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1917发布日期:2023-07-22 14:5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射泵,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


背景技术:

1、注射泵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等构成,具有往复移动的丝杆、螺母,因此也称为丝杆泵。螺母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药液,实现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的液体传输。

2、但是,现有的注射泵在移动时稳定性较差,所以,对于注射速度的控制性较差,同时对于注射泵的固定效果较差,造成整体的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注射泵在移动时稳定性较差,所以,对于注射速度的控制性较差,同时对于注射泵的固定效果较差,造成整体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包括控制底座、注射筒和活塞杆,所述控制底座的顶部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承载座一,顶部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承载座二,所述承载座二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与注射筒相适配的放置槽,所述承载座二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与注射筒相适配的定位弧形板,所述定位弧形板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端与承载座二顶部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紧固环,所述承载座一和承载座二之间竖直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一侧中心处水平设置有一端通过螺套贯穿推动板的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承载座二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载座一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承载座一的一侧安装有输出端通过轴套贯穿承载座一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的延伸端与丝杆的端部传动连接,所述推动板的一侧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通过滑套贯穿推动板与承载座二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承载座一的侧壁连接,所述推动板的一侧与活塞杆的一端接触。

4、优选的,驱动组件包含有通过安装座与承载座一侧壁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套贯穿承载座一与丝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推动板的一侧底部水平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通过滑套贯穿推动板与承载座二的侧壁连接。

6、优选的,所述推动板靠近活塞杆的一侧设置有形状为l形的连接板,连接板的水平段的一端与推动板的侧壁连接,连接板的竖直段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磁铁板,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磁铁片。

7、优选的,所述定位弧形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硅胶垫。

8、优选的,固定板的一侧与侧板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定位弧形板螺栓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通过导杆的设置,推动板在通过丝杆进行传动时沿着导杆的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提高了推动板移动时的稳定性,注射筒与承载座二进行连接时,首先拉起定位弧形板将注射筒放置在承载座二顶部的放置槽内部,松开定位弧形板使得定位弧形板在螺杆的竖直方向进行下落,下落至与注射筒接触,接着转动紧固环,将紧固环与侧板抵紧即可对定位弧形板进行限位,即可对注射筒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连接稳定性,结构合理,提高了推动时的移动稳定性,提高了安装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整体操作的平顺性。

11、本实用新型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推动板在通过丝杆进行传动时沿着导杆的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提高了推动板移动时的稳定性,注射筒与承载座二进行连接时,首先拉起定位弧形板将注射筒放置在承载座二顶部的放置槽内部,松开定位弧形板使得定位弧形板在螺杆的竖直方向进行下落,下落至与注射筒接触,接着转动紧固环,将紧固环与侧板抵紧即可对定位弧形板进行限位,即可对注射筒的位置进行固定,提高连接稳定性,结构合理,提高了推动时的移动稳定性,提高了安装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整体操作的平顺性,通过圆杆的设置,提高了推动板底部移动为稳定性,通过磁铁板的设置,提高了活塞杆与连接板之间的跟随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包括控制底座(1)、注射筒(5)和活塞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底座(1)的顶部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承载座一(3),顶部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承载座二(6),所述承载座二(6)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与注射筒(5)相适配的放置槽,所述承载座二(6)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与注射筒(5)相适配的定位弧形板(11),所述定位弧形板(11)的两侧均通过固定板连接有侧板(8),所述侧板(8)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端与承载座二(6)顶部连接的螺杆(10),所述螺杆(10)的外圈螺纹连接有紧固环(9),所述承载座一(3)和承载座二(6)之间竖直设置有推动板(4),所述推动板(4)的一侧中心处水平设置有一端通过螺套贯穿推动板(4)的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一端与承载座二(6)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载座一(3)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承载座一(3)的一侧安装有输出端通过轴套贯穿承载座一(3)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的延伸端与丝杆(13)的端部传动连接,所述推动板(4)的一侧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导杆(14),所述导杆(14)的一端通过滑套贯穿推动板(4)与承载座二(6)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承载座一(3)的侧壁连接,所述推动板(4)的一侧与活塞杆(7)的一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包含有通过安装座与承载座一(3)侧壁连接的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轴套贯穿承载座一(3)与丝杆(13)的端部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4)的一侧底部水平且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杆(12),所述圆杆(12)的一端通过滑套贯穿推动板(4)与承载座二(6)的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4)靠近活塞杆(7)的一侧设置有形状为l形的连接板,连接板的水平段的一端与推动板(4)的侧壁连接,连接板的竖直段的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磁铁板(15),活塞杆(7)的一端连接有磁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弧形板(11)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硅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的一侧与侧板(8)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定位弧形板(11)螺栓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注射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注射泵在移动时稳定性较差,所以,对于注射速度的控制性较差,同时对于注射泵的固定效果较差,造成整体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一种便于控制注射速度的纳米纤维流体注射泵,包括控制底座、注射筒和活塞杆,控制底座的顶部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承载座一,顶部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承载座二,承载座二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与注射筒相适配的放置槽,承载座二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与注射筒相适配的定位弧形板。本技术结构合理,提高了推动时的移动稳定性,提高了安装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整体操作的平顺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银男,孙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斯宾耐特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