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1395发布日期:2023-06-09 21:31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1、肺气肿是一种肺组织坏死并且无法恢复的肺部疾病,肺泡恶化并失去弹性,从而使肺组织失去回弹效果。同时失去肺泡的径向支撑功能和与氧气交换的作用,并进一步减弱肺组织的呼气效果。呼气效果减弱的进一步加剧会导致空气滞留在肺的某部位,从而导致呼吸余量的增加,也会逐步导致肺的过度充气。病变的部位会挤压侵占健康的部位,导致肺功能与呼吸效果的进一步恶化。因而患者只能维持浅呼吸作用。轻度与中度肺气肿和慢阻肺(copd)患者可以有许多特效药的选择。然而,对于重度晚期患者,可选范围很有限,仅限于手术与其它基于设备的治疗方案(如肺移植、肺减容手术与活瓣治疗);慢阻肺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会使患者情况逐步恶化和呼吸功能衰弱的,最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单向活瓣系统(ebv)是一种小型,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肺部可植入装置。该活瓣通常可以用一种柔性导管,通过在支气管镜的辅助下植入肺中,并且具有微创性。如果植入效果不佳,也可以移除这种活瓣。支气管单向活瓣的作用机制是很容易理解的。人类的肺结构就像一棵树,从气管一级分叉出许多支气管和功效的呼吸通道,并分布于五个肺叶中。这五个肺叶中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分支呼吸道结构。传统活瓣治疗方法需要将多枚的活瓣布置到接近于呼吸道末端位置的附近,从而实现靶标肺叶的隔离效果。传统活瓣治疗方法的缺陷在于:所用的活瓣数量多,手术时间长,手术操作难度大,手术费用高;目前已有通过仅仅在更靠近近端部分的呼吸道内放置单一活瓣来代替之前的治疗效果。这样可以精简手术过程,并且显著减少治疗支出。目前该类产品的缺陷在于:1.活瓣与不规则气道在植入后的密封性不佳,径向支撑力不足且支撑力分布不均;2.气道壁分泌的痰液不能顺利排除。所以,本技术领域亟需获得一种密封性更佳,有足够支撑力,且支撑力分布均匀的活瓣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获得一种密封性更佳,有足够支撑力,且支撑力分布均匀的活瓣结构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植入活瓣为编织支架结构,包括靠近肺泡的圆筒形的头端和远离肺泡的尾端,头端的外径大于的尾端的外径;头端设有z字形折叠的具有弹性的三层编织结构;由圆筒形头端的中轴线向外周依次设有编织成的内层、中层和外层。

3、优选地,所述植入活瓣靠近尾端的部分为裸支架;其余部分的外表面设有覆膜。

4、优选地,所述裸支架的长度为1.5-3.5mm。

5、优选地,所述覆膜上设有用于气道壁分泌的痰液顺利排出的微孔。

6、优选地,所述覆膜上设有用于增加摩擦系数的印花结构。

7、优选地,所述尾端设有便于输送系统与活瓣连接的螺纹连接结构。

8、优选地,所述植入活瓣由镍钛丝编织而成,三层编织结构通过热处理定型而成。

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3层编织结构的活瓣结构改善了支架与不规则气道在植入后的密封性、径向支撑力以及径向支撑力在支架外表面的分布均匀性;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上采用了部分覆膜工艺,提高了支架植入后的稳定性能;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覆膜外表面增加印花工艺处理使得支架与气道之间产生更大的摩擦系数;通过在侧面膜上设计微孔能让气道壁分泌的痰液顺利排除,且让膜与气道壁之间进一步增加摩擦系数;

13、手术过程中出现放置偏差需要回收再释放,且在完成精准释放后方便解离活瓣与输送系统之间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活瓣与输送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其特征在于,植入活瓣为编织支架结构,包括靠近肺泡的圆筒形的头端和远离肺泡的尾端,头端的外径大于尾端的外径;头端设有z字形折叠的具有弹性的三层编织结构;由圆筒形头端的中轴线向外周依次设有编织成的内层、中层和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活瓣靠近尾端的部分为裸支架;其余部分的外表面设有覆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其特征在于,所述裸支架的长度为1.5-3.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上设有用于气道壁分泌的痰液顺利排出的微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上设有用于增加摩擦系数的印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设有便于输送系统与活瓣连接的螺纹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活瓣由镍钛丝编织而成,三层编织结构通过热处理定型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肺气肿的具有单向通气功能的植入活瓣,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植入活瓣为编织支架结构,包括靠近肺泡的圆筒形的头端和远离肺泡的尾端,头端的外径大于尾端的外径;头端设有Z字形折叠的具有弹性的三层编织结构;由圆筒形头端的中轴线向外周依次设有编织成的内层、中层和外层。通过3层编织结构改善了支架与不规则气道在植入后的密封性、径向支撑力以及径向支撑力在支架外表面的分布均匀性;通过在支架上采用了部分覆膜工艺,提高了支架植入后的稳定性;使得支架与气道之间产生更大的摩擦系数;通过在膜上微孔能让气道壁分泌的痰液顺利排除;通过本技术获得了一种密封性更好,治疗效果更佳的植入活瓣。

技术研发人员:陆锐进,丛文韬,陈巧敏,陆建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骊霄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