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以及可穿戴按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6968发布日期:2024-03-05 11:4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以及可穿戴按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特别涉及一种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以及可穿戴按摩设备。


背景技术:

1、电刺激式颈部按摩仪包括佩戴支架以及电极组件,佩戴支架适于佩戴至用户颈部,电极组件用于向时向用户颈部施加脉冲电流,从而促进用户颈部肌肉处的血液循环以实现对用户颈部进行按摩。

2、目前电极组件一般采用整片连续延伸的电极片作为与用户颈部接触以传递脉冲电流的部件。但电极片的柔性变形效果较差,且会限制按摩带的柔性变形,导致按摩带与用户皮肤的贴合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柔性载体可发生变形来适应用户的佩戴部位,从而使各电极件能充分地贴触于用户皮肤,以提高电极组件的放电区域与用户皮肤的贴合效果,从而可提高电极件的有效利用率,改善颈部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柔性载体,所述柔性载体呈片状设置;电极件,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柔性载体,所述电极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件沿所述柔性载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电极件的一个侧面外露于所述柔性载体,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安装于所述柔性载体,所述导电件自所述柔性载体的两端朝所述柔性载体的中部延伸,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极件电连接。

3、可选地,所述柔性载体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和/或,所述导电件为导电布或导电线。

4、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与所述电极件的数量对应,各所述安装槽对应安装有一所述电极件。

5、可选地,所述柔性载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所述导电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6、可选地,所述柔性载体设有容置腔和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通孔,所述导电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7、可选地,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极件通过导电胶粘接固定。

8、可选地,所述柔性载体包括封装层和框架体,所述容置腔形成于所述封装层和框架体之间;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框架体,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体。

9、可选地,所述柔性载体包括封装层和框架体,所述封装层和所述框架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通孔;所述框架体朝向所述封装层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10、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极件包括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相邻近,所述第三电极组设于所述第二电极组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组的一侧;

11、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支路,第二导电支路和第三导电支路,所述第一导电支路与所述第一电极组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支路与所述第二电极组电连接,所述第三导电支路与所述第三电极组电连接;

12、所述第三电极组被配置为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一电极组或第二电极组形成放电回路。

13、可选地,多个所述电极件还包括第四电极组,所述第四电极组设于所述第三电极组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组的一侧;所述导电件还包括第四导电支路,所述第四导电支路与所述第四电极组电连接;

14、所述第四电极组被配置为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一电极组或第二电极组形成放电回路。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的间距。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位于所述柔性载体长度方向上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组和第四电极组位于所述柔性载体长度方向上中部的另一侧。

17、可选地,所述柔性载体包括封装层和框架体,所述容置腔形成于所述封装层和框架体之间;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框架体,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体;

18、所述框架体背离所述电极件的一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柔性载体的长度方向并行延伸;所述第一导电支路和所述第三导电支路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导电支路和所述第四导电支路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

19、可选地,各所述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极件。

20、可选地,所述电极件的长度沿所述柔性载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21、可选地,所述电极件的长度设置为40mm至50mm;

22、和/或,相邻两所述电极件的间距设置为3mm至5mm;

23、和/或,所述安装槽的槽深设置为1mm至5mm。

24、可选地,所述电极件包括金属电极件、导电凝胶片或导电硅胶片中的一种。

2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第一方面的电极组件的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佩戴支架以及所述电极组件,所述佩戴支架内设有电源,所述电极组件连接于所述佩戴支架,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电连接于所述电极件和所述电源。

26、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第一方面的电极组件的可穿戴按摩设备,所述可穿戴按摩设备包括穿戴部件以及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穿戴部件上,所述穿戴部件用于供人体穿戴。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及可穿戴按摩设备,通过将多个电极件沿柔性载体的长度方向分布在柔性载体上,使得电极组件整体可呈链状,由此,当具有该电极组件的颈部按摩仪被佩戴于用户颈部时,柔性载体可发生变形来适应用户的颈部,从而使各电极件能充分地贴触于用户皮肤,以提高电极组件的放电区域与用户皮肤的贴合效果,从而可提高电极件的有效利用率,改善颈部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和/或,所述导电件为导电布或导电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与所述电极件的数量对应,各所述安装槽对应安装有一所述电极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设有容置腔,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所述导电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设有容置腔和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通孔,所述导电件安装于所述容置腔,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极件通过导电胶粘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包括封装层和框架体,所述容置腔形成于所述封装层和框架体之间;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框架体,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包括封装层和框架体,所述封装层和所述框架体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体,所述框架体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相通的通孔;所述框架体朝向所述封装层的一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电极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件包括第一电极组、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相邻近,所述第三电极组设于所述第二电极组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组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极件还包括第四电极组,所述第四电极组设于所述第三电极组远离所述第二电极组的一侧;所述导电件还包括第四导电支路,所述第四导电支路与所述第四电极组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组和第三电极组的间距。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位于所述柔性载体长度方向上中部的一侧,所述第三电极组和第四电极组位于所述柔性载体长度方向上中部的另一侧。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载体包括封装层和框架体,所述容置腔形成于所述封装层和框架体之间;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框架体,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框架体;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电极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电极件。

15.如权利要求2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件沿所述柔性载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件的长度设置为40mm至50mm;

17.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件包括金属电极件、导电凝胶片或导电硅胶片中的一种。

18.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佩戴支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佩戴支架内设有电源,所述电极组件连接于所述佩戴支架,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电连接于所述电极件和所述电源。

19.一种可穿戴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部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穿戴部件上,所述穿戴部件用于供人体穿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极组件、颈部按摩仪以及可穿戴按摩设备,电极组件包括:柔性载体,所述柔性载体呈片状设置;电极件,所述电极件安装于所述柔性载体,所述电极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电极件沿所述柔性载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电极件的一个侧面外露于所述柔性载体,用于与人体皮肤接触;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安装于所述柔性载体,所述导电件自所述柔性载体的两端朝所述柔性载体的中部延伸,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极件电连接。柔性载体可发生变形来适应用户的颈部,从而使各电极件能充分地贴触于用户皮肤,以提高电极组件的放电区域与用户皮肤的贴合效果,从而可提高电极件的有效利用率,改善颈部按摩仪的按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洋,陈锦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