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17580发布日期:2023-08-14 11:22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具体为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1、导管固定器是用于介入放射造影治疗的一种辅助医疗设备,在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造影诊断,方便后续治疗,而在进行介入影像工作时,需要将导管进行固定,普通的固定设备多数时粘贴式固定,稳定性不够高,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导管脱落,且粘贴在病人身上,患者移动时极易发生导管折叠、阻塞等问题,降低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普遍的导管固定设备多数是粘贴固定,导致导管的稳定性不高,且粘贴在患者身上,容易发生导管折叠、阻塞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包括主体机构、夹持机构、调节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位于夹持机构的右侧,所述导向机构位于调节机构的下方;

5、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底座、夹持块、防护垫、固定销、夹持弹簧和导向槽,所述夹持块活动安装在夹持底座的上方,所述防护垫固定安装在夹持底座上端的内侧,所述固定销螺纹安装在夹持块的上端,所述夹持弹簧固定安装在夹持块下端的内侧,所述导向槽固定安装在夹持底座的右端。

6、优选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支撑底座、连接块和透气软垫,所述连接块螺纹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上端,所述透气软垫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下端的左右两侧,设置的透气软垫可以在安装固定器后,让其与皮肤接触处进行隔开,不让皮肤受损。

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底座、螺纹套管、调节栓和收紧块,所述螺纹套管螺纹安装在调节底座上端的内侧,所述调节栓螺纹安装在螺纹套管上端的内侧,所述收紧块螺纹安装在螺纹套管外端的右侧,设置得收紧块可以将导向装置的下压部位进行加固,保证在工作时不会出现掉落,影响加固效果。

8、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板、导向底座、导向块、连接杆和导向轮,所述导向底座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上端,所述导向块固定安装在导向底座的上端,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导向块的上方,所述导向轮固定安装在连接杆外端的中部,设置的导向轮可以对下端的导管进行夹持固定,保证其不会轻易脱落。

9、优选的,所述固定销呈对称分布,所述夹持弹簧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销的下端延伸至夹持块下端的外侧,所述固定销与夹持块之间相适配,设置的夹持弹簧可以保证在对夹持底座和夹持块收紧加固时,保证其在中部有个缓冲作用力,对夹持在中间的导管起到防护的作用。

10、优选的,所述调节底座呈对称分布,所述螺纹套管呈对称分布,所述调节栓呈对称分布,所述螺纹套管的下端延伸至调节底座下端的外侧,所述螺纹套管与调节底座之间相适配,设置的调节栓可以自由地调节连接杆的高度,保证在对导管进行导向时,更好地进行加固,不会出现脱落的问题。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设置的调节底座,可以将螺纹套管安装在内部,在和支撑底座之间加固连接,设置的螺纹套管,可以将调节栓在内部安装加固,在通过调节栓的旋转,将导管与导向装置之间收紧,让导管在使用时,不会出现脱落,折叠的情况;

13、2、该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通过旋转固定销将夹持装置进行松动,将导管穿过对称的夹持装置后,在通过固定销将夹持块与夹持底座之间收紧,而位于夹持块下端的夹持弹簧,可以对夹持块与夹持底座之间进行缓冲支撑,对穿过的导管进行防护,减少导管的破损概率;

14、3、该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通过连接块与外接的弹性带,将支撑底座加固在患者身上,保证在进行造影工作时,不会出现装置脱落的问题,而设置的透气软垫,可以对接触部位的皮肤进行防护,较传统导管固定器的加固可以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包括主体机构(1)、夹持机构(2)、调节机构(3)和导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3)位于夹持机构(2)的右侧,所述导向机构(4)位于调节机构(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支撑底座(101)、连接块(102)和透气软垫(103),所述连接块(102)螺纹安装在支撑底座(101)的上端,所述透气软垫(103)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101)下端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底座(301)、螺纹套管(302)、调节栓(303)和收紧块(304),所述螺纹套管(302)螺纹安装在调节底座(301)上端的内侧,所述调节栓(303)螺纹安装在螺纹套管(302)上端的内侧,所述收紧块(304)螺纹安装在螺纹套管(302)外端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4)包括安装板(401)、导向底座(402)、导向块(403)、连接杆(404)和导向轮(405),所述导向底座(40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01)的上端,所述导向块(403)固定安装在导向底座(402)的上端,所述连接杆(404)固定安装在导向块(403)的上方,所述导向轮(405)固定安装在连接杆(404)外端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204)呈对称分布,所述夹持弹簧(205)呈对称分布,所述固定销(204)的下端延伸至夹持块(202)下端的外侧,所述固定销(204)与夹持块(202)之间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底座(301)呈对称分布,所述螺纹套管(302)呈对称分布,所述调节栓(303)呈对称分布,所述螺纹套管(302)的下端延伸至调节底座(301)下端的外侧,所述螺纹套管(302)与调节底座(301)之间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包括主体机构、夹持机构、调节机构和导向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位于夹持机构的右侧,所述导向机构位于调节机构的下方;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底座、夹持块。该介入放射学导管固定器,设置的调节底座,可以将螺纹套管安装在内部,在和支撑底座之间加固连接,设置的螺纹套管,可以将调节栓在内部安装,在通过调节栓的旋转,将导管与导向装置之间收紧,让导管在使用时,不会出现脱落,折叠的情况,通过连接块与外接的弹性带,将固定器加固在患者身上,保证在造影工作时,不会出现脱落,而设置的透气软垫,可以对接触部位的皮肤进行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曹海利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