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动脉压迫止血器

文档序号:36046277发布日期:2023-11-17 18:4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肱动脉压迫止血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肱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1、随着心血管、周围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血管介入手术也日益增多。在股动脉入路和桡动脉入路不适用的情况下,肱动脉入路也是临床上安全良好的选择之一;在肱动脉穿刺置管拔出后,压迫止血是防止肱动脉穿刺并发症的重要步骤。

2、现有公开号为cn113069169a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肱动脉穿刺点位压迫止血器,(参阅现有文件的图1),其包括用于托扶患者手臂的骨板1,所述骨板1上设置有固定环2,联动板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联动板21沿患者创口高度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微型伺服气缸7,微型伺服气缸7通过让联动板21挤压紧肱动脉穿刺点迫使其止血。

3、其肱动脉穿刺点位于胳膊肘正中(即肘横纹,也就是胳膊弯曲(折叠)处);由于现有技术的仅有一个联动板21压在肘正中时,病人感觉到压痛感后,病人会下意识的将胳膊弯曲,胳膊弯曲后会在肘正中处形成一个夹角(参阅图6),导致联动板21对穿刺点压迫不牢固。

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联动板21在压迫肱动脉穿刺点(肘正中)时,无法避免病人弯曲胳膊(即折叠大臂和小臂)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联动板21在压迫肱动脉穿刺点(肘正中)时,无法避免病人弯曲胳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肱动脉压迫止血器,通过两个防曲带分别固定大臂和小臂,实现压迫穿刺点时保持大臂和小臂一直处于伸直的效果。

2、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拖固板、连接魔术贴带、压迫组件、防曲带;

4、拖固板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防曲带;拖固板固定设置压迫组件绑带,所述压迫组件绑带位于两个防曲带之间;所述压迫组件绑带包括两个连接魔术贴带,所述连接魔术贴带与魔术贴带结构相同,连接魔术贴带的一端分别与拖固板的两侧固定;

5、压迫组件绑带用于将压迫组件束紧在穿刺点,进而压迫组件用于压迫穿刺点止血。

6、进一步,防曲带包括魔术贴带、束紧布带、贯穿扣,魔术贴带、束紧布带均有一端与拖固板的两侧固定连接,贯穿扣中间设置一个贯穿槽,所述魔术贴带不贴皮肤的一侧面设置有魔术贴的勾面和毛面。

7、进一步,魔术贴带延其长度固定设置有多个勾面和多个毛面,勾面、毛面间隔布局。

8、进一步,多个勾面沿魔术贴带长度方向的上端不一,多个毛面沿魔术贴带长度方向的长短不一。

9、进一步,压迫组件包括固定板、气囊、充放气阀、充气管、两个贯穿扣;

10、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设置贯穿扣,气囊固定设置于固定板的下侧,所述充放气阀与固定板上侧固定,所述放气阀的充气口与气囊连通,所述放气阀的进气口与充气管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由于拖固板10上固定设置两个防曲带50,拖固板10上固定压迫组件40,所述压迫组件40位于两个防曲带50之间;两个防曲带50分别束紧于大小臂外周,进而拖固板10防止胳膊发生弯曲;膨胀后的气囊42压迫穿刺点止血时,即使病人感觉到压痛感后,病人也不能将胳膊弯曲,进而气囊42对穿刺点施加稳定的压力;通过两个防曲带分别固定大臂和小臂,实现压迫穿刺点时保持大臂和小臂一直处于伸直的效果。



技术特征:

1.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拖固板、连接魔术贴带、压迫组件、防曲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肱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拖固板、连接魔术贴带、压迫组件、防曲带;拖固板两端均固定设置有防曲带;拖固板固定设置压迫组件绑带,所述压迫组件绑带位于两个防曲带之间;所述压迫组件绑带包括两个连接魔术贴带,所述连接魔术贴带与魔术贴带结构相同,连接魔术贴带的一端分别与拖固板的两侧固定;压迫组件绑带用于将压迫组件束紧在穿刺点,进而压迫组件用于压迫穿刺点止血。过两个防曲带分别固定大臂和小臂,实现压迫穿刺点时保持大臂和小臂一直处于伸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娴,刘红,张允刚,张艳晖,石玉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