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0337发布日期:2023-09-04 08:2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自体脂肪丰胸吸脂时减少脂肪收集过程中脂肪损伤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给患者实施自体脂肪丰胸时,需要进行吸脂和脂肪收集,传统的方法,多数都是机抽吸脂和一个无菌脂肪收集瓶,虽然也能收集到所需要的脂肪量,但脂肪丰胸需要的脂肪量较大,一般都为500~2000ml,要抽吸这么大量的脂肪,抽吸的时间较长,一般为50~100分钟,而在此过程中,被吸到脂肪收集瓶内的脂肪,会受到负压的影响,若脂肪长时间在负压影响状态下,会使脂肪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部分坏死,严重者还有可能全部坏死,若将这样的脂肪注射到胸部,不但成活率大大降低或全部不成活,还可能造成脂肪液化,感染及脂肪结节的发生,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手术风险和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它可以解决用现有的吸脂瓶收集脂肪时存在在负压状态下时间较长,易造成脂肪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部分坏死,以及脂肪质量不高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包括吸脂瓶、三通阀门、收集瓶和单向阀;所述吸脂瓶与吸脂管连通,所述收集瓶与自动循环电源开关负压器连接管连通;所述吸脂瓶和所述收集瓶之间通过脂肪输送管连通,所述脂肪输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脂肪输送管一端伸入所述吸脂瓶内底部区域,另一端伸入所述收集瓶的瓶盖内;负压源连接管通过所述三通阀门的左开关和负压输入连接管与所述吸脂瓶连通,所述负压源连接管通过所述三通阀门的右开关和液体吸出管与所述收集瓶连通。

3、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液体吸出管伸入所述收集瓶底部区域,所述液体吸出管入口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脂肪被吸出的液体过滤网。

4、进一步:所述吸脂瓶和所述收集瓶的瓶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外壁均设有体积刻度。

5、进一步:所述吸脂瓶和所述收集瓶均为玻璃瓶体,所述吸脂瓶的瓶盖和所述收集瓶的瓶盖均为非金属瓶盖。

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采用本实用新型吸脂手术过程中,脂肪进入吸脂瓶后,短时间内即可通过收集瓶的自动负压把吸脂瓶中的脂肪吸入收集瓶内,每次自动负压抽吸的时间可设定为10~15秒左右,每次间隔时间可设定为4~5分钟,自动循环进行。自动抽吸结束后,自动负压停止,设在脂肪输送管上的单向阀受吸脂瓶负压的作用,即刻回吸自动关闭,防止脂肪及气体回流,同时防止吸脂瓶内的负压回吸对收集瓶产生负压影响,这样脂肪被吸入收集瓶内,除每次有10~15秒负压很小影响外(基本可忽略不计),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零负压状态,在吸脂瓶内受负压影响的时间,也由原来的40~100分钟,缩短为4~5分钟,缩短了10~20倍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吸脂负压对脂肪细胞的损伤,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脂肪细胞部分坏死或全部坏死的风险,大大提高了脂肪丰胸的成活率,使自体脂肪丰胸更加安全,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脂瓶、三通阀门、收集瓶和单向阀;所述吸脂瓶与吸脂管连通,所述收集瓶与自动循环电源开关负压器连接管连通;所述吸脂瓶和所述收集瓶之间通过脂肪输送管连通,所述脂肪输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脂肪输送管一端伸入所述吸脂瓶内底部区域,另一端伸入所述收集瓶的瓶盖内;负压源连接管通过所述三通阀门的左开关和负压输入连接管与所述吸脂瓶连通,所述负压源连接管通过所述三通阀门的右开关和液体吸出管与所述收集瓶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吸出管伸入所述收集瓶底部区域,所述液体吸出管入口端上设置有液体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脂瓶和所述收集瓶的瓶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外壁均设有体积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脂瓶和所述收集瓶均为玻璃瓶体,所述吸脂瓶的瓶盖和所述收集瓶的瓶盖均为非金属瓶盖。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体脂肪丰胸无损伤脂肪收集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吸脂瓶、三通阀门、收集瓶和单向阀;吸脂瓶与吸脂管连通,收集瓶与自动循环电源开关负压器连接管连通;吸脂瓶和收集瓶之间通过脂肪输送管连通,脂肪输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脂肪输送管一端伸入吸脂瓶内底部区域,另一端伸入收集瓶的瓶盖内;负压源连接管通过三通阀门的左开关和负压输入连接管与吸脂瓶连通,负压源连接管通过三通阀门的右开关和液体吸出管与收集瓶连通。本技术可以解决用现有的吸脂瓶收集脂肪时,存在在负压状态下时间较长,易造成脂肪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部分坏死以及脂肪质量不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韦元强,蔡昶,韦虹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韦元强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