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洗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3611发布日期:2023-06-08 14:5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冲洗吸引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冲洗吸引器。


背景技术:

1、在腔镜手术过程中,会使用冲洗吸引器对组织碎块进行吸引操作,利用外部的负压源将体内组织通过冲洗吸引器内的吸引通道抽出,冲洗吸引器设置有能够在吸引通道内移动而控制吸引通道开闭的阀芯,为了实现阀芯的稳定运动,阀芯上通常还设置有导向结构,然而,导向结构可能会引起体积较大的组织的滞留,导致通道堵塞、阀芯无法复位等问题,影响冲洗吸引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冲洗吸引器,能够改善吸引通道的堵塞问题,降低冲洗吸引器的故障率。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冲洗吸引器,包括:

3、主体件,具有第一管腔;

4、控制阀,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件的阀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体具有吸引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吸引通道的排出通道,所述阀芯包括穿设于所述吸引通道且能够在所述吸引通道内移动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用于与所述阀体抵接以关闭所述吸引通道;

5、其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吸引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一环形间隙,所述阀芯被配置为: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的打开位置,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第一管腔通过所述第一环形间隙连通。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洗吸引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本实施例的连接部与吸引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一环形间隙,能够增加吸引通道的通过能力,改善吸引通道的堵塞问题,降低冲洗吸引器的故障率。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阀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所述阀芯的移动导向的导向结构,各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阀芯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且各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移动方向均设置于所述排出通道远离所述主体件的一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周面设置有环槽,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环槽内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吸引通道的内壁抵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吸引通道的内壁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周面抵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环形间隙的最小宽度大于或者等于3mm。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吸引通道与所述第一管腔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吸引通道的截面积,所述阀芯被配置为:当所述密封部移动至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被配置为以下方案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14、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的打开位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二环形间隙,所述第二环形间隙的最小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的最小宽度;

15、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的打开位置,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三环形间隙,所述第三环形间隙的最小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的最小宽度。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引通道包括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通过所述第二管段连通至所述第一管腔,沿所述第二管段至所述第一管段的方向,所述第二管段的截面积逐渐缩小,所述密封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抵接以关闭所述吸引通道。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管腔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的最小宽度。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冲洗吸引器,包括:

19、主体件,具有第一管腔;

20、控制阀,包括连接于所述主体件阀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体具有吸引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吸引通道的排出通道,所述阀芯包括穿设于所述吸引通道且能够在所述吸引通道内移动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用于与所述阀体抵接以关闭所述吸引通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吸引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一间隙,所述阀芯被配置为: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的打开位置,所述排出通道与所述第一管腔通过所述第一间隙连通;

21、其中,所述第一管腔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间隙的最小宽度。

2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冲洗吸引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管腔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间隙的最小宽度,在第一管腔对人体组织碎块进行筛选后,能够通过第一管腔的人体组织碎块也能通过第一间隙,避免在吸引通道内堵塞,造成冲洗吸引器故障。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吸引通道与所述第一管腔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吸引通道的截面积,所述阀芯被配置为:当所述密封部移动至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体被配置为以下方案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25、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的打开位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最小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间隙的最小宽度,所述第一管腔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间隙的最小宽度;

26、当所述阀芯移动至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的打开位置,所述密封部与所述连通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的最小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间隙的最小宽度,所述第一管腔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间隙的最小宽度。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体件还具有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腔与所述第一管腔沿吸引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管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管腔的截面积。

2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所述阀芯的移动导向的导向结构,各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阀芯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且各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移动方向均设置于所述排出通道远离所述主体件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周面设置有环槽,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环槽内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吸引通道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吸引通道的内壁的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连接部的周面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的最小宽度大于或者等于3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吸引通道与所述第一管腔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吸引通道的截面积,所述阀芯被配置为:当所述密封部移动至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被配置为以下方案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通道包括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通过所述第二管段连通至所述第一管腔,沿所述第二管段至所述第一管段的方向,所述第二管段的截面积逐渐缩小,所述密封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抵接以关闭所述吸引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腔的截面的最大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环形间隙的最小宽度。

10.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吸引通道与所述第一管腔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的截面积大于所述吸引通道的截面积,所述阀芯被配置为:当所述密封部移动至所述连通通道内,所述密封部与所述阀体分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被配置为以下方案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冲洗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还具有第二管腔,所述第二管腔与所述第一管腔沿吸引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管腔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管腔的截面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冲洗吸引器,包括主体件和控制阀,主体件具有第一管腔;控制阀包括连接于主体件的阀体以及设置于阀体内的阀芯,阀体具有吸引通道以及连通吸引通道的排出通道,阀芯包括穿设于吸引通道且能够在吸引通道内移动的连接部,以及连接于连接部的密封部,密封部用于与阀体抵接以关闭吸引通道;其中,连接部与吸引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一环形间隙,阀芯被配置为:当阀芯移动至密封部与阀体分离的打开位置,排出通道与第一管腔通过第一环形间隙连通。本实施例的连接部与吸引通道的内壁限定出第一环形间隙,能够增加吸引通道的通过能力,改善吸引通道的堵塞问题,降低冲洗吸引器的故障率。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飞,蔡永康,耿平,蒋一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光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