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1331发布日期:2023-06-17 22:3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推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推送装置。


背景技术:

1、受环境因素及其他生活习惯影响,鼻部炎症发病率日益提升,鼻炎已影响了全球约20%人口的生活。近年来临床开始使用可降解载药鼻窦支架在鼻窦手术后进行持续局部给药,该类产品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通过材料表面的抗酸莫米松药物涂层与鼻腔黏膜的接触进行持续局部给药,有效的避免了组织粘连及再狭窄的问题。

2、然而,相关技术的鼻窦支架的一般操作过程包括支架压握、输送和释放三个步骤,一般通过独立的压握装置将支架压握到输送器中,再通过输送器将支架输送至指定部位并完成释放,导致操作过程复杂,操作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提供一种推送装置,能够对支架进行压握,并将压握后的支架直接输送至指定位置进行释放,从而解决操作过程复杂、操作时间长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送装置,包括:

3、套管;

4、压握件,所述压握件形成有用于收容支架的压握空间,所述压握件具有收容于所述套管的第一位置和从所述套管中释放的第二位置,所述压握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压握件受套管压缩使压握空间变小,所述压握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压握件从所述套管中释放使压握空间变大;

5、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压握件相连接,所述推动件可相对所述套管移动,并用于带动所述压握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握件包括多个弹性臂,当所述压握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套管的内壁相抵,且当所述压握件由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弹性臂朝远离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的近端与所述推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段的远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弯曲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弯曲方向指向形成所述压握空间的一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压握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的远端所在外接圆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近端所在外接圆的半径的2倍。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压握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的至少一处的切线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平行。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段为对称弧形,所述第二弯曲段为对称弧形。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曲段为对称弧形,所述第一弯曲段上,在其端部位置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弯曲段两端的连线所呈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至12°;

12、和/或,所述第二弯曲段为对称弧形,所述第二弯曲段上两端的连线的中垂线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相交于顶点,当所述压握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在所述顶点处的切线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平行;当所述压握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在所述顶点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弯曲段两端的连线相平行。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推动件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弹性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具有压握腔以及与所述压握腔相连通的引导腔,所述压握腔为圆柱腔,所述推动件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引导腔。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腔为与所述压握腔同轴设置的圆柱腔,所述推动件为圆柱推杆,所述圆柱推杆沿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设置。

16、上述的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包括套管、压握件和推动件,压握件形成有收容支架的压握空间,压握件具有收容于套管的第一位置和从套管中释放的第二位置,推动件与压握件相连接,推动件可相对套管移动,并用于带动压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推动件将压握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压握件受套管压缩使压握空间变小,以对支架进行压握,在支架随压握件收容至套管后,可以利用套管将支架输送至目标位置,推动件可以将压握件和支架一起推出套管,以完成支架的释放,简化了支架的压握、输送和释放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握件包括多个弹性臂,当所述压握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套管的内壁相抵,且当所述压握件由第一位置朝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弹性臂朝远离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弯曲段和第二弯曲段,所述第一弯曲段的近端与所述推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段的远端与所述第二弯曲段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弯曲段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弯曲方向相反,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段的弯曲方向指向形成所述压握空间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握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的远端所在外接圆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弯曲段的近端所在外接圆的半径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压握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弯曲段的至少一处的切线与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为对称弧形,所述第二弯曲段为对称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段为对称弧形,所述第一弯曲段上,在其端部位置处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弯曲段两端的连线所呈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至1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弹性臂沿所述推动件的周向均匀排布,所述弹性臂的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具有压握腔以及与所述压握腔相连通的引导腔,所述压握腔为圆柱腔,所述推动件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引导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腔为与所述压握腔同轴设置的圆柱腔,所述推动件为圆柱推杆,所述圆柱推杆沿所述套管的中心轴线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推送装置,推送装置包括套管、压握件和推动件,压握件形成有用于收容支架的压握空间,压握件具有收容于套管的第一位置和从套管中释放的第二位置,压握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受套管压缩使压握空间变小,压握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从所述套管中释放使压握空间变大,推动件与压握件相连接,推动件可相对套管移动,并用于带动压握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本技术的推送装置,利用压握件能够对支架进行压握,在支架随压握件收容至套管后,可以利用套管将支架输送至目标位置,推动件可以将压握件和支架一起推出套管,以完成支架的释放,简化了支架的压握、输送和释放操作,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洁,张立争,戴雯婕,周增康,高子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微创道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