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5088827发布日期:2023-08-10 01:2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严重创伤、休克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各类心血管颅脑和腹部的大手术病人,需长期输液或接受完全肠外营养的病人,还有接受大量输血补液的病人等都需要测量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通过上下腔静脉或右心房内置管测得,它反映右心房压力,是临床观察血液动力学的主要指标之一。它受心功能、循环血容量及血管张力三个因素影响。通常将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简称cvp。目前,一般采用带换能器的压力传感器来对中心静脉压进行监测。该电子压力传感器连接到一个显示连续压力波型的监护仪上,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于右心房上游的上腔静脉中,传感器位于右心房中点的水平,适当调平至关重要,因为即使是调平中的小误差也可能对解读cvp产生重要影响。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应位于右心房上游的上腔静脉中,传感器应位于右心房中点的水平处,胸骨角下方垂直距离5cm处是最合适位置。只有保证换能器在正确的位置,才能确保压力传感器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检测压力数值的正确性。在使用时,换能器应与右心房保持水平,临床常定于平卧位腋中线第四肋水平处,由于病人常因体位发生改变,而使得换能器的零位发生改变,影响了测量值的精确。为了达到测量值的准确性,就必须每次重新设定零点,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2、现有技术中,换能器是通过管线连接在患者一侧的病床上,患者移位时拆卸管线,患者归位后再重新连接管线,这样换能器无法保持在准确位置。从而影响cvp/pap压力数值的测量,pap是肺动脉压简称,这样会误导医生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正确判断与处置。随着cvp压力监测的普及,很多有行动能力却存在潜在病情变化风险的患者都在应用,患者在移动之后,换能器不能准确定位是非常普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具有使换能器与患者胳膊的固定位置连接,使患者在移动过后,通过胳膊复位使压力换能器快速准确定位的特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包括与患者胳膊活动连接的医用无纺布敷贴和海绵垫板,所述海绵垫板固定连接在医用无纺布敷贴中部,在海绵垫板的前面板上设有与压力换能器外形相适配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卡住压力换能器的压力套的卡环,还包括使压力换能器的固定翼插入的导轨插槽,所述卡环位于海绵垫板前面板的上部,卡环后端与海绵垫板连体固定,卡环的前端设有使压力套进出的弹性开口;所述导轨插槽为朝上开口的u型结构,导轨插槽位于卡环下面的海绵垫板上。

3、上述的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所述海绵垫板的前面板上还设有固定压力换能器的冲洗阀的半圆形凹槽,所述半圆形凹槽位于卡环和导轨插槽之间的海绵垫板上。

4、上述的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所述医用无纺布敷贴上还设有减压孔,所述减压孔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海绵垫板左右两侧的医用无纺布敷贴上。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设置了包括与患者胳膊活动连接的医用无纺布敷贴和海绵垫板,所述海绵垫板固定连接在医用无纺布敷贴中部,在海绵垫板的前面板上设有与压力换能器外形相适配的连接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一,压力换能器固定通过该装置固定连接在患者胳膊上,患者在移动归位后连通管路和导线,可以快速定位,保证换能器和心尖保持水平,确保监测压力正确。二,危重患者的手臂活动幅度较小,且长时间与躯干保持相对水平的状态,无论患者左侧或右侧卧位,或是半坐卧位,亦或是站立位,上臂都保持在临近右心房中点的附近。相对意义上改善了换能器位置经常随患者体位大幅度改变的问题。三,可以活动的患者,换能器固定在胳膊上更方便,携带连通管路和导线小范围移动,可准确获取压力监测数值,解决了临床上一大难题。四,减压孔的设计可以减少医用无纺布黏贴皮肤的面积,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提高了个体差异带来的贴合度的问题,同时避开了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注射部位,避免妨碍其他治疗操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准确获取压力监测数值以及提高医护操作效率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患者胳膊活动连接的医用无纺布敷贴(6)和海绵垫板(8),所述海绵垫板(8)固定连接在医用无纺布敷贴(6)中部,在海绵垫板(8)的前面板上设有与压力换能器外形相适配的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卡住压力换能器的压力套(4)的卡环(9),还包括使压力换能器的固定翼(2)插入的导轨插槽(11),所述卡环(9)位于海绵垫板(8)前面板的上部,卡环(9)后端与海绵垫板(8)连体固定,卡环(9)的前端设有使压力套(4)进出的弹性开口;所述导轨插槽(11)为朝上开口的u型结构,导轨插槽(11)位于卡环(9)下面的海绵垫板(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板(8)的前面板上还设有固定压力换能器的冲洗阀(3)的半圆形凹槽(10),所述半圆形凹槽(10)位于卡环(9)和导轨插槽(11)之间的海绵垫板(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无纺布敷贴(6)上还设有减压孔(7),所述减压孔(7)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海绵垫板(8)左右两侧的医用无纺布敷贴(6)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换能器固定装置,设置了包括与患者胳膊活动连接的医用无纺布敷贴和海绵垫板,所述海绵垫板固定连接在医用无纺布敷贴中部,在海绵垫板的前面板上设有与压力换能器外形相适配的连接构件。本技术患在患者移动过后通过胳膊复位使压力换能器快速准确定位,可准确获取压力监测数值,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以及提高医护操作效率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尹茜,孙兵,张春艳,王淑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1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