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5390发布日期:2023-07-28 04:3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手持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专利涉及雾化装置的,具体而言,涉及手持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1、雾化装置是指通过超声波震荡设备产生的高频震荡,将液体进行雾化的器具。

2、目前,雾化器采用定时的功能来保护整机,不能实时检测雾化器内的实际含液量,如果定时的时间没有到,但是,雾化器内的液体消耗完了,雾化器仍然会继续工作,直到定时的时间到了才会停止工作,会导致雾化器内的雾化片损坏,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会极大降低雾化器的使用寿命。

3、因此,采用无水检测探头实时检测储液腔体内的药液量,例如,申请号为2020214030395的在先专利,公开了了一种防干烧的医用雾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喷头组件、加热组件、无水检测探头、控制板、电池和储液腔体,喷头组件包括雾化喷头和雾化片;无水检测探头设于储液腔体的底侧,并与储液腔体接通;当无水检测探头检测到储液腔体内无药液量时,无水检测探头会将检测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板,控制板通过关闭开关按钮来关闭电池,雾化器关机并停止工作。

4、在手持雾化器使用时,用户会晃动且会将雾化器呈任意角度布置,当将雾化器沿背离无水检测探头的方向倾斜至一定角度时,无水检测探头会出现误判,导致雾化片误停止工作,影响雾化器的正常使用;因此,现有技术中,雾化器仅能放置使用,无法手持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手持雾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持使用雾化器,易误判停止雾化工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手持雾化装置,包括手持壳、药液杯、雾化片、防烧针、控制板以及电池件,所述控制板和所述电池件分别安设在所述手持壳,所述雾化片、所述防烧针和所述电池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板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药液杯与所述手持壳呈组装或分离布置,所述药液杯用于存储雾化液,所述手持壳包括喷嘴壳,所述雾化片安设在所述喷嘴壳;所述药液杯包括发生腔和存储腔,所述发生腔和所述存储腔呈连通布置,所述防烧针的下部安设在所述手持壳,所述防烧针的上部延伸至所述发生腔,所述雾化片与所述发生腔呈连通布置,所述存储腔具有存储面,沿背离所述发生腔的方向,所述存储面呈逐渐朝上延伸布置。

3、进一步的,所述存储面包括弧形段和水平段,所述弧形段的下部延伸至所述发生腔,所述弧形段的上部与所述水平段呈对接布置,且所述弧形段与所述水平段呈一体成型布置,所述水平段呈水平延伸布置,沿背离所述手持壳的方向,所述弧形段呈拱起弧形布置。

4、进一步的,所述发生腔包括下腔和上腔,所述存储腔、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呈依序连通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存储腔、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呈阶梯状对应且连通布置。

5、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雾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设在所述手持壳的内部,所述支架呈固定布置,所述支架具有架槽,所述架槽呈长条状布置,所述架槽用于卡固所述电池件。

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主架体和两个架片,所述主架体形成所述架槽,所述主架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架片呈连接布置,所述架片与所述主架体呈连接布置,所述架片的外端朝外呈倾斜延伸布置,所述架片受力呈形变摆动布置,两个所述架片用于限制所述电池件脱离所述架槽。

7、进一步的,所述主架体具有架面,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架面呈平铺抵触布置,所述支架包括多个架块,各个所述架块呈两两对应布置,两个所述架块用于加固所述控制板。

8、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雾化装置包括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呈盖合布置,所述第一防水圈具有防水槽,所述雾化片安设在所述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夹持所述雾化片布置。

9、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雾化装置包括上盖件和下盖件,所述上盖件和所述下盖件呈盖合布置,所述上盖件具有盖槽,所述第一防水圈、所述雾化片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分别置于所述盖槽,所述上盖件和所述下盖件分别夹持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

10、进一步的,所述手持雾化装置包括喷嘴防水圈,所述药液杯具有杯头,所述喷嘴壳与所述杯头呈螺纹连接布置,所述喷嘴防水圈安设在所述杯头,所述喷嘴壳与所述喷嘴防水圈分别夹持所述上盖件和所述下盖件。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圈的中部形成第一圈口,所述第一圈口呈贯通布置,所述雾化片与所述第一圈口呈对应且连通布置,所述上盖件具有盖口,所述盖口呈贯通布置,所述第一圈口与所述盖口呈正对且连通布置,所述喷嘴壳具有喷口,所述喷口与所述盖口呈正对且连通布置,所述喷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盖口的口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持雾化装置,药液杯与手持壳呈可拆卸组装,便于药液的补充和雾化片的替换;具体使用时,药液杯所存储的雾化液经过雾化片的雾化作用呈雾状朝外扩散,防烧针实时检测药液杯的雾化液,当手持使用时,雾化液大部分处于存储腔,由于存储面呈逐渐朝上延伸布置,雾化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趋向发生腔方向流动,即时出现大倾角的晃动,依然可以时发生腔具备足够的雾化液,从而避免防烧针的误判,保障正常的雾化作业使用,且在手持场景下,均可使用雾化使用。



技术特征:

1.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壳、药液杯、雾化片、防烧针、控制板以及电池件,所述控制板和所述电池件分别安设在所述手持壳,所述雾化片、所述防烧针和所述电池件分别与所述控制板呈电性连接布置,所述药液杯与所述手持壳呈组装或分离布置,所述药液杯用于存储雾化液,所述手持壳包括喷嘴壳,所述雾化片安设在所述喷嘴壳;所述药液杯包括发生腔和存储腔,所述发生腔和所述存储腔呈连通布置,所述防烧针的下部安设在所述手持壳,所述防烧针的上部延伸至所述发生腔,所述雾化片与所述发生腔呈连通布置,所述存储腔具有存储面,沿背离所述发生腔的方向,所述存储面呈逐渐朝上延伸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面包括弧形段和水平段,所述弧形段的下部延伸至所述发生腔,所述弧形段的上部与所述水平段呈对接布置,且所述弧形段与所述水平段呈一体成型布置,所述水平段呈水平延伸布置,沿背离所述手持壳的方向,所述弧形段呈拱起弧形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生腔包括下腔和上腔,所述存储腔、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呈依序连通布置,沿自上而下方向,所述存储腔、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呈阶梯状对应且连通布置。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雾化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设在所述手持壳的内部,所述支架呈固定布置,所述支架具有架槽,所述架槽呈长条状布置,所述架槽用于卡固所述电池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主架体和两个架片,所述主架体形成所述架槽,所述主架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两个架片呈连接布置,所述架片与所述主架体呈连接布置,所述架片的外端朝外呈倾斜延伸布置,所述架片受力呈形变摆动布置,两个所述架片用于限制所述电池件脱离所述架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具有架面,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架面呈平铺抵触布置,所述支架包括多个架块,各个所述架块呈两两对应布置,两个所述架块用于加固所述控制板。

7.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雾化装置包括第一防水圈和第二防水圈,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呈盖合布置,所述第一防水圈具有防水槽,所述雾化片安设在所述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夹持所述雾化片布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雾化装置包括上盖件和下盖件,所述上盖件和所述下盖件呈盖合布置,所述上盖件具有盖槽,所述第一防水圈、所述雾化片和所述第二防水圈分别置于所述盖槽,所述上盖件和所述下盖件分别夹持所述第一防水圈和所述第二防水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雾化装置包括喷嘴防水圈,所述药液杯具有杯头,所述喷嘴壳与所述杯头呈螺纹连接布置,所述喷嘴防水圈安设在所述杯头,所述喷嘴壳与所述喷嘴防水圈分别夹持所述上盖件和所述下盖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圈的中部形成第一圈口,所述第一圈口呈贯通布置,所述雾化片与所述第一圈口呈对应且连通布置,所述上盖件具有盖口,所述盖口呈贯通布置,所述第一圈口与所述盖口呈正对且连通布置,所述喷嘴壳具有喷口,所述喷口与所述盖口呈正对且连通布置,所述喷口的口径大于所述盖口的口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雾化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手持雾化装置,包括手持壳、药液杯、雾化片、防烧针、控制板及电池件,药液杯用于存储雾化液,手持壳包括喷嘴壳,雾化片安设在喷嘴壳;药液杯包括发生腔和存储腔,发生腔和存储腔呈连通布置,防烧针的下部安设在手持壳,防烧针的上部延伸至发生腔,雾化片与发生腔呈连通布置,存储腔具有存储面,沿背离发生腔的方向,存储面呈逐渐朝上延伸布置。当手持使用时,雾化液大部分处于存储腔,由于存储面呈逐渐朝上延伸布置,雾化液趋向发生腔方向流动,即时出现大倾角的晃动,依然可以时发生腔具备足够的雾化液,从而避免防烧针的误判,保障正常的雾化作业使用,且在手持场景下,均可使用雾化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华健,刘立嗣,卢家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梵活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