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7947发布日期:2023-06-29 18:4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人体静电释放的,具体而言,涉及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


背景技术:

1、人体静电释放球头(以下简称球体)是石化、医药、粮食加工、等涉及到易燃易爆行业大量使用到的一种安全装置,该球体主要用于释放人体身上所带的静电,通过手掌触摸球体表面,把身上的静电导入到大地。球体采用的特制静电亚导体材质,能够延长静电泄放时间,大大降低瞬间静电放电能量,在人体静电泄放期间,不会对人体产生电击感,也不会产生火花,规避了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

2、球体也采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用户当前静电释放的状态,因此球体是必须供电才能正常工作。目前球体供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线方式,通过球体外部接入12v电源,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采用电池供电。

3、公开号为cn212730715u的一中国专利涉及一种人体静电释放器,包括基柱,基柱的上方安装有释电球,释电球上安装有导电体,导电体、释电球均与镶嵌于基柱内的控制电路电连接。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k1导通将人体剩余静电全部释放掉,使人体静电接近为零。人体静电电压的降低保证各个防静电环境的安全生产,同时二次放电的释电方式,避免释电过程中产生火花造成危险。

4、上述该专利的释电球是通过控制k1导通将人体剩余静电全部释放掉,但是该释电球通电过程繁琐且密封性效果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球头通电过程繁琐且密封性效果无法保证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包括球头壳体,所述球头壳体内具有密封布置的内部腔,所述内部腔中设有内置电池以及接收无线充电的接收器,所述内置电池通过导线与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内置电池通过接收器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器电性连接;

3、当利用所述无线充电器从球头壳体的外部靠近球头壳体至设定范围内后,所述无线充电器通过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所述接收器感应接收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所述内置电池通过接收器充电;当所述无线充电器偏离所述球头壳体至设定范围外后,所述接收器断开感应接收电磁信号,所述内置电池断开充电。

4、进一步的,所述球头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充电位,所述接收器朝向充电位布置;当利用所述无线充电器抵接在充电位上后,所述接收器接收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所述内置电池通过接收器充电;当所述无线充电器偏离充电位,所述接收器断开接收电磁信号,所述内置电池断开充电。

5、进一步的,所述球头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与充电位正相对布置,所述接收器设置在安装位上。

6、进一步的,所述球头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与充电位处于设定的范围内,所述接收器抵接在安装位上,且与充电位间隔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电磁信号的接收端线圈以及整流器,所述接收端线圈抵接在安装位上,所述接收端线圈通过整流器与内置电池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发送电磁信号的发送端线圈以及功率放大器,所述发送端线圈通过功率放大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当所述发送端线圈抵接在充电位上时,所述发送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正相对布置,所述内置电池处于充电。

9、进一步的,所述发送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间隔布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球头壳体具有人体触摸放静电的触摸区域,所述触摸区域显露于球头壳体外,所述触摸区域位于安装位与充电位之间。

11、进一步的,包括放静电元件,所述放静电元件位于内部腔内,且与内置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放静电元件连接有报警器以及警示灯,所述警示灯显露与球头壳体外。

12、进一步的,所述放静电元件与内置电池之间串联有常开型的干簧管,所述球头壳体外连接有朝向干簧管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安装有上下移动的磁铁,所述磁铁与球头壳体之间设有驱动磁铁偏离干簧管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着定位柱自上而下盘旋布置

13、当手动按压磁铁时,所述磁铁靠近干簧管至设定范围内后,所述干簧管连通,所述内置电池为放静电元件提供电源;当所述磁铁偏离干簧管至设定范围外,所述干簧管断开,所述所述内置电池与放静电元件断开通电。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球头壳体通过内置电池提供电能,利用接收器感应接收无线充电器传过来的电磁信号,接收器从而将电磁信号转化成电流,内置电池通过接收器充电;通过该方式能解决球头壳体内处于密封状态时,内置电池也能充电使用;让球头壳体放置在室外使用时,雨水和空气中的湿气也不能渗透到球头壳体内部中,解决了球头通电过程繁琐且密封性效果无法保证的问题。



技术特征:

1.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头壳体,所述球头壳体内具有密封布置的内部腔,所述内部腔中设有内置电池以及接收无线充电的接收器,所述内置电池通过导线与接收器电性连接,所述内置电池通过接收器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充电位,所述接收器朝向充电位布置;当利用所述无线充电器抵接在充电位上后,所述接收器接收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所述内置电池通过接收器充电;当所述无线充电器偏离充电位,所述接收器断开接收电磁信号,所述内置电池断开充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与充电位正相对布置,所述接收器设置在安装位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壳体的内侧壁设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与充电位处于设定的范围内,所述接收器抵接在安装位上,且与充电位间隔布置。

5.如权利要求3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电磁信号的接收端线圈以及整流器,所述接收端线圈抵接在安装位上,所述接收端线圈通过整流器与内置电池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发送电磁信号的发送端线圈以及功率放大器,所述发送端线圈通过功率放大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当所述发送端线圈抵接在充电位上时,所述发送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正相对布置,所述内置电池处于充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线圈与接收端线圈间隔布置。

8.如权利要求3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壳体具有人体触摸放静电的触摸区域,所述触摸区域显露于球头壳体外,所述触摸区域位于安装位与充电位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放静电元件,所述放静电元件位于内部腔内,且与内置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放静电元件连接有报警器以及警示灯,所述警示灯显露与球头壳体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放静电元件与内置电池之间串联有常开型的干簧管,所述球头壳体外连接有朝向干簧管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安装有上下移动的磁铁,所述磁铁与球头壳体之间设有驱动磁铁偏离干簧管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沿着定位柱自上而下盘旋布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人体静电释放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无线充电方式的人体静电释放球头;包括球头壳体,球头壳体内具有密封布置的内部腔,内部腔中设有内置电池以及接收无线充电的接收器,内置电池通过导线与接收器电性连接,内置电池通过接收器与外部的无线充电器电性连接;球头壳体通过内置电池提供电能,利用接收器感应接收无线充电器传过来的电磁信号,接收器从而将电磁信号转化成电流,内置电池通过接收器充电;通过该方式能解决球头壳体内处于密封状态时,内置电池也能充电使用;让球头壳体放置在室外使用时,雨水和空气中的湿气也不能渗透到球头壳体内部中,解决了球头通电过程繁琐且密封性效果无法保证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付镜海,陈壁鑫,朱亚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弘仪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