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内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9742发布日期:2023-08-06 03:15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内牵拉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腔内牵拉器。


背景技术:

1、现在的外科手术要求微创,多以腔镜手术来实现,切口孔洞数目越少,相对创伤越小。例如,现在推行的单孔胸腔镜肺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医患都热衷于这样的手术方式,但切口孔洞数目减少,如单孔胸腔镜手术,胸腔镜、电凝钩/超声刀、吸引器、牵拉器械(有时多个)都经过一个4cm的孔洞,器械之间会干扰,影响暴露和操作,增加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难度,外科医生的学习曲线(临床医生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程度在时间轴上的变化)也会延长,患者手术风险增加。

2、此外,由于不能通过较少的孔洞放置更多的暴露手术视野的牵拉器械,导致暴露不充分或不满意,从而需要增加手术时间,相对减少了微创的作用。同时较大的医院,每日的手术多,医生任务重,上台辅助手术的医生少,有时只有两个医生上台,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腔内牵拉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台医生短缺,手术难度大,医生学习曲线长,相对患者手术风险高等缺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类似体外自动拉钩样的手术牵拉器械,无需人工配合,可按需求放置多个,器械之间干扰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腔内牵拉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腔内牵拉器,包括牵拉器本体,所述牵拉器本体为半球形,所述牵拉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负压空腔,所述牵拉器本体的上部设有牵拉钩,所述牵拉器本体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与皮肤接触的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设有与皮肤接触的凝胶层。

4、优选的,所述牵拉器本体上设有与负压空腔连通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设有电子阀。

5、优选的,所述牵拉器本体上设有凹槽,所述牵拉钩可折叠安装在牵拉器本体上。

6、优选的,所述牵拉钩采用牵拉绳替代。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微创手术,牵拉器牵拉时是不经过切口的,依据需要牵拉器是远离切口的,所以相较于既往腔镜手术牵拉器械经切口,减少了经切口的牵拉器械和持牵拉器械的助手,从而减少手术器械间的干扰,使手术更顺利进行。因为不经切口,在胸腔内空间位置更广阔,还可以放置多个腔内牵拉器,使手术视野暴露更佳,所以不会出现因体力原因而产生牵拉不到位等情况。而且年轻医生的学习曲线也会缩短,给患者手术安全增加了一份保障,同时手术时间缩短,麻醉时间缩短,麻醉创伤减少,有利患者康复。



技术特征:

1.一种腔内牵拉器,包括牵拉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器本体(1)为半球形,所述牵拉器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负压空腔(2),所述牵拉器本体(1)的上部设有牵拉钩(3),所述牵拉器本体(1)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与皮肤接触的环形圈(7),所述环形圈(7)上设有与皮肤接触的凝胶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内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器本体(1)上设有与负压空腔(2)连通的负压管(5),所述负压管(5)设有电子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内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器本体(1)上设有凹槽(8),所述牵拉钩(3)可折叠安装在牵拉器本体(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内牵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钩(3)采用牵拉绳替代。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腔内牵拉器,包括牵拉器本体,所述牵拉器本体为半球形,所述牵拉器本体的底部开设有负压空腔,所述牵拉器本体的上部设有牵拉钩,所述牵拉器本体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与皮肤接触的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设有与皮肤接触的凝胶层。本技术适用于微创手术,牵拉器牵拉时是不经过切口的,依据需要牵拉器是远离切口的,所以相较于既往腔镜手术牵拉器械经切口,减少了经切口的牵拉器械和持牵拉器械的助手,从而减少手术器械间的干扰,使手术更顺利进行。因为不经切口,在胸腔内空间位置更广阔,还可以放置多个腔内牵拉器,使手术视野暴露更佳,也不会出现因体力原因出现牵拉不到位等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华丛书,方汉林,李如平,吴峰,王保明,马冬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丛书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