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9789发布日期:2023-06-21 13:2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治疗仪,具体为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


背景技术:

1、电休克治疗仪是我国早期用于治疗狂躁型精神病人的仪器,其原理是使用电流刺激脑部,使病人清醒镇定。

2、当前市面上常见的电休克治疗仪在构造上大多类似,外接电源通过变压器变压,再通过接线和病人头部相连,以弱电流刺激脑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功能上的不足,有待改进,如设备前端的操作面板和地面垂直,操作时需要医务人员下蹲操作,较为不便,不具备便于支撑提拉设备的功能;其次,设备外壳单薄,在携带转移时,直接放置在地面,底部和地面之间的冲击容易沿着外壳直接向上传递,造成内部的电路板等元件震动,增加受损的风险,不具备底部缓冲防受损的功能;除此之外,接线等线材需要单独存放,无对应收纳空间,不具备便于收纳线材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具备便于支撑提拉设备的功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箱体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四组接线插口,所述箱体前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打印模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凹型架,所述箱体后端的外部套接有套壳,所述套壳内部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筒,所述套壳顶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便于支撑提拉结构。

3、所述便于支撑提拉结构包括两组固定座,两组所述固定座分别设置在箱体两侧的前端,所述固定座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座,所述固定座一侧的外缘固定连接有内侧阻尼胶圈,所述凹型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外旋盘,所述外旋盘一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外螺纹杆,所述外旋盘一侧的外缘固定连接有外侧阻尼胶圈。

4、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座贯穿凹型架的内部并延伸到外部,所述外螺纹杆外部的螺纹和内螺纹座内部的螺纹相吻合。

5、优选的,所述内侧阻尼胶圈、外侧阻尼胶圈的形状材质相一致。

6、优选的,所述箱体后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的后端和缓冲筒内部的后端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延伸杆的外径和缓冲筒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延伸杆可以沿着缓冲筒的内部前后位移。

7、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顶部活动铰接有封门,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尼龙防水袋,所述封门的顶端和箱体的顶端所在水平面相一致。

8、优选的,所述箱体前端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插口,所述箱体内部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压模组。

9、优选的,所述箱体前端的底部安装有电控线路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不仅实现了便于支撑提拉设备的功能,实现了底部缓冲防受损的功能,而且实现了便于收纳线材的功能;

11、(1)通过设置有固定座、内螺纹座、内侧阻尼胶圈、外旋盘、外螺纹杆和外侧阻尼胶圈,使用时,通过电源接线将电源导入设备,变压模组降低电压,输出端通过接线和病人头部相连,通过调整电流对病人脑部进行刺激,凹型架方便使用者抓握,增加便携性,在安装使用时,将凹型架下翻,使其和底部桌面接触,接着旋紧外旋盘,外旋盘上的外螺纹杆沿着内螺纹座前进,外旋盘上的外侧阻尼胶圈和固定座上的内侧阻尼胶圈贴紧凹型架的侧边,限定其位置,使其角度固定,支撑箱体使其操作面朝上,方便操作调整,实现了便于支撑提拉设备的功能;

12、(2)通过设置有延伸杆、弹簧和缓冲筒,使用时,在将设备提起进行转移时,设备在车辆内或地面摆放时,套壳作为触地面可以防止设备底部受潮,在下放过程中,延伸杆受力向缓冲筒内行进,弹簧收缩削减冲击,避免刚性的冲击直接传递至箱体上,造成内部的元件损坏,实现了底部缓冲防受损的功能;

13、(3)通过设置有固定框、封门和尼龙防水袋,使用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用到包括电源线等多组外部接线,在日常阶段,接线卷收后放入到尼龙防水袋内,接着合上封门,封门一侧的卡扣和固定框上的槽口相卡合,防止接线掉出,固定框为封门和尼龙防水袋的安装提供了物理支撑,实现了便于收纳线材的功能。



技术特征:

1.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前端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2),所述箱体(1)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四组接线插口(3),所述箱体(1)前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打印模组(4),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凹型架(11),所述箱体(1)后端的外部套接有套壳(15),所述套壳(15)内部两侧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缓冲筒(18),所述套壳(15)顶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9),所述箱体(1)的两侧设置有便于支撑提拉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座(6)贯穿凹型架(11)的内部并延伸到外部,所述外螺纹杆(9)外部的螺纹和内螺纹座(6)内部的螺纹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阻尼胶圈(7)、外侧阻尼胶圈(10)的形状材质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后端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固定连接有延伸杆(16),所述延伸杆(16)的后端和缓冲筒(18)内部的后端之间安装有弹簧(17),所述延伸杆(16)的外径和缓冲筒(18)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延伸杆(16)可以沿着缓冲筒(18)的内部前后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9)的顶部活动铰接有封门(20),所述固定框(19)的底部设置有尼龙防水袋(21),所述封门(20)的顶端和箱体(1)的顶端所在水平面相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前端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插口(12),所述箱体(1)内部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压模组(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前端的底部安装有电控线路板(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前端的一侧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箱体前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四组接线插口,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便于支撑提拉结构。该精神科医生用便携式电休克治疗仪通过设置有固定座、内螺纹座、内侧阻尼胶圈、外旋盘、外螺纹杆和外侧阻尼胶圈,使用时,在安装使用时,将凹型架下翻,使其和底部桌面接触,接着旋紧外旋盘,外旋盘上的外螺纹杆沿着内螺纹座前进,外旋盘上的外侧阻尼胶圈和固定座上的内侧阻尼胶圈贴紧凹型架的侧边,限定其位置,使其角度固定,支撑箱体使其操作面朝上,方便操作调整,实现了便于支撑提拉设备的功能,解决的是装置不具备便于支撑提拉设备的功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瑞华,段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