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

文档序号:34080660发布日期:2023-05-06 23:5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堵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后,需要插入导管形成人工呼吸道,从而解决呼吸困难或者无法呼吸的医疗方法,当导管需要被拔出前,需要对病人进行正常的呼吸测试,从而判断出病人能否通过口鼻进行自主呼吸,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导管进行封堵,从而协助测试,现有的堵管装置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并且通常为一次性的封堵用具,测试结束后就需要丢弃,同时在封堵测试时,如果病人出现不适,就必须拔出封堵用具,操作极为不便。

2、因此现在研发一种能够长期安装在导管上,并且能够便于封堵和开启的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装置使用起来较为不便,并且无法长期使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长期安装在导管上,并且能够便于封堵和开启的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施方案为:

3、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包括有插入筒端、出气筒端和堵气机构,插入筒端顶部连接有出气筒端,出气筒端内设有用于对气管进行堵塞的堵气机构。

4、更为优选的是,堵气机构包括有堵气板、固定块和扭簧,出气筒端境内转动式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堵气板,堵气板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出气筒端之间均连接有扭簧,扭簧均绕在固定块上。

5、更为优选的是,堵气机构还包括有限位环,出气筒端前后两侧均连接有限位环。

6、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有固定环、压紧块、转动环和弧形凸块,插入筒端上侧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上转动式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前部内侧连接有弧形凸块,出气筒端下侧连接有压紧块。

7、更为优选的是,固定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圆弧形设计,从而使得固定块均能与对应的限位环卡接,从而使得堵气板均被锁止。

8、更为优选的是,压紧块为弧形设计,能够与弧形凸块进行贴合,从而对气管进行夹紧固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插入筒端与气管连接,之后需要连通气管时,只需要转动固定块即可使得堵气板均被转动打开,从而使得气体能够排出,使得操作更加便捷高效,同时本装置能够长期安装在气管的导管上,不需要拆卸。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转动环,使得弧形凸块与压紧块能够紧密贴合,从而达到对气管导管的夹紧固定作用,防止气管导管与本装置脱离。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插入筒端(1)、出气筒端(2)和堵气机构(3),插入筒端(1)顶部连接有出气筒端(2),出气筒端(2)内设有用于对气管进行堵塞的堵气机构(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堵气机构(3)包括有堵气板(31)、固定块(32)和扭簧(33),出气筒端(2)境内转动式连接有左右对称的堵气板(31),堵气板(31)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32),固定块(32)与出气筒端(2)之间均连接有扭簧(33),扭簧(33)均绕在固定块(32)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堵气机构(3)还包括有限位环(34),出气筒端(2)前后两侧均连接有限位环(34)。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夹紧机构(4),夹紧机构(4)包括有固定环(41)、压紧块(42)、转动环(43)和弧形凸块(44),插入筒端(1)上侧连接有固定环(41),固定环(41)上转动式连接有转动环(43),转动环(43)前部内侧连接有弧形凸块(44),出气筒端(2)下侧连接有压紧块(42)。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块(3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圆弧形设计,从而使得固定块(32)均能与对应的限位环(34)卡接,从而使得堵气板(31)均被锁止。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紧块(42)为弧形设计,能够与弧形凸块(44)进行贴合,从而对气管进行夹紧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堵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提供一种能够长期安装在导管上,并且能够便于封堵和开启的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导管的堵管装置,包括有插入筒端、出气筒端和堵气机构,插入筒端顶部连接有出气筒端,出气筒端内设有用于对气管进行堵塞的堵气机构。本技术通过插入筒端与气管连接,之后需要连通气管时,只需要转动固定块即可使得堵气板均被转动打开,从而使得气体能够排出,使得操作更加便捷高效,同时本装置能够长期安装在气管的导管上,不需要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