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4830发布日期:2023-06-08 15:0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物仪器固定,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做医学实验的时候,通常会使用实验大鼠来观察临床反应,而进行实验时会对实验大鼠进行很多操作,包括给实验大鼠灌胃、腹腔注射、滴鼻等,所以对实验大鼠适宜的固定是做好实验的基础,但是目前大多实验大鼠固定装置在固定实验大鼠后,不方便改动实验大鼠的位置,导致实验操作在比较多的时候,实验人员的工作效率就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装置不灵活,导致实验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管和底座,所述固定管分为头腔和身体腔,所述头腔和所述身体腔转动连接,所述头腔的左端设有露鼻孔,所述头腔的底部设有露嘴孔,所述头腔的顶部设有固定带,所述身体腔的底部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遮肚盖,且开口处与所述遮肚盖的自由端磁吸连接,所述身体腔的左端顶部设有与所述固定带对应的固定柱,所述身体腔的顶部设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通过销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调节管与固定带上均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有向下弯曲的弧形固定板,所述身体腔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管盖,且所述管盖的自由端与所述身体腔的右端磁吸连接,所述管盖上设有尾孔,且尾孔处设有尾槽,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的顶端设有向上弯曲的弧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支撑杆上设有与调节杆对应的通孔。

4、本技术方案的原理:

5、通过固定板可以固定住实验大鼠,不让实验大鼠乱动,通过露嘴孔和露鼻孔,方便对实验大鼠的鼻部和口部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固定带固定到固定柱上,可以使实验大鼠的口、咽以及喉成一条直线,方便对实验大鼠进行灌胃,通过转动遮肚盖,可以方便对实验大鼠进行腹腔注射,通过尾孔以及尾槽,可以方便对实验大鼠进行尾部注射,还可以防止实验人员被实验大鼠抓伤,底座还能通过调节杆和支撑板使实验大鼠腹部朝上,更方便操作,提手方便实验人员操作以及移动装置。

6、优选地,所述固定管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头腔上设有两个眼孔,所述眼孔处设有遮光布。

7、优选地,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设有硅胶护垫。

8、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9、(1)本装置方便对实验大鼠进行多项实验操作。

10、(2)本装置可以避免实验人员被实验大鼠抓伤或者咬伤。

11、(3)硅胶护垫可以避免实验大鼠被固定后,在挣扎过程受伤。

12、(4)遮光布可以遮蔽实验大鼠双眼,降低实验大鼠在实验过程中的挣扎程度。

13、(5)本装置方便移动,结构简单。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和底座(1),所述固定管分为头腔(2)和身体腔(3),所述头腔(2)和所述身体腔(3)转动连接,所述头腔(2)的左端设有露鼻孔(4),所述头腔(2)的底部设有露嘴孔(5),所述头腔(2)的顶部设有固定带(6),所述身体腔(3)的底部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遮肚盖(7),且开口处与所述遮肚盖(7)的自由端磁吸连接,所述身体腔(3)的左端顶部设有与所述固定带(6)对应的固定柱(8),所述身体腔(3)的顶部设有提手(9),所述提手(9)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调节管(10),所述调节管(10)通过销轴连接有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调节管(10)与固定带(6)上均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调节杆(11)的底端设有向下弯曲的弧形固定板(12),所述身体腔(3)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管盖(13),且所述管盖(13)的自由端与所述身体腔(3)的右端磁吸连接,所述管盖(13)上设有尾孔(14),且尾孔(14)处设有尾槽(15),所述底座(1)上对称设有支撑杆(16),所述支撑杆(16)的顶端设有向上弯曲的弧形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和支撑杆(16)上设有与调节杆(11)对应的通孔(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为透明塑料材质,所述头腔(2)上设有两个眼孔(19),所述眼孔(19)处设有遮光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内侧壁设有硅胶护垫。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大鼠的多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管和底座,固定管分为头腔和身体腔,头腔和身体腔转动连接,头腔的左端设有露鼻孔,头腔的底部设有露嘴孔,头腔的顶部设有固定带,身体腔的底部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转动连接有遮肚盖,身体腔的左端顶部设有与固定带对应的固定柱,身体腔的顶部设有提手,提手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调节管,调节管通过销轴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底端设有向下弯曲的弧形固定板,身体腔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管盖,管盖上设有尾孔,且尾孔处设有尾槽,底座上对称设有支撑杆,支撑的顶端设有向上弯曲的弧形支撑板,本技术方便对实验大鼠进行多项实验操作,还可以避免实验人员被实验大鼠抓伤或者咬伤。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琦,康成林,萧苑,刘朋,邱书奇,曾宪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耳鼻咽喉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