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7724发布日期:2023-06-29 18:3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夹持设备,具体为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中医骨科在临床中常对患者骨折部位采取艾灸治疗,艾灸通过热力将艾绒的药性,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人体内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局部炎性致痛因子吸收,有利于瘀血的消散及肿胀的吸收,从而可加快骨折处的愈合。

2、在艾灸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一般是手持艾条对患者的穴位处进行烟熏和热烤,如果需要对患者同时使用多根艾条,手持就很不方便,现有的中医骨科中使用的临床用夹持装置虽然能对艾条进行夹持,然而现有的中医临床用艾条夹持装置其灵活性较差,且不便于调整夹持装置的位置,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临床用夹持装置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临床用夹持装置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临床用夹持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能够灵活调整夹子的角度位置,并且方便调整夹子的位置高度,便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其包括:

6、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下端部上的三叉支架和贯穿所述支撑柱侧面上的蝶形螺栓,且所述蝶形螺栓同所述支撑柱螺接;

7、夹紧机构,包括夹子、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夹子握柄部上的螺母管和安装在所述螺母管另一端部上的万向管,且所述万向管的两端部分别同所述螺母管与所述蝶形螺栓螺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子夹头部外壁上固定有三叉杆,所述三叉杆的下端上安装有环形框板,所述环形框板的侧面上设置有隔灰框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柱的侧面上环绕有环形框盒,所述环形框盒的内腔中填充有沙子,所述环形框盒的内壁上固定有分隔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柱的侧面上设置有l型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子夹头部内壁上设置有防护垫。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灰框板的外框为磁铁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临床用夹持装置,通过万向管连接不同高度的蝶形螺栓,便于调节夹子的高度,通过万向管自身的弯曲性能,能够灵活调节夹子的角度,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使用夹子夹持艾条对患者进行不同高度和角度的艾灸。



技术特征:

1.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210)夹头部外壁上固定有三叉杆(310),所述三叉杆(310)的下端上安装有环形框板(320),所述环形框板(320)的侧面上设置有隔灰框板(3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10)的侧面上环绕有环形框盒(410),所述环形框盒(410)的内腔中填充有沙子(420),所述环形框盒(410)的内壁上固定有分隔杆(4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10)的侧面上设置有l型杆(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210)夹头部内壁上设置有防护垫(2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灰框板(330)的外框为磁铁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临床用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夹紧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下端部上的三叉支架和贯穿所述支撑柱侧面上的蝶形螺栓,且所述蝶形螺栓同所述支撑柱螺接,夹紧机构包括夹子、一端部固定在所述夹子握柄部上的螺母管和安装在所述螺母管另一端部上的万向管,且所述万向管的两端部分别同所述螺母管与所述蝶形螺栓螺接,能够灵活调整夹子的角度位置,并且方便调整夹子的位置高度,便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赵嘉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嘉宜
技术研发日:202210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