

1、护目镜可用于保护眼睛不受强光、沙尘等的伤害或侵入,在低温户外环境下还可以减少眼部冻伤。护目镜的镜框后侧一般会设置有软垫,使用者佩戴护目镜后,该软垫会与使用者的面部抵接,在眼睛的前方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将眼睛完全与外部隔绝。由于上述的密闭空间是不透气的,而眼睛附近的皮肤会自然分泌出汗液和散发出热量,在长时间佩戴后,密闭空间会形成高湿度的空气,当高湿度的空气接触到低温的镜片时就会液化,导致镜片起雾,影响佩戴者的使用。

2、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雾护目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护目镜容易起雾的技术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框、镜片、头带以及软垫,所述头带与镜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镜片固定在镜框上,所述软垫设置于镜框的后侧,形成一个半包围空间,其中,还包括抽吸装置和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吸装置连通,其另一端穿过所述镜框,与所述半包围空间连通;所述镜框上还设置有多个进气孔。

4、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装置;所述镜框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半包围空间和安装槽。

5、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镜框可拆卸连接。

6、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中,所述抽吸装置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排气扇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排气扇电连接。

7、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中,所述镜框的上壁内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镜框的内侧,并位于所述镜片的上方;所述排气通道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镜框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气管道连通。

8、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中,所述头带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抽吸装置固定连接。

9、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中,所述头带上还设置有多个卡扣;多个所述卡扣分别与所述抽气管道卡接。

10、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中,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镜框的底部;所述进气孔的内侧开口设置于所述镜片的下方,其外侧开口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雾护目镜,所述防雾护目镜设置有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通过抽气管道与半包围空间连通,镜框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在使用者佩戴防雾护目镜后,防雾护目镜与面部围合成一个全包围空间,抽吸装置可以抽去空间的空气,带走面部产生的汗液和热量,并通过进气孔输入新鲜空气,让镜片前方和后方的空气温度保持一致,有效地避免镜片起雾。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框、镜片、头带以及软垫,所述头带与镜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镜片固定在镜框上,所述软垫设置于镜框的后侧,形成一个半包围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吸装置和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吸装置连通,其另一端穿过所述镜框,与所述半包围空间连通;所述镜框上还设置有多个进气孔;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装置;所述镜框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槽,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半包围空间和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镜框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排气扇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排气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的上壁内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镜框的内侧,并位于所述镜片的上方;所述排气通道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镜框的外侧,并与所述抽气管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抽吸装置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上还设置有多个卡扣;多个所述卡扣分别与所述抽气管道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置于所述镜框的底部;所述进气孔的内侧开口设置于所述镜片的下方,其外侧开口与所述安装槽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框、镜片、头带以及软垫,所述头带与镜框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镜片固定在镜框上,所述软垫设置于镜框的后侧,形成一个半包围空间,其中,还包括抽吸装置和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吸装置连通,其另一端穿过所述镜框,与所述半包围空间连通;所述镜框上还设置有多个进气孔。佩戴本技术时,防雾护目镜与人面部围合形成一个空间,通过抽吸装置可以将空间中的空气排出,并通过进气孔不断吸入新鲜空气,可以有效避免镜片起雾。

技术研发人员:吴芳圆,张伯活,谢蒲辉,蔡艳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8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