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贴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6041发布日期:2023-07-05 14:15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按摩贴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按摩贴主机。


背景技术:

1、按摩贴装置一般包括充电盒、按摩贴主机和按摩贴,在充电状态下,按摩贴主机容置于充电盒中,由所述充电盒为所述按摩贴主机充电;在使用状态下,将按摩贴的连接于按摩贴主机上,并将按摩贴设置于待按摩的人体部位,按摩贴主机产生高频的震动作用到肌肉深层,达到减少局部组织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因此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现有按摩贴装置的充电盒设有充电槽,充电槽中设有充电插头,而按摩贴主机设有充电插口,充电时先要将按摩贴主机容置于充电槽中,再将按摩贴主机的充电插口与充电槽的充电插头对准,并将充电槽的充电插头插入按摩贴主机的充电插口,充电盒才能为所述按摩贴主机充电。使用时需要将按摩贴主机的充电插口从充电槽的充电插头中拔出。而且可见,现有按摩贴主机与充电盒的充电技术方案不仅操作不变,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3、另外,现有按摩贴主机上不仅设有充电插口,还需要单独设置电极片,而按摩贴主机的体积一般较小,充电插口与电极片分开设计使得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按摩贴主机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贴主机,其充电和使用更加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成本更低。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贴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可充电电池、第一磁吸扣和主机电路板;

4、所述可充电电池设于所述主机壳体中;

5、所述第一磁吸扣设于所述主机壳体的底部;

6、所述主机电路板设于所述主机壳体中,所述主机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所述可充电电池、所述脉冲发生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按摩贴主机在充电状态下,所述第一磁吸扣与充电盒的充电槽中的第二磁吸扣电性连接,并由所述充电盒对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按摩贴主机在工作状态下,将按摩贴的正面于所述按摩贴主机上,并将所述按摩贴的反面设置于待按摩的人体部位,由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所述脉冲发生电路工作。

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主机电路板还包括充电识别电路,所述充电识别电路与所述第一磁吸扣电性连接,当所述充电识别电路判断出所述第一磁吸扣与所述充电盒的所述第二磁吸扣电性连接时,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主机壳体中还设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主控电路电性连接,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充电盒的信号发射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发射的控制指令。

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主机壳体包括主机面壳和主机底壳,所述主机面壳设于所述主机底壳上,所述主机面壳和所述主机底壳共同构成一封闭的容置空间,所述可充电电池和所述主机电路板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主机面壳包括面壳支架和柔性面壳,所述柔性面壳覆设于所述面壳支架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柔性面壳由硅胶材料制成。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主机壳体为圆柱体型或棱柱体型。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主机电路板电性连接有至少一个输入单元,所述主机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输入标志,每个所述输入单元的顶端设于所述输入标志的下方;和/或

14、所述主机壳体上还设有显示单元,所述主机电路板包括显示电路,所述显示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所述可充电电池和所述显示单元电性连接;和/或

15、所述主机壳体中还设有语音单元,所述主机电路板包括语音电路,所述语音电路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所述可充电电池和所述语音单元电性连接。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主机电路板电性连接有开关按键、模式按键、频率增强按键和/或频率减弱按键,所述主机壳体的顶面对称设有开关标志、模式标志、频率增强标志和/或频率减弱标志,所述开关按键、所述模式按键、所述频率增强按键和/或所述频率减弱按键的顶端分别设于所述开关标志、所述模式标志、所述频率增强标志和/或所述频率减弱标志的下方。

1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贴主机,所述按摩贴主机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所述第一磁吸扣,且所述第一固定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方向定位槽;所述按摩贴主机容置于所述充电盒的所述充电槽时,所述第一磁吸扣与所述充电槽中的第二磁吸扣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方向定位槽与所述充电槽的第二方向定位槽相互对齐。

18、本实用新型按摩贴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可充电电池、第一磁吸扣和主机电路板,第一磁吸扣设于主机壳体的底部。主机电路板设于主机壳体中,主机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可充电电池、脉冲发生电路电性连接;按摩贴主机在充电状态下,第一磁吸扣与充电盒的充电槽中的第二磁吸扣电性连接,并由充电盒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按摩贴主机在工作状态下,只需要将按摩贴主机的多个第二磁吸扣从充电盒的多个第一磁吸扣拔出即可,并将按摩贴的正面于按摩贴主机上,并将按摩贴的反面设置于待按摩的人体部位,由主控电路控制脉冲发生电路工作。借此,本实用新型按摩贴主机通过第一磁吸扣同时实现充电功能和脉冲功能,相较于现有按摩贴主机的充电插口与电极片分开设计结构,不仅使得充电盒与按摩贴主机能够方便的组装和拆卸,而且使得按摩贴主机的充电和使用更加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成本更低。



技术特征:

1.一种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壳体、可充电电池、第一磁吸扣和主机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电路板还包括充电识别电路,所述充电识别电路与所述第一磁吸扣电性连接,当所述充电识别电路判断出所述第一磁吸扣与所述充电盒的所述第二磁吸扣电性连接时,所述主控电路控制所述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中还设有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主控电路电性连接,且所述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充电盒的信号发射模块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发射的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包括主机面壳和主机底壳,所述主机面壳设于所述主机底壳上,所述主机面壳和所述主机底壳共同构成一封闭的容置空间,所述可充电电池和所述主机电路板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面壳包括面壳支架和柔性面壳,所述柔性面壳覆设于所述面壳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面壳由硅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壳体为圆柱体型或棱柱体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电路板电性连接有至少一个输入单元,所述主机壳体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输入标志,每个所述输入单元的顶端设于所述输入标志的下方;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电路板电性连接有开关按键、模式按键、频率增强按键和/或频率减弱按键,所述主机壳体的顶面对称设有开关标志、模式标志、频率增强标志和/或频率减弱标志,所述开关按键、所述模式按键、所述频率增强按键和/或所述频率减弱按键的顶端分别设于所述开关标志、所述模式标志、所述频率增强标志和/或所述频率减弱标志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贴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贴主机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有所述第一磁吸扣,且所述第一固定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方向定位槽;所述按摩贴主机容置于所述充电盒的所述充电槽时,所述第一磁吸扣与所述充电槽中的第二磁吸扣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方向定位槽与所述充电槽的第二方向定位槽相互对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摩贴主机,包括主机壳体、可充电电池、第一磁吸扣和主机电路板;第一磁吸扣设于主机壳体的底部;主机电路板设于主机壳体中,主机电路板包括主控电路和脉冲发生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可充电电池、脉冲发生电路电性连接;按摩贴主机在充电状态下,第一磁吸扣与充电盒的充电槽中的第二磁吸扣电性连接,并由充电盒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按摩贴主机在工作状态下,将按摩贴的正面于按摩贴主机上,并将按摩贴的反面设置于待按摩的人体部位,由主控电路控制脉冲发生电路工作。借此,本技术按摩贴主机的充电和使用更加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成本更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魅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