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氧治疗血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5905发布日期:2023-06-21 12:0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三氧治疗血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三氧治疗血袋。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一般为血袋配合有堵塞装置的臭氧连接管路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完成整个三氧治疗过程,但是需要操作人员在完成灌注三氧后主动用夹片锁住管路,而且这样还会有一截管路中不可避免的残留较多血液。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三氧治疗血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包括:

4、血袋;

5、采血管路,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另一端用于和采血器连接;

6、臭氧管路,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另一端用于和臭氧发生器连接;

7、充液管,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

8、其中,所述臭氧管路内且靠近血袋的位置设置第一膜体和位于第一膜体上游的第二膜体,所述第一膜体为透气疏水结构,所述第二膜体为易撕裂结构。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包括血袋、采血管路、臭氧管路和补液管。在血袋的底部形成三个管口,以用于采血管路、臭氧管路和补液管的连接。其中,采血管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采血器,患者的血液通过采血管路进入到血袋内。臭氧管路的另一端则用于连接臭氧发生器,臭氧通过臭氧管路注入到血袋内,以完成和血液混合的过程。补液管则用于注入药液等治疗药剂。在上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方案在臭氧管路与采血袋的连接位置增加了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其中,第一膜体为透气疏水的结构,即第一膜体仅允许臭氧通过,并阻止血液的渗透,可透气阻水和阻菌。因此,在保证臭氧能够顺利的进入到血袋的同时,还能够避免血液回流至臭氧管路,以造成血液的浪费。此外,在第一膜体的上游增加了第二膜体,当臭氧在注入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一膜体,并直接与第二膜体接触,当臭氧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第二膜体被撕裂或者与管壁脱离,以形成臭氧的通路,进而保证臭氧进入血袋。此外,第二膜体还能够在通入臭氧前,防止血液与第一膜体接触,避免第一膜体与高粘度血液接触后通气性欠佳。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膜体可以为薄膜的结构,以实现自身的易撕裂的特性,以及第二膜体与管壁呈粘接的状态,以实现第二膜体易于脱离。由此可见,本使用提出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在满足了血袋同时具备储存血液和注入臭氧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避免臭氧在注入时血液回流的问题。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膜体为透气疏水膜,以允许臭氧通过并进入血袋以及阻止血液透过并渗入采血管路。

12、在本技术方案中,对第一膜体进行了进一步地限定。与前述相同,第一膜体采用透气疏水膜,以此保证臭氧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一膜体,并进入血袋。以及阻止血液由第一膜体渗透至臭氧管路内,从而避免了血液回流造成血液浪费的问题。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膜体和所述第二膜体之间形成气体空间,臭氧通过所述第一膜体并在所述气体空间充盈,最终使所述第二膜体撕裂或与管壁脱离,以形成所述臭氧管路的通路。

14、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膜体和第二膜体存在一定的间距,因此形成了气体空间,此空间用于容纳通过第一膜体的臭氧,当臭氧在气体空间累积到一定的压力后,第二膜体达到极限扩张状态,进而造成自身的撕裂,允许臭氧通过第二膜体。或者,第二膜体与管壁的粘接状态失效,第二膜体由管壁脱离,从而形成臭氧的通路,允许臭氧进入血袋。上述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或操作,实现快速且便捷的臭氧注入的过程。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臭氧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易连接件,所述第一易连接件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管路形成可拆卸连接。

16、在本技术方案中,在臭氧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易连接件,第一易连接件和臭氧发生器的管路形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臭氧管路的连接和拆卸。具体地,第一易连接件可以为管箍的形式,通过与臭氧发生器的管路形成紧密的套接,进而实现快速且方便的连接。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采血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易连接件,所述第二易连接件与所述采血器形成可拆卸连接。

18、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采血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易连接件,第二易连接件和采血器的端口形成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采血管路的连接和拆卸。具体地,第二易连接件可以为管箍的形式,通过与采血器的端口形成紧密的套接,进而实现快速且方便的连接。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采血管路内设置有堵塞装置。

20、在本技术方案中,在采血管路内设置堵塞装置。在使用时,将堵塞装置掰断,即可实现采血管路的通路,进而进行采血过程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此堵塞装置的结构及其使用原理为本领域较为成熟的技术(详见gb 14232.4-2021中第8页对于此装置的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体为透气疏水膜,以允许臭氧通过并进入血袋以及阻止血液透过并渗入采血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体和所述第二膜体之间形成气体空间,臭氧通过所述第一膜体并在所述气体空间充盈,最终使所述第二膜体撕裂或与管壁脱离,以形成所述臭氧管路的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易连接件,所述第一易连接件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管路形成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易连接件,所述第二易连接件与所述采血器形成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路内设置有堵塞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包括血袋;采血管路,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另一端用于和采血器连接;臭氧管路,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另一端用于和臭氧发生器连接;充液管,一端与所述血袋连通;其中,所述臭氧管路内且靠近血袋的位置设置第一膜体和位于第一膜体上游的第二膜体,所述第一膜体为透气疏水结构,所述第二膜体为易撕裂结构。本技术提出的新型三氧治疗血袋,在满足了血袋同时具备储存血液和注入臭氧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避免臭氧在注入时血液回流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君,沈异鹏,赵树铭,何长生,向仁雪,易建平,舒小琴,李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