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按摩脚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6949发布日期:2023-08-14 01:0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按摩脚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居家按摩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按摩脚凳。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脚凳一般用于在长时间步行后或者休息脚部时,人坐在在座椅上,将脚部置于脚凳上,对脚部进行支撑放松,这种脚凳一般高度较低,仅能实现对脚部的支撑功能,无法对人的脚部进行放松或被动按摩等功能。

2、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各种类型的电控类型的按摩凳子,通过震动、滚动等方式实现对脚底部的按摩,但是这种设备凳子整体结构复杂,且需要较多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控制,成本较高,一般仅能实现对脚心位置的滚动按摩,无法实现拉筋、脚腕放松等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按摩脚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脚凳仅能实现支撑、或按摩功能单一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多功能按摩脚凳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多功能按摩脚凳,包括两个半月形的立板,立板周面顺次形成为平面部和弧面部,定义平面部位于底部、弧面部位于顶部,两个立板沿左右方向间隔并排对称布置,两个立板之间连接有横板,所述平面部的前后两侧形成供双脚分别踩踏的踩踏段,所述横板与平面部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横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脚掌,横板与平面部之间固定有脚心支撑部,所述脚心支撑部的下表面为向下凸设的弧形面。

4、进一步的,所述脚心支撑部由连接在两个立板之间的圆筒构成。

5、进一步的,所述设定夹角为15°-45°。

6、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立板、圆筒均为木质材质。

7、进一步的,所述横板、圆筒与立板之间通过钉子固定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多功能按摩脚凳,通过两个立板、横板和脚心支撑部的组合设计,形成用于按摩人脚的凳子,在使用时,当平面部贴在地面时,脚部置于横板上,实现支撑放松;当按摩时,将弧面部置于地面上,当脚部放置在脚心支撑部上时,人脚前后移动,控制脚凳绕弧面部前后滚动,能够实现对脚心的按摩,同时能够前后拉伸脚筋;当脚部放置在平面部的两个踩踏部时,控制脚凳绕弧面部左右往复滚动,能够对脚腕部位进行有效放松拉伸。功能性较多,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使用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携带储存方便,仅需要人力自动动作即可,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多功能按摩脚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月形的立板,立板周面顺次形成为平面部和弧面部,定义平面部位于底部、弧面部位于顶部,两个立板沿左右方向间隔并排对称布置,两个立板之间连接有横板,所述平面部的前后两侧形成供双脚分别踩踏的踩踏段,所述横板与平面部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横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脚掌,横板与平面部之间固定有脚心支撑部,所述脚心支撑部的下表面为向下凸设的弧形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按摩脚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心支撑部由连接在两个立板之间的圆筒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按摩脚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夹角为15°-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按摩脚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立板、圆筒均为木质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按摩脚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圆筒与立板之间通过钉子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按摩脚凳,包括两个半月形的立板,立板周面顺次形成为平面部和弧面部,定义平面部位于底部、弧面部位于顶部,两个立板沿左右方向间隔并排对称布置,两个立板之间连接有横板,所述平面部的前后两侧形成供双脚分别踩踏的踩踏段,所述横板与平面部之间具有设定夹角,横板的上表面用于支撑脚掌,横板与平面部之间固定有脚心支撑部,所述脚心支撑部的下表面为向下凸设的弧形面。携带储存方便,仅需要人力自动动作即可,成本较低,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安,郭鑫磊,郭鑫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长安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