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治疗手柄和超声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9951发布日期:2023-06-21 13:23阅读:18来源:国知局
超声治疗手柄和超声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治疗手柄和超声治疗仪。


背景技术:

1、超声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向皮下组织输出超声能量以达到治疗效果,具有减肥、除皱紧致等皮肤治疗的功效。在超声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是专门的医护人员握持超声治疗手柄,操作时需要不断地改变超声能量输出的位置,通过扩散超声能量输出的区域以达到治疗效果。

2、现有的超声治疗手柄,通常将治疗头与握持部可拆卸连接设置。然而治疗头与握持部可拆卸连接设置的方案中,治疗头与握持部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整体重量过重,用户长时间握持后手腕会很酸,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超声治疗手柄,旨在优化超声治疗手柄的内部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治疗手柄,包括:

3、外壳,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的罩壳,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腔体,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周侧形成可供握持的握持部;所述罩壳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形成安装腔,所述罩壳于远离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

4、内壳,所述内壳一端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并与所述罩壳固定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具有容纳腔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透声口,所述透声口对应所述开口设置;

5、超声换能器,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发声单元正对所述透声口设置;以及

6、动力组件,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外部电源;所述传动件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超声换能器磁性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通过所述传动件驱使所述超声换能器做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治疗手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印刷电路板,所述超声换能器和所述驱动件通过线缆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驱动件、所述传动件和所述内壳由所述超声治疗手柄的握持端朝向治疗端依次排布。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治疗手柄包括压板,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超声换能器和所述驱动件通过线缆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压板用于将所述线缆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罩壳套设于所述内壳的外周;所述内壳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罩壳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连接而将所述罩壳固定于所述内壳。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螺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而将所述罩壳固定于所述内壳。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的外周侧还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罩壳的一侧;第一凸起部内设置有第三安装通孔;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三安装通孔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第四安装通孔,以使得螺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安装通孔、所述第三安装通孔和第四安装通孔而将所述内壳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透声口的一端;所述线缆自所述安装口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超声治疗手柄还包括尾套,所述尾套套设于所述线缆,且所述尾套自所述安装口穿出。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罩壳呈角度设置;所述握持部于靠近所述罩壳的一端呈仿生人体手部线条设置。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罩壳的一端的周侧形成有弧形避让槽,所述弧形避让槽的弧形轮廓线仿生人体手部线条设置。

15、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超声治疗仪,所述超声治疗仪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

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治疗头内置于手柄的外壳内,从而使得整个超声治疗手柄呈一体化设置,进而使得整个超声治疗手柄的结构更加稳固。同时,也优化了超声治疗手柄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得超声治疗手柄偏小型化,更便于用户长时间作业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治疗手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腔内的印刷电路板,所述超声换能器和所述驱动件通过线缆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驱动件、所述传动件和所述内壳由所述超声治疗手柄的握持端朝向治疗端依次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治疗手柄包括压板,所述印刷电路板、所述超声换能器和所述驱动件通过线缆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压板用于将所述线缆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套设于所述内壳的外周;所述内壳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罩壳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连接而将所述罩壳固定于所述内壳。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螺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螺纹连接而将所述罩壳固定于所述内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外周侧还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罩壳的一侧;第一凸起部内设置有第三安装通孔;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三安装通孔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第四安装通孔,以使得螺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安装通孔、所述第三安装通孔和第四安装通孔而将所述内壳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外壳远离所述透声口的一端;所述线缆自所述安装口伸入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超声治疗手柄还包括尾套,所述尾套套设于所述线缆,且所述尾套自所述安装口穿出。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罩壳呈角度设置;所述握持部于靠近所述罩壳的一端呈仿生人体手部线条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罩壳的一端的周侧形成有弧形避让槽,所述弧形避让槽的弧形轮廓线仿生人体手部线条设置。

10.一种超声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治疗手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超声治疗手柄和超声治疗仪,其中,超声治疗手柄包括外壳、内壳、超声换能器和动力组件。外壳包括底座和安装于底座的罩壳,底座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腔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外周侧形成可供握持的握持部;罩壳形成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形成安装腔,罩壳于远离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端面设置有与第二腔体连通的开口。如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治疗头内置于手柄的外壳内,从而使得整个超声治疗手柄呈一体化设置,进而使得整个超声治疗手柄的结构更加稳固。同时,也优化了超声治疗手柄的内部结构,从而使得超声治疗手柄偏小型化,更便于用户长时间作业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彭玉家,李亚楠,雷晓兵,丁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