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内窥镜、主机及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9499发布日期:2023-08-05 22:3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荧光内窥镜、主机及光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荧光内窥镜、主机及光源结构。


背景技术:

1、荧光内窥镜是一种用于识别、诊断病变组织的特殊医用内窥镜,荧光内窥镜包括一特殊的光源结构,该光源结构通过内窥镜摄像头向组织射出特殊光线,从而在微创手术过程中进行术中显影以及病灶诊断。其中,现有荧光内窥镜的光源结构主要由近红外激光器及白光光源构成,使用时如果要单独获得近红外光线或白光光线,则需要利用滤光元件对光路进行滤光处理,即利用滤光元件使得近红外光线和白光光线中的其中一个光线透过而另外一个光线无法透过,导致光源结构零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零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荧光内窥镜、主机及光源结构。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源结构,包括:

4、led近红外光源,所述led近红外光源用于发出具有第一出射路径的近红外光线;

5、led白光光源,所述led白光光源用于发出具有第二出射路径的白光光线,且所述第二出射路径与所述第一出射路径呈夹角设置并能够相交于第一交点;

6、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对应所述第一交点设置,所述光学膜能够使得所述白光光线透过,且所述光学膜能够使得所述近红外光线发生反射以沿所述第二出射路径传输;及

7、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led近红外光源及所述led白光光源电性连接。

8、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一导光透镜,所述第一导光透镜设置于所述led近红外光源与所述光学膜之间以对所述近红外光线进行引导。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二导光透镜,所述第二导光透镜设置于所述led白光光源与所述光学膜之间以对所述白光光线进行引导。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一散热元件,所述第一散热元件对应所述led近红外光源设置以对所述led近红外光源进行散热。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二散热元件,所述第二散热元件对应所述led白光光源设置以对所述led白光光源进行散热。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导光束,所述导光束的入射口对应所述第一交点设置。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三导光透镜,所述第三导光透镜设置于所述导光束的入射口与所述第一交点之间以对所述白光光线和/或所述近红外光线进行引导。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棱镜组件,所述棱镜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交点处,且所述棱镜组件设有所述光学膜。

16、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机,包括机箱和电源,还包括所述的光源结构,所述光源结构和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光源结构的所述控制器供电。

17、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荧光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摄像头,还包括所述的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内窥镜摄像头导光连接。

18、上述实施例的荧光内窥镜、主机及光源结构,当需要使用到白光光源时,控制器控制led白光光源通电而led近红外光源断电,从而使得led白光光源发出的白光光线沿第二出射路径出射至光学膜上时,白光光线透过光学膜后依然沿第二出射路径传输至内窥镜摄像头;当需要使用到近红外光线时,控制器控制led白光光源断电而led近红外光源通电,从而使得led近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光线沿第一出射路径出射至光学膜上,近红外光线被光学膜所反射而变向至沿第二出射路径传输至内窥镜摄像头;当既需要使用到白光光源,又需要使用到近红外光线时,控制器控制led白光光源通电且led近红外光源通电,从而使得led白光光源发出的白光光线沿第二出射路径出射至光学膜上,也使得led近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光线沿第一出射路径出射至光学膜上,在光学膜的作用下,使得白光光线和近红外光线在第一交点处合束后沿第二出射路径传输至内窥镜摄像头。由于省去了滤光元件,零部件较少,结构较为简单,能够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通过控制器还能够灵活的控制led白光光源的发光功率和led近红外光源的发光功率,进而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灵活的调整白光光线的强度和近红外光线的强度,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一导光透镜,所述第一导光透镜设置于所述led近红外光源与所述光学膜之间以对所述近红外光线进行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二导光透镜,所述第二导光透镜设置于所述led白光光源与所述光学膜之间以对所述白光光线进行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一散热元件,所述第一散热元件对应所述led近红外光源设置以对所述led近红外光源进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二散热元件,所述第二散热元件对应所述led白光光源设置以对所述led白光光源进行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导光束,所述导光束的入射口对应所述第一交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第三导光透镜,所述第三导光透镜设置于所述导光束的入射口与所述第一交点之间以对所述白光光线和/或所述近红外光线进行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结构还包括棱镜组件,所述棱镜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交点处,且所述棱镜组件设有所述光学膜。

9.一种主机,包括机箱和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源结构,所述光源结构和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机箱内,所述电源用于向所述光源结构的所述控制器供电。

10.一种荧光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摄像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机,所述主机与所述内窥镜摄像头导光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荧光内窥镜、主机及光源结构,由于省去了滤光元件,零部件较少,结构较为简单,能够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通过控制器还能够灵活的控制LED白光光源的发光功率和LED近红外光源的发光功率,进而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灵活的调整白光光线的强度和近红外光线的强度,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徐开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